第四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簡稱台北當代)5/11(週四)隆重回歸南港展覽館!除了貴賓預展於當日搶先開放,公眾展期也在 5/12(週五) 至 5/14(週日)限期精彩登場!回歸至疫情前規模的 2023 台北當代,除了迎來全球共 90 間世界級畫廊陣容齊聚,也為本地及國際藏家、藝術愛好者呈現豐富的系列節目,以策展、峰會、講座、工作坊等形式實踐促進思想交流對話的理念,並帶領藝術愛好者、藏家們探索活躍的台灣藝壇及持續成長的藝術市場。
此番我們也整理了精選亮點展出及作品、直擊令眾人期待的「實境計畫」四大公共裝置藝術作品,並且也特別聚焦由台北當代推薦和逛展現場體驗所提出的注目攝影作品,帶大家一睹展會的精彩盛況!
陣容鼎盛!
30 家首度參展、共 90 間頂尖藝廊齊聚
本屆台北當代總共匯聚 90 間國際頂尖藝廊,其中有多達 30 間首次參展,台灣及國際畫廊熱鬧紛呈三大展區:主展區當代網域(Galleries)囊括台灣、亞洲和世界知名畫廊,藝術載點(Engage)以個展或雙個展呈現歷史上重要藝術家作品或主題策展,新生維度(Edge)則專注挖掘新興藝術。本屆逾 70 間畫廊在亞太地區設有空間,既體現亞洲多元藝術生態,也將精湛的國際畫廊及藝術家領進台北。
台北當代聯合總監的岳鴻飛(Robin Peckhan)於展會前的「藝術解密」活動,也特別分享對疫情時代乃至疫後的近期藝術發展趨勢觀察,除了提及裝置藝術成為如今也極受重視的典藏項目,他也認為:「歷經前三屆的展會,我們發現台灣藏家對作品的接受度非常高,像是去年來自非洲的藝術家作品就很受歡迎,也讓人期待展會朝著更廣闊的新樣貌發展,越是多元越有趣!另外,女性藝術家也蓬勃躍起,發展潛力值得期待。」他也推薦大家在歷經疫情後終於能逐步回歸日常步調的本屆展會,積極參與這次台北當代為大家策劃的眾多講座、工作坊等活動,感受藝術融入生活的活力。
三大展區精選快覽
#1:經典匯聚|當代網域 Galleries
雲集來自台灣、亞洲及世界各地的一流畫廊,其中包含首次參展的 KÖNIG GALERIE、P21、Nino Mier Gallery、ShanghART、布朗畫廊、季豐軒,以及再度回歸的卓納畫廊、高古軒、立木畫廊、常青畫廊等。各畫廊均以自身及展出藝術家的特色進行內裝與佈置,有的充滿街頭潮流魅力、有的繽紛吸睛,也有的簡約優雅,不僅風格各具,更囊括裝置、雕塑、繪畫、錄像、陶藝等各式各樣領域的作品,值得逐一細覽與探掘。
#2:全新展區|藝術載點 Engage
因應台北本地深具跨領域的收藏傳統,今年會展特別新闢藝術載點(Engage),藝廊以個展或雙個展形式,展出歷史上重要藝術家作品或主題策展;該展區共有 7 間參展藝廊,包含 HdM 畫廊、Lucie Chang Fine Arts、路由藝術、凛、Rossi & Rossi、VETA by Fer Francés、異雲書屋。
✸ NG04|路由藝術
被藝評雜誌《Artforum》譽為「複合媒材皇后」、《紐約時報》稱為「將女性聲音化為藝術的大師」的紐約重量級當代藝術家佩塔.科因(Petah Coyne),此番除了帶來全新的懸掛式蠟雕作品,也展出她的經典銀鹽攝影作品,透過影像傳達藝術家對於人生與哲理的思索探求。先前便曾造訪這塊土地的佩塔.科因,相當喜愛台灣的蘭花,此次展出的懸掛式蠟雕作品〈無題#1290 (春雪)〉及〈無題#1527 (北極星)〉,以錐狀花朵集合體充滿生氣且輕盈地懸於空中,多層浸蠟的白、紫色絲綢蘭花滿佈其上。她說,北極星是幸運之星、引路之星,在這個世代,每個人都需要這樣引領自我不致迷失的一顆星,「藝術也永遠會用它脆弱、美麗但恆久的影響力,校準我們的靈魂。」 藝術家在台灣的首次大型公開演講也將在 5/14 本週日 11:30-12:30 於台北當代舉行,有興趣參加者可以參考、私訊路由藝術粉絲專頁。
✸ NG02|異雲書屋
異雲書屋展出藝術家鄭在東的當代水墨創作,1953 年出生於台北的他,長期深入研究中國文化,造訪各處古都與城市,以惆悵的傷逝與懷舊的文人油畫,創作一系列膾炙人口的作品。其作品沉浸於深入古典美學的脈絡之中,除了探索自己的內在世界,更展現一種既空靈又高雅的古典氛圍。現場精心以竹林與茶席為佈置,更加融入鄭在東的作品意象,邀請大家走入竹林,感受彷彿穿越時空的古典中國文學意境中。
✸ NG03|HdM Gallery
旅法韓籍藝術家李鎮雨(Lee Jin Woo)的作品介於繪畫與雕塑之間,創作受父親的建築師身份影響甚鉅。作品《無題》系列,介於平面與雕塑之間,迷人的質地與朦朧的畫面,像走在霧裡、走在飄著細雨的迷濛海岸,他選用韓國傳統桑紙(Hanji paper)作為創作中的基底和媒介,融入墨水、木炭、泥土和火山灰等有機材料包裹在層層薄薄紙間,並透過擠壓和金屬刷反覆拖拉,造就獨特而富有肌理的作品紋路。他的作品都以「無名」命名,起因於他認為最終作品並非對根本的追求,而只是冥想的載體。
#3:注目新銳|新生維度 Edge
新生維度(Edge)展區專注於挖掘最前沿的當代藝術,由參展藝廊推出一位年輕或新興藝術家的最新創作。該展區的 20 位參展者包含刺點畫廊的年輕畫家鄭燕垠、首次參展畫廊膠囊上海所帶來的義大利藝術家亞歷山德羅 · 泰爾迪(Alessandro Teoldi)、imura art gallery 的日本雕塑家日野田崇、L21 Gallery 將展出模糊了數位和實體繪畫表現邊界的 Jordi Ribes,以及同樣首次參展的本事藝術將帶來擅長營造沉浸式環境的希瑪利.辛格.索恩(Himali Singh Soin)。
✸ DG05|Hashimoto Contemporary
此次參與台北當代,是美國 Hashimoto Contemporary 畫廊首度在台北舉行展出,在鮮紅色的展牆上展示旅居紐約布魯克林的台灣藝術家潘慕文(Mu Pan)作品,他以東方傳統元素構築出史詩般壯闊卻又充滿細膩筆觸、富麗氛圍,看似童話般華麗的畫面,細看卻許多猙獰、戰鬥、血腥等場景,發人省思。2019 年曾與著名導演 Ari Aster 合作,受託為電影《仲夏魘》(瑞典語: Midsommar)創作原畫。
✸ DG14|Dio Horia Gallery
Dio Horia Gallery 來自希臘,毗鄰著典衛城博物館,主要致力於發掘希臘與周遭國家的新興藝術家。這回再度來到台北當代,他們帶來了克里斯 · 阿科達利蒂斯 (Chris Akordalitis)由一系列受陶潛烏托邦幻想啟發作品構成的個展 「A Garden of Earthly Delights」(塵世歡樂花園),主要靈感來自於以花園為家的理念。
阿科達利蒂斯的藝術作品專注於通過簡單的畫面追求愉悅美感,展場以藍白鄉間的氛圍呈現了地中海的氛圍,柔美又帶有童話故事、神話寓言的線條與用色,邀請大家進入烏托邦式的花園,仿效寧靜而富有想像力的鄉村環境,享受超脫現實世界的理想。
✸ DG08|COHJU contemporary art
大和美緒(Mio Yamato)1990 年出生於日本滋賀縣,現居日本京都。展區以紅、白、黑等線條、圓點和紋理作品呈現寧靜而宜人的氛圍,展出她的《RED DOT》、《BREATH》、《BLACK LINE》和《under my skin》等系列作品,其中皆由油畫顏料手工繪製的點和用鋼筆繪製的線條組成,那些沒有具體完整圖像的線條和重複出現的形狀,像是在畫布上捕捉時間流逝,試圖形象化自然的崇高法則和系統,就像樹木根據自然法則逐漸建立年輪一樣。
✸ DG04|本事藝術
來自北投的本事藝術,帶來藝術家希瑪利.辛格.索恩(Himali Singh Soin)於亞洲的首次個展。瑪利.辛格.索恩為印度裔英國人,關注環境議題、東方題材,透過行為來展演帶有人與大自然宇宙觀的意象,作品橫跨文學、表演、影像等表現形式。2019 年以錄像作品《我們相應如是》(we are opposite like that)獲得權威藝術獎項 Frieze 藝術家獎 ; 2020 年更被國際藝術媒體 《Artsy》評論為當代最值得關注的十大印度藝術家之一。
本事藝術這次大膽地於台北當代引進在藝術展售市場上相對有挑戰性的錄像作品來展出,也展現著對新銳藝術家的信任與躍躍欲試的策展活力。瑪利.辛格.索恩與鼓手暨音樂家戴維.索恩.塔佩斯(David Soin Tappeser)共組團體 Hylozoic / Desires 的三頻道錄像作品《如何偉大》(As Grand as What),作品追溯藝術家的姓名-喜馬拉雅山以及其孕育的泛靈儀式與療法,以沈浸式的包圍環境邀請觀者入內療癒與冥想。
攝影特別推介!精選作品別錯過
✸ E05|双方藝廊:蘇匯宇《白水 The White Waters》
蘇匯宇憑藉其獨特的藝術表達方式,強調身體與媒體之間的相互關聯性,利用錄像、攝影和裝置藝術等創作媒介,顯示當代文化和社會的多樣現象。創作主題常源於自身被媒體所環繞的經驗,從意識形態的角度探討身份認同和文化衝突等議題,引發觀者對社會現象的反思。《白水 The White Waters》重訪古典民間傳說《白蛇傳》與台灣小劇場經典、劇場工作者田啟元 1993 年的作品《白水》,結合動態影像及現場表演重新演繹、詮釋,並回訪文化、宗教、倫理上的各種觀點,探討情慾感官、性別認同與等議題。
✸ C08|漢雅軒
現場展出一系列藝術家葉偉立攝影作品,長期以來,葉偉立透過對自身與所居住城市之關注,以多樣的攝影與文字創作,探索集體實踐中的個人動力及所喻含之個體與政治社會學的關係對應。同場亦有葉世強用帶有童趣的媒材或創作語彙繪製傳統山水意境,與林其蔚作品相映成趣,呈現不同的地景記錄與表現方式。
✸ B07|亞紀畫廊
亞紀畫廊今年度帶來畫廊持續參展至今最完整、最豐富的呈現,由戰後到新生代的藝術家相互交融,展出包含陳昭宏、陳庭詩、瑪莉伊士曼(Mari Eastman)、伊根法蘭茲(Mari Eastman)、安通庫恩斯特(Antone Könst)、魯怡、瑪格麗特李(Margaret Lee)、林亦軒、西野壯平(Nishino Shohei)、吳美琪、許炯等藝術家作品。
其中,陳昭宏以驚人手法造就超前半世紀的驚人創作,這次亞紀畫廊精心設計湛藍專屬區域,呈獻陳昭宏稀少、珍貴的 70 年代至 90 年代海灘系列,以及結合照相寫實與普普特色的驚艷之作。又如吳美琪擅長拍攝徒手架設的超現實鮮豔場景,西野壯平則專注用大量照片拼貼雙腳行走過的壯闊景觀,兩人都在台北首次發表新作,在國族紛爭之際,藝術家透過自我身體延伸的虛實反覆創造,將人類對政治、宗教中的紀念與記憶,在依然和平的當下保存起來。
Photography / Irene Lin
此外,B12 大未來林舍畫廊也展出亞洲當代藝術重要人物陳界仁《在沒有世界的世界中》兩件系列作品;D12 香格納畫廊藝術家 Melati Suryodarmo、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 分別展出攝影作品〈24,901 、英里〉、〈關於愛,關於光〉,亦有新加坡藝術家趙仁輝反思人為介入自然的一系列記錄作品《世界動物植物漫遊指南》(A Guide to the Flora and Fauna of the World) 。
NODE 實境計畫:大型公共藝術裝置一睹為快!
台北當代再次推出的實境計畫(Node),則以策展形式呈現大型、沉浸式裝置藝術,使作品展示突破藝術博覽會展位空間限制。
✸ NODE N01 | 董承濂 〈若水〉presented by 采泥藝術
董承濂的創作結合金工、科技以及多媒體裝置等技法,結合精密零件、聲音及光影等媒材,打造超自然的視覺效果與互動性。〈若水〉以多達 10 萬多片手工製的鏡面馬賽克交織成奇幻的視覺饗宴,以音樂和幽微躍動的燈光充滿感官,靜謐如星空般的空間讓人們在靠近展區時會不自覺地放低音量、進入沉靜氛圍,帶來愉悅而平靜的冥想體驗。
✸ NODE N02 | 〈Flawness 瑕〉presented by 鳳嬌催化室
作為本屆會展一大亮點,鳳嬌催化室的場域特定裝置新作〈瑕〉(2023),以懸浮在空中的飄逸紙柱,引導觀者反思台灣紙文化在傳統製造產業、設計領域、當代藝術等多元面向的應用發展,並由一流當代舞團驫舞劇場於 5/11(週四)預展開幕夜帶來蘇威嘉編舞的現場演出,正式啟動本件裝置藝術。
水讓纖維自然交織才稱之為紙,而紙在纖維與光影的交疊中,乘載了不確定性,回歸到自然中那命定的偶發。「瑕」是萬事萬物真實的一部分,這次作品中,鳳嬌催化室將「瑕」作為主角,以這座裝置體現紙之所以爲紙、接納與尊敬紙的有機性;對紙來說,瑕並非對立於無瑕,而是自然和諧的本質。在台北當代的展期中,紙接受並真實反映人的非刻意行為,一個擠壓、一個凹折、一個敲擊、一個摩挲,創造了千變萬化的時間印記,期望纖柔的紙質在偌大且線條剛硬的展場裡,刻劃出另類的空間感,藉由作品的層次與留白,在展場中打造一方奇想之地。
✸ N03 | 歐拉夫·尼可萊〈如何想像蠟燭熄滅後的光〉presented by Galerie EIGEN + ART Leipzig
我們可以把玩光線、可以把玩那些通常在相機裡被我們用於拍攝的光嗎?德國艾根畫廊(Galerie EIGEN + ART)展出德國重要概念藝術家歐拉夫.尼可萊(Olaf Nicolai)的互動式裝置作品〈如何想像蠟燭熄滅後的光〉(How to fancy the light of a candle after it is blown out),他打造能記錄觀眾軌跡的裝置,在紫外線影響下發光的綠色螢光牆面前,你可以自由移動、行走,創造各式各樣的光點與陰影,並成為作品的一部份,體會前一秒才發生,卻已經存在於過去的事。
✸ N04 | 李再鈐〈品〉presented by 尊彩藝術中心
高齡已 95 歲的現代雕塑大師李再鈐,2008 年完成 12 條大型不鏽鋼組成的〈品〉,以低限主義的幾何結構表現出雕塑藝術回歸純粹後的形式基礎。「品」字可視為三個口,也是三個正方形,作品以紅銅、黃銅與不鏽鋼等材質打造,利用不同角度、幾何形、比例與尺度詮釋雕塑,在低限中加入無限的概念與老莊哲學,凝聚犀利而前衛的視覺語彙。
更多精彩活動等你體驗!
與藝術對話,讓藝術走入生活
除了上述精彩作品,把握週五-週日限期三天的公眾展期,台北當代規劃眾多精采活動讓參觀者們共同參與,一起深入探討藝術與文化、生活各層面的深度連結:思想串流論壇(Ideas Forum)所有場次均開放公眾參加,本屆以「在域外」為題,探討區域與文化歸屬感等議題;台北開放平台(Taipei Platform)則邀請獨立文化機構於會展現場舉行工作坊及快閃活動,提供有別於畫廊展區的藝術體驗,包含 10 場工作坊、由「Our Place 我們家」策劃的放映活動等,獨立書店「朋丁」則召集快閃圖書館,展示各式小眾獨立出版品項,探討藝術作品與閱讀之間的關聯性。
於第四屆台北當代首次發起的亞洲藝術贊助人沙龍(YPA:Young Patron Assembly),則串聯東亞地區新一代贊助人及收藏家,營造一個互動、學習、分享的國際平台。本屆更為各年齡層觀眾設計了多元導覽,由不同領域夥伴擔任導覽員,透過不同主題路線,讓大家得以用多元新穎的視角觀展,有興趣報名的讀者請點此參考。
今年展會的規模恢復疫情前盛況,但在飽覽會場之餘,也用不著擔心餓肚子,台北當代獻上藝術與美食:米其林綠星餐廳「小小樹食」,結合旗下兩個蔬食品牌 Little Tree Juice Club 和 Curious Bar,透過當季蔬果、超級食物和舒心酒款,帶給大家能量泉源;擅長用創意與當代美感翻新台菜的「心潮飯店」,則呈現色香味俱足的限定菜單佳餚;義大利咖啡品牌「illy」也供應精品咖啡及精選小點,使咖啡香氣完美融入這趟藝術之旅,從米其林星級餐點、傳統台菜到咖啡茶飲,全面滋養觀眾身心靈。
在 5/12 – 5/14 的三日展期中,正如台北當代聯合總監岳鴻飛(Robin Peckhan)說的,也期許大家都在這場盛會中有所收穫,無論是心靈、實質收藏、創意想法等任何層面:
「雖然介紹了重點作品給大家,但我認為每個人都會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心目中的亮點!」— 台北當代聯合總監岳鴻飛(Robin Peckhan)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TAIPEI DANGDAI ○ 日期:2023/5/12(週五) - 2022/5/14(週日) ○ 時間:11:00 - 18:30 ○ 地點: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台北市南港區經貿二路1號) ○ 購票:請點此參考購票頁面 ○ 更多資訊:請參考官方網站 / 官方粉絲專頁 / INSTAGRAM
今天的你也在南港感受藝博盛事嗎? 加碼推薦閱讀|打開 38 間藝術客房,設計 VS. 藝術界限再對話:首屆「RE:AND 藝術設計博覽會」南港老爺行旅登場中 → https://bit.ly/41zaMA7
Wonder More: ○ 2023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將於 5 月盛大展開!90 間參展藝廊、全新展區及藝術計畫亮點公開 ○ 沉浸裝置、多元公眾導覽,還有限時創意餐飲!2023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5 大精彩藝術計畫細節揭
資料、照片提供 /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文字整理、編輯 / Irene Lin
Photography / 除標示者外,其餘由 Irene Lin 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