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WONDER 覺誌
  • WONDER 特企|WONDERer 開採遺忘的照片山
  • WONDER 1OO 計畫
  • Photography & Art
  • Life & Style
  • Design & Culture
  • Event & Exhibition
  • Special
    • Feature
    • Interview
    • Column
    • Collaboration
  • ABOUT
  • CONTACT
WONDER 覺誌
WONDER 覺誌
  • 3C & Tech
  • Design
  • Design & Culture
  • Designer
  • Gadget
  • Life
  • Life & Style

不再因急促嘈雜的通知聲感到負擔:Google 與工業設計團隊推出 Little Signals,帶來微小、平靜的溝通模式

  • Esther
  • 2022.6.10

你是不是每日都被持續不斷的惱人鬧鈴給吵醒?或是在想清靜一番的週末,被通知跳出的叮咚聲給麻痺,也被水滾時被尖銳的氣鳴聲給嚇一跳?各種裝置的誕生雖然多半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正向的改變,廣至生活各層面的行程規劃,細至時間控管,每項日常產品在整合性及便利性上,都漸漸全面滲透了每個人的生活。

然而,雖然科技簡化了諸多耗腦的時刻,卻也讓我們的感官和注意力不間斷被諸多唐突的通知給打斷,也讓越來越多人開始衡量依賴裝置之於我們心靈健康的影響,試圖正視生活中訊息量超載的問題。先前介紹過的 One clock 藉由聲波的科學性,有效且徐緩地喚醒感知,這般旨在提供更愉快的裝置與用戶互動形式,也是 Google 的 Seed Studio 和倫敦工業設計工作室 Map Project Office 合作發想「Little Signals」設計的核心目標 — 保持產品功能的情況下,降低會造成精神緊繃的聲音,避免傳統那般急躁且尖銳的強硬通知聲,改以六種不同的感官信號吸引我們注意,希望未來能應用在產品開發上,藉以提升用戶體驗。

六個基於聲音、動作、視覺感官的新設計概念分別為:氣流、按鈕、移動、節奏、陰影、敲擊,無論是哪一個聲響,都有自己和環境交流的響應形式;像是有七個樁腳的「移動」設計,像日曆也像計時器,每個樁腳都能獨立作業、也可以看作成一個群組,透過簡單敲擊就能輸入,用不同的高度來分類訊息。

「敲擊」設計利用敲打表面來製造聲音當作通知,聲音的力道越強勁,代表更為急迫的訊息;「節奏」則可以製造環境音,利用有質量的旋律傳遞有質量的資訊,區分每個訊息的重要性、緊急性或是音調,而你只需要在物體前輕輕揮動手掌,或簡單地將其翻轉,就能改為靜音模式。

上述這些實驗設計的目標,都是希望開發新的互動設計點子,透過更溫和的方式達到知會功能,更期待刺激思考未來商品設計和技術,帶給生活更多的溝通方式。

Wonder More:
○ 「老闆,我先離開一下!」鑽進俏皮繽紛的 Headspace Pod 冥想艙,光速逃離無奈與壓力
○ 順應心流的鬧鐘!每日重新混音、鬧鈴聲絕不重複,讓睡夢人更心甘情願甦醒

Source:Little signals with google
核稿編輯:洪采姍


▶ 本篇文章所引用之圖片來源如文末或圖片附註,其版權均屬於原創作者、公司、品牌、網站、組織或機構。若有任何問題或意見反應,懇請不吝與我們聯繫:[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竭誠回覆及處理。
7
0
0
Total
7
Shares
Share 0
Share 7
Tweet 0
Share 0
Esther
Esther

喜歡在三餐四季的日常裡,添加一些藝文佐料。 contact: [email protected]

Related
  • 3c
  • design
  • DESIGNER
  • Google
  • Little Signals
  • Map Project Office
  • Tech
  • 產品設計
  • 設計師
Previous Article
  • Design
  • Design & Culture
  • Designer
  • Gadget
  • Life
  • Life & Style

油桶變身質感特色家具!德國設計工作室收集淘汰油桶,改造成繽紛工業風裝飾

  • 木木王
  • 2022.6.10
View Post
Next Article
  • Art
  • Artist
  • Design
  • Design & Culture
  • Designer
  • Gadget
  • Life & Style
  • People
  • Photography & Art

糖霜把手、蛋糕椅子?鬼才設計師 James Shaw 用「塑膠擠花」創作家具,彷彿將糖果屋世界實體化

  • Summer ↟
  • 2022.6.10
View Post
Wonder More
View Post

傳藝金曲獎系列視覺公開!設計師顏伯駿融合傳統與流行,以「經典運動場」詮釋跨世代傳承賽事

  • WONDER
  • 2022.8.16
View Post

移居,宜居:搬到花蓮後,劇場成為「聚」場-專訪體驗設計師陶維均

  • 廖 昀靖
  • 2022.8.15
View Post

用攝影道出挑釁卻耐人尋味的社會現象:Marius Sperlich 以器官結合媒材,呈現社群時代下的焦慮

  • Esther
  • 2022.8.15
View Post

傳單、紙袋也有新用途!廢棄壓克力製成的尺規版「キモチのカタチ」,賦予手邊廢紙第二人生

  • Wendy Lin
  • 2022.8.15
View Post

再也不擔心匆忙間穿錯了鞋!設計師 Cameron Snelgar 打造「雙向拖鞋 FOOTatsu」,便利之餘更添俏皮

  • Anais
  • 2022.8.15
View Post

讓一盞燈也有妖嬈的模樣:Serena Confalonieri 以女體發想「Venus 」燈具,再現義大利小魔女奇想

  • Esther
  • 2022.8.15
View Post

編輯帶路!2022 文博會最後週末-周邊展覽、呷冰呷甜點飲咖啡,高雄一日散策集錦

  • Irene Lin
  • 2022.8.14
View Post

從精釀氣泡飲傳遞都市再生提案! StrangeLove 攜手 W 春池計畫,「Love is a circle」聯合快閃店進駐 COFFEE LAW

  • WONDER
  • 2022.8.13
WONDER 覺誌
  • About
  • Contact
  • Privacy Policy
擁抱未知|探索本質

Input your search keywords and press 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