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WONDER 覺誌
  • WONDER 特企|WONDERer 開採遺忘的照片山
  • WONDER 1OO 計畫
  • Photography & Art
  • Life & Style
  • Design & Culture
  • Event & Exhibition
  • Special
    • Feature
    • Interview
    • Column
    • Collaboration
  • ABOUT
  • CONTACT
WONDER 覺誌
WONDER 覺誌
  • Art
  • Artist
  • Book & Mag
  • Culture
  • Design & Culture
  • Life
  • Life & Style
  • Photographer
  • Photography
  • Photography & Art

最嚴肅的「小紅書」化身歡樂派對手扎?西班牙攝影師將《毛語錄》改編為藝術書籍,讓創作充當一根叛逆的刺

  • 劉芳柔 LIU JOU
  • 2022.3.14

德國文化評論家班雅明(Benjamin)在《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裡,論述當「攝影作為藝術」的反面思考 — 「藝術作為攝影」,字面上或許稍嫌饒口,觀念卻在攝影史的道路上引起譁然。我們除了從先前法國藝術家 Thomas Mailaender 的行為攝影術上,了解到「攝影」作為材料的呈現,也是前面提到以藝術作為主體的例子;而這回要帶大家欣賞的,則是利用「攝影書籍編排」作爲一次藝術創作生產與實踐的有趣作品。

紅色塑料皮內記載著個人崇拜,號稱「二十世紀世界最流行的書」、「出版量僅次於聖經」的《毛主席語錄》,在大量的公開發行下被轉換為多國語言,從曾經的政治宣傳品至民間懷舊的經典收藏。2013 年,由現代衝突檔案館(AMC)出版西班牙攝影師 Cristina de Middel 於中國的旅行拍攝,並挪用《毛語錄》的外型結構與意識型態濃厚的象徵,將裝幀小巧的書籍改編,命名為《PARTY》。

印製於書背的書名,像是一場不正經的狂歡,封面卻依舊留有代表共產主義的五角星符號,但那並非是在複製文革記事。翻開內頁,白色線條若隱若現地遮擋《毛語錄》的原始內文,當你看見那些被留下的關鍵字,彷彿被設計在中英語譯的轉換間。

《PARTY》

「既要革命,就要有一個 ── party。」文字在擷取下,簡潔有力地與影像排版成思想上的曖昧。我們或許可以很用力地觀察到,被遮擋的原始語譯為「革命的政黨」,耐人尋味的是,Cristina 也有自己的一套審查機制,一段全新的文字暗示性的劃出對極權的批判,卻被反轉得十分輕鬆,彷彿與夾頁中的女孩一樣,準備來場毫無顧忌的「派對」!

「如果你想用攝影改變世界,你就必須先改變攝影。」 — CRISTINA DE MIDDEL

閱讀《Party》像是直觀的看場秘密,從事新聞攝影多年的 Cristina,深信自己可以用相機說實話。她在藝術語言及紀實攝影間參雜了一些文化訊息,找尋攝影能夠闡述的新媒介,在編導式攝影至書籍出版的設計中,融入自己對世界的探討,將藝術充當一根叛逆的刺,帶領觀眾探究文字與影像產生的佈局,在時間及思考下將寓意戳破。

2012年出版《THE AFRONAUTS》即為 Cristina 長期關注的非洲文化議題
新聞式的戰地風格,在她的攝影風格中編導為魔幻寫實。

Source:lademiddel
核稿編輯:洪采姍


▶ 本篇文章所引用之圖片來源如文末或圖片附註,其版權均屬於原創作者、公司、品牌、網站、組織或機構。若有任何問題或意見反應,懇請不吝與我們聯繫:[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竭誠回覆及處理。
1
0
0
Total
1
Shares
Share 0
Share 1
Tweet 0
Share 0
劉芳柔 LIU JOU
劉芳柔 LIU JOU

桃園人。影像、繪畫工作者兼混亂思緒集結體。 無法定義生活,只想好好感受生活。

Related
  • AMC
  • Cristina de Middel
  • party
  • photographer
  • photography
  • 攝影師
  • 攝影書
  • 攝影集
  • 毛語錄
  • 派對
  • 現代衝突檔案館
  • 西班牙攝影師
Previous Article
  • Architecture
  • Brand
  • City
  • City
  • Design
  • Design & Culture
  • Designer
  • Interior
  • Life
  • Life & Style
  • Style
  • Taipei

台北蝸居的輕盈小日子:11 坪小坪數的優雅生活,兩册空間制作所打造 IT 之家

  • Anais
  • 2022.3.14
View Post
Next Article
  • Architecture
  • Design
  • Design & Culture
  • Designer
  • Interior
  • Life
  • Life & Style
  • Travel & Place

給生活最好的一次流浪:融合大地與永續概念的加州住宅,將太平洋盡收眼底

  • Jade Jhuang
  • 2022.3.14
View Post
Wonder More
View Post

傳藝金曲獎系列視覺公開!設計師顏伯駿融合傳統與流行,以「經典運動場」詮釋跨世代傳承賽事

  • WONDER
  • 2022.8.16
View Post

移居,宜居:搬到花蓮後,劇場成為「聚」場-專訪體驗設計師陶維均

  • 廖 昀靖
  • 2022.8.15
View Post

用攝影道出挑釁卻耐人尋味的社會現象:Marius Sperlich 以器官結合媒材,呈現社群時代下的焦慮

  • Esther
  • 2022.8.15
View Post

傳單、紙袋也有新用途!廢棄壓克力製成的尺規版「キモチのカタチ」,賦予手邊廢紙第二人生

  • Wendy Lin
  • 2022.8.15
View Post

再也不擔心匆忙間穿錯了鞋!設計師 Cameron Snelgar 打造「雙向拖鞋 FOOTatsu」,便利之餘更添俏皮

  • Anais
  • 2022.8.15
View Post

讓一盞燈也有妖嬈的模樣:Serena Confalonieri 以女體發想「Venus 」燈具,再現義大利小魔女奇想

  • Esther
  • 2022.8.15
View Post

編輯帶路!2022 文博會最後週末-周邊展覽、呷冰呷甜點飲咖啡,高雄一日散策集錦

  • Irene Lin
  • 2022.8.14
View Post

從精釀氣泡飲傳遞都市再生提案! StrangeLove 攜手 W 春池計畫,「Love is a circle」聯合快閃店進駐 COFFEE LAW

  • WONDER
  • 2022.8.13
WONDER 覺誌
  • About
  • Contact
  • Privacy Policy
擁抱未知|探索本質

Input your search keywords and press 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