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WONDER 覺誌
  • WONDER 特企|WONDERer 開採遺忘的照片山
  • WONDER 1OO 計畫
  • Photography & Art
  • Life & Style
  • Design & Culture
  • Event & Exhibition
  • Special
    • Feature
    • Interview
    • Column
    • Collaboration
  • ABOUT
  • CONTACT
WONDER 覺誌
WONDER 覺誌
  • Art
  • Artist
  • Culture
  • Design & Culture
  • Photographer
  • Photography
  • Photography & Art

泥塑與藝術:從攝影師 Cindy Sherman 到森村泰昌,一場時代的性別凝視

  • 黃 怡貓 JUNO
  • 2022.6.14

「同人」一詞最早來源於新文化運動時期魯迅等人所創辦的同人刊物,意為「同好」,在日本 ACG(即日本動畫 Anime、漫畫 Comics 與電子遊戲 Games 的縮略字) 的語境中,同人更多是指「不受商業影響的自我創作」。

1947年,日本漫畫家手塚治虫的漫畫作品《新寶島》掀起熱潮,催生了 Cosplay 在日本的雛形;到 90 年代,同人文化已不再小眾,而是成為了頗負盛名的次文化之一。而倒回 20 年,70 年代的美國攝影師 欣蒂·雪曼(Cindy Sherman) 已然對同人文化與 Cosplay 作出了自己的前衛解釋。她的攝影起始於小時候的女孩遊戲 — 用各式各樣的衣服扮演不同角色,她的母親說:「既然妳花如此多時間裝扮成另一個人,為何不將『她們』拍下來?」

到 80 年代,Cindy Sherman 已 COS 了許多經典的電影角色,並以自拍的形式記錄下來。1981年,她扮演了一系列情色角色,那是在男性視角中被意淫的經典形象,這也喻示著 Cindy Sherman 的攝影主題:「倘若我不是出生在這個時代和這個地方,怕是不會採取這種表現手段的;倘若我是一個男人,怕也是不會創作像這樣植基於自身體驗的作品的。」

於是性別的隱喻凸顯了。

同樣在攝影界進行「同人文化」的還有森村泰昌,如迴圈般,他飾演了 Cindy Sherman 所COS的角色。在致敬的同時,他給這場同人運動加入了新的涵義:性別的對立。以男扮女裝的形式,森村泰昌模仿了 Vivien Leigh、Audrey Hepburn、Marilyn Monroe 等著名女星的著名角色,比如《亂世佳人》中的 Scarlett O’Hara。有人說:「這一點都不像好嗎?」,這種評論正中森村泰昌下懷,「就是要為了不像!」

回過頭去看 Cindy Sherman 所扮演的角色,很多是站在「同人」的基礎上抨擊固定的性別視角,那麼後來的森村泰昌又前進了一步,那就是大眾所期盼的性別形象與獨立個體之間的關係。

  • Cindy Sherman
  • 森村泰昌

Fans 圈中有一個衍生詞名為「泥塑」,意指娘化(將男性女性化)的種種行為,它或許包含了性嚮往、性別與身分認同等心理因素,但當其規模龐大且激進化的同時,又無法不讓人聯想到,這和 Cindy Sherman、森村泰昌的指向是一致的:這是一場時代的性別凝視。

Source:artsy、luhringaugustine、artnet
核稿編輯:Avril Chen


▶ 本篇文章所引用之圖片來源如文末或圖片附註,其版權均屬於原創作者、公司、品牌、網站、組織或機構。若有任何問題或意見反應,懇請不吝與我們聯繫:[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竭誠回覆及處理。
1
0
0
Total
1
Shares
Share 0
Share 1
Tweet 0
Share 0
黃 怡貓 JUNO
黃 怡貓 JUNO

攝影、文字工作 “不客氣的旁觀者”

Related
  • Cindy Sherman
  • Cosplay
  • photographer
  • photography
  • 同人
  • 手塚治虫
  • 攝影師
  • 日本攝影師
  • 森村泰昌
  • 美國攝影師
Previous Article
  • Brand
  • Design
  • Design & Culture
  • Gadget
  • Interior
  • Life
  • Life & Style

大型樹木也能成為瓶中擺設!簡約花器 EDA VASE 讓長形植栽與花卉在室內盡現自然生長姿態

  • Wendy Lin
  • 2022.6.14
View Post
Next Article
  • Brand
  • Collaboration
  • Design & Culture
  • Feature
  • Film & Movie
  • Interview
  • Life & Style
  • People
  • Special
  • Style

無法被框架的浮動靈魂:一探新銳演員吳子霏的真實樣貌,幻遊百變怪切換自如的心靈國度

  • Avril Chen
  • 2022.6.14
View Post
Wonder More
View Post

傳藝金曲獎系列視覺公開!設計師顏伯駿融合傳統與流行,以「經典運動場」詮釋跨世代傳承賽事

  • WONDER
  • 2022.8.16
View Post

移居,宜居:搬到花蓮後,劇場成為「聚」場-專訪體驗設計師陶維均

  • 廖 昀靖
  • 2022.8.15
View Post

用攝影道出挑釁卻耐人尋味的社會現象:Marius Sperlich 以器官結合媒材,呈現社群時代下的焦慮

  • Esther
  • 2022.8.15
View Post

傳單、紙袋也有新用途!廢棄壓克力製成的尺規版「キモチのカタチ」,賦予手邊廢紙第二人生

  • Wendy Lin
  • 2022.8.15
View Post

再也不擔心匆忙間穿錯了鞋!設計師 Cameron Snelgar 打造「雙向拖鞋 FOOTatsu」,便利之餘更添俏皮

  • Anais
  • 2022.8.15
View Post

讓一盞燈也有妖嬈的模樣:Serena Confalonieri 以女體發想「Venus 」燈具,再現義大利小魔女奇想

  • Esther
  • 2022.8.15
View Post

編輯帶路!2022 文博會最後週末-周邊展覽、呷冰呷甜點飲咖啡,高雄一日散策集錦

  • Irene Lin
  • 2022.8.14
View Post

港都有它的城市風景和「蕭趣味」日常!2022 文博會,6 組文化、創意人的高雄在地物語

  • Irene Lin
  • 2022.8.12
WONDER 覺誌
  • About
  • Contact
  • Privacy Policy
擁抱未知|探索本質

Input your search keywords and press 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