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WONDER 覺誌
  • WONDER 特企|WONDERer 開採遺忘的照片山
  • WONDER 1OO 計畫
  • Photography & Art
  • Life & Style
  • Design & Culture
  • Event & Exhibition
  • Special
    • Feature
    • Interview
    • Column
    • Collaboration
  • ABOUT
  • CONTACT
WONDER 覺誌
WONDER 覺誌
  • Art
  • Artist
  • Photographer
  • Photography
  • Photography & Art

是戲謔還是捍衛?從系列影像《實驗性關係》,看攝影師廖逸君扭轉傳統異性戀角色設定

  • 劉芳柔 LIU JOU
  • 2022.6.06

近年受到 #MeToo 運動的影響,社群媒體上討論性別議題的效應延燒至今不曾間斷,在看到帶有「女力」的視覺符號時,不少人往往會不自覺地連想到「女權」二字。

旅居紐約的中國攝影師 廖逸君(Pixy Liao)在她的影像《實驗性關係》中開了一槍,這系列動態感強烈的編導式攝影作品,在運用「關係」這個抽象名詞演繹伴侶互動之前,她將變因控制在男人與女人在權力角色間的置換,很快地我們能在視覺上察覺她試圖反轉傳統異性戀思維的概念,使得男性可以流露出陰性氣質,女性也可以處於指導位置。

影像的內容幾乎建立在她與日本男友 Moro 戲謔性的肢體行為,靈感來源於日本東映株式會社七〇年代出產一系列的「粉紅暴力 Pinky Violence」及「黑幫電影 Yakuza」,這些以女性角色為主的題材通常展現了她們的雙面魅惑力,美得冷豔,同時也很危險。

但她卻否定這組實驗性自拍的出發點是絕對的女權主義,或許除了人權的捍衛,這組照片的另外一面,更多的是她私人的情感記錄,以及透過創作淨化大眾對非典型愛情觀的遲疑。

儘管是場由女性下指導的鏡頭前表演,仔細觀賞 Moro 的身體語言卻十分甘願,大多帶著一抹淺淺的微笑,彷彿陶醉在一場有點 M 的戀愛遊戲中,我們也不禁好奇在他們的情感記錄裡釋放出的訊息,是否多少夾雜著這對可愛情侶日常的相處模式呢?她在作品概念中自述:

「起初他只是幫我拍攝影作業,但完成一些作品後,老師跟同學都說,我好像對男友很不好,我就想,這只是幫忙,很奇怪嗎?」— Pixy Liao

成長於中國的廖逸君,以往被灌輸的愛情觀念,是這輩子只能愛比她年長和成熟的男人,直到遇見了比她小五歲的 Moro。「有些男性好像不願意做這種事,但 Moro 沒有這種顧慮,他好像毫不在乎社會塑造的傳統男性印象。」價值觀的顛覆,使她認真思考這段感情帶來的意義。《實驗性關係》可以說是一個起點,她將他摟腰抱起、或是將裸體的 Moro 擺放在餐桌上。

廖逸君曾說過,這系列照片會一直拍下去,看看這段關係的極限在哪。

幾年過去了,時間驗證了男女間的相處並非只存在一種固定模式,他們的目光依舊望向彼此。近期作品《New Wife, Old House》同是《實驗性關係》的延伸。可以看出影像散發出的情緒有了轉變,從極端的女性控權至歲月靜好的生活感,創作推進了一對男女在愛裡的靈魂習作,或許這段關係一直以來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平等,抑或變得更加柔和了。

《New Wife, Old House》

Source:Pixyliao 、leoxuprojects
核稿編輯:Avril Chen


▶ 本篇文章所引用之圖片來源如文末或圖片附註,其版權均屬於原創作者、公司、品牌、網站、組織或機構。若有任何問題或意見反應,懇請不吝與我們聯繫:[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竭誠回覆及處理。
45
0
0
Total
45
Shares
Share 0
Share 45
Tweet 0
Share 0
劉芳柔 LIU JOU
劉芳柔 LIU JOU

桃園人。影像、繪畫工作者兼混亂思緒集結體。 無法定義生活,只想好好感受生活。

Related
  • photographer
  • photography
  • Pixy Liao
  • 中國
  • 廖逸君
  • 影像
  • 攝影
  • 日本
  • 男朋友
  • 粉色暴力
  • 自拍
Previous Article
  • Book & Mag
  • Design & Culture
  • Event & Exhibition
  • Exhibition
  • Graphic
  • Illustration
  • Illustrator
  • Photography & Art

週末嚼書單|出口在不遠處-插畫家 InkSundae 推出最新力作,以會心一笑的提示為疲憊日常注入暖流

  • 黃 羽萍
  • 2022.6.05
View Post
Next Article
  • Brand
  • Culture
  • Design
  • Design & Culture
  • Designer
  • Interior
  • Life & Style
  • Style

每件新作,都體現木工藝的鑽研與實踐:
從領略規則到顛覆常理的瑞典傢俱品牌 SNICKERIET

  • 葉 馥瑜
  • 2022.6.06
View Post
Wonder More
View Post

傳藝金曲獎系列視覺公開!設計師顏伯駿融合傳統與流行,以「經典運動場」詮釋跨世代傳承賽事

  • WONDER
  • 2022.8.16
View Post

用攝影道出挑釁卻耐人尋味的社會現象:Marius Sperlich 以器官結合媒材,呈現社群時代下的焦慮

  • Esther
  • 2022.8.15
View Post

讓一盞燈也有妖嬈的模樣:Serena Confalonieri 以女體發想「Venus 」燈具,再現義大利小魔女奇想

  • Esther
  • 2022.8.15
View Post

編輯帶路!2022 文博會最後週末-周邊展覽、呷冰呷甜點飲咖啡,高雄一日散策集錦

  • Irene Lin
  • 2022.8.14
View Post

「波隆那插畫」X「國際無字繪本」雙聯展開跑!近距離欣賞插畫細節,沉浸式體驗感受無字繪本的魅力

  • 黃 羽萍
  • 2022.8.12
View Post

重現七十年代的夏日風情,裝置展覽「Sardine Sardine」帶你感受在法國南部露營的美好時光

  • Anais
  • 2022.8.11
View Post

東奧會徽藝術家野老朝雄個展倒數!互動體驗+現地共創,感受「CONNECT 連結」的魅力與力量

  • 黃 羽萍
  • 2022.8.11
View Post

於流動的液態中探索知識的花園:威尼斯雙年展烏茲別克館以當代重現的伊斯蘭園林,追尋反思文化根源

  • 葉 馥瑜
  • 2022.8.10
WONDER 覺誌
  • About
  • Contact
  • Privacy Policy
擁抱未知|探索本質

Input your search keywords and press 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