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ATEST
寫在東日本大地震 10 週年前夕|輯1:「生活即防災」,談十年來的日台防災設計演變
十週年了,那場撼動西北太平洋的一陣低鳴,地裂了東日本的環境,劇變了東日本的生活,十年來,社會持續地為人類的所作所為反思,並檢討了過去太多對於環境不友善的發展及建設,這樣的態度也反應於設計中;在東日本大地震即將屆滿 10…
清澈透明的無瑕魅力:TOUMEI 繽紛而討喜的玻璃工藝之作
你是不是也會這樣,在辦公室或是在家裡妝點幾株植物、擺放幾個公仔,讓活動的空間多幾分「屬於自己」的氣味?看似無用,但疲憊之時環顧一眼,被熟悉且喜愛的物件包圍之下,心靈被療癒的程度是難以言喻的。如果你也熱愛妝點生活空間,那麼不妨參考這個由日本夫妻檔一同成立的玻璃工藝工…
一隻手指都不用,穿了就出門!懶人鞋 Nike GO FlyEase 源自台灣設計師的貼心
每次在穿脫運動鞋時,都會覺得綁鞋帶這件事情,不只麻煩也花時間,真希望穿脫運動鞋,能像拖鞋、涼鞋一樣容易。2015 年開始,Nike 就推出主打方便穿脫 FlyEase 運動鞋系列,而在歷經拉鍊、綁帶、鬆緊式等多樣化的改良之後,Nike…
溫和面對失去的自由、焦慮的情緒:Lydia Goldblatt 新攝影集《Fugue》
攝影集《Fugue》是英國攝影師 Lydia Goldblatt…
這不是一間藝廊!植栽選店「Qusamura Tokyo」與它的空間營造
一月下旬的某個平日午後,因為一次毫無目的地的散步,碰巧遇見了「Qusamura Tokyo」。「Qusamura…
策略思維超展開!通盤思考、縝密鋪路,專訪圖文作家土豆的進擊之路:我想創造別人沒看過的笑點
要不戴著口罩,要不就隱身在他為自己繪製的招牌面具之下,眼前宛如大男孩的圖文作家 土豆 Toodle,卻正用有條不紊(並滿懷雄心壯志)的節奏和語氣,向我們分析自己的作品思考面向和社群經營方針,訴說他是如何一步步地用僅僅一年的時間,使歷經轉型後的 Instagram…
李宜軒專欄-品牌重塑實驗室|Google 為什麼要改 Gmail 識別?我們能從 Gmail 識別更新學到的事
企業進行 Rebrand 的原因,絕非只為了「視覺美觀」這件事。每一次品牌的更新,都有更大且實際的商業考量,例如 Medium 和 Uber 過去的翻新,多半都是與易用性、品牌方向的調整有關。 參考閱讀: 品牌重塑實驗室|Medium…
當公領域成為陌生人的競技場:英國街拍攝影師 Michael McIlvaney 作為公共人的反思
英國攝影師 Michael McIlvaney 曾拿下 2020 年第六屆美國 Lensculture…
在短短 500 米直線空間展示藝術創造力!隱身地下道的「500m 美術館」
位於日本北海道札幌,連接地鐵與公車轉運站間的地下廣場,有座原為「札幌文化藝術節さっぽろアートステージ」期間限定展區的札幌大道地下藝廊「500m 美術館」,因應市民與藝文工作者常設化的呼聲,於 2011 年 11 月 3 日(日本的文化日)正式設立。…
屹立不搖的山形浪漫-加州 UMÉ Studio x TONIC 有機皂,讓用皂如一門大自然侵蝕融合的藝術
被美國商業雜誌《富比士 Forbes》授予 30 歲以下藝術與風格類榮譽的 Mei-Lan Tan 與 Victor Lefebvre 一同在加州創立 UMÉ 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