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WONDER 覺誌
  • WONDER 特企|WONDERer 開採遺忘的照片山
  • WONDER 1OO 計畫
  • Photography & Art
  • Life & Style
  • Design & Culture
  • Event & Exhibition
  • Special
    • Feature
    • Interview
    • Column
    • Collaboration
  • ABOUT
  • CONTACT
WONDER 覺誌
WONDER 覺誌
  • Brand
  • Culture
  • Design
  • Design & Culture
  • Film & Movie
  • Interview
  • Special

不只是布袋戲!專訪電影版《素還真》幕後團隊曾豪銘、丁子秦:將傳統與現代完美結合,更是只有台灣人能拍出來的電影

  • Gregory Wu
  • 2022.2.02

布袋戲,是極具代表性的台灣表演藝術。在雲林虎尾還有一座布袋戲館,而那個小鎮,也是素還真誕生之地。即使沒看過布袋戲,也聽過「素還真」;別號「清香白蓮」的他,是台灣最有名的動作男演員,也是霹靂(Pili)世界中永遠的一哥。

這是由現任霹靂國際多媒體董事長黃文章,在 30 多年前所創造出的角色。或許對現在的年輕一輩來說,無論布袋戲或是霹靂,似乎都是「長輩們」的話題,不過如果認真來說,霹靂其實不斷地進化及創造話題。大家都喜歡迪士尼《玩具總動員》,但在 22 年前的農曆春節檔期,《玩具總動員2》的票房,卻輸給了台灣第一齣布袋戲電影《聖石傳說》。電影《素還真》的現場美術指導曾豪銘,就是當初對票房作出貢獻的一位粉絲;而視覺特效總監丁子秦,則是耳濡目染又意外發現新天地,他們與許多同世代的同儕一同加入霹靂,肩負起傳承及創新的任務 — 這部在 1/28(週五)上映的電影版《素還真》,不但再次替布袋戲立下里程碑,更展現了霹靂年輕世代的不凡能力。

《素還真》電影正式預告
  • 電影《素還真》現場美術指導-曾豪銘
  • 電影《素還真》視覺特效總監-丁子秦

因為布袋戲而產生的緣份,
基於傳統加入高水準的創新元素

回想起最初加入霹靂的過程,曾豪銘直接挑明了說是因著電影《聖石傳說》,「小時候看野台戲覺得有點可怕,後來在國中時透過同學的介紹,就跟著一起迷上布袋戲。在看過《聖石傳說》後,我決定主動向霹靂投履歷,非常熱血地想要加入他們。」而對丁子秦來說,加入霹靂就沒這麼浪漫,反而是種意外的結緣:「我跟亮勛(黃亮勛,黃文章之子,《素還真》總監製、霹靂總國際多媒體經理)是鄰居,布袋戲對虎尾人來說很平常,小時候我對電動更有興趣。後來放假去霹靂的片場幫忙,就從攝影開始做,在意外受傷後轉作後製,從剪輯開始摸索到電腦特效。」丁子秦坦言當初沒有想太多,但卻因為布袋戲而慢慢地找到有興趣的事。這群看著「素還真」長大的一輩,有了多年經驗與累積,讓《素還真》相較起先前的《聖石傳說》,更多了些「年輕霹靂世代」接棒的意味。

  • 因為看了霹靂的電影而毛遂自薦的曾豪銘,與資深師傅及團隊夥伴,一起在傳統加入新意,讓布袋戲成為跨世代的表演藝術。
  • 因緣際會加入「霹靂家族」並藉由布袋戲,找到自己目標及持續進步的理由,丁子秦從攝影晉身成為視覺特效總監。

但是曾豪銘跟丁子秦淡然地說,其實聽到確定要製作電影的消息時,並沒有特別興奮:「或許我們都知道老闆一直都還想再拍布袋戲電影,所以知道消息的時候,只有種『喔,終於要拍了』的感覺。」 2015 年上映的《奇人密碼》,兩人都有參與製作,他們異口同聲地表示,《素還真》可以說是結合了《聖石傳說》的實景拍攝,以及《奇人密碼》的電腦動畫,卻又有著獨特詮釋的作品。

「製作《素還真》時我們大家的共識,就是要與正劇有明顯的區別感;再者是盡量用實拍,讓電腦動畫作為輔助。我們要拍的是一部,由布袋戲偶演出的電影。」 — 曾豪銘、丁子秦

電影《素還真》是在棚內拍攝,所有場景都是搭出來的;傳統的布袋戲在半山(戲台)演出,電影則需要更多運鏡及角度:「每週播出的正劇,像是舞台劇的形式,《素還真》就是電影了,我們在還原故事的世界觀。」曾豪銘透露,拍《素還真》時仍是以向來採用的單機拍攝,必須靠鏡頭的角度避免穿幫,「在布袋戲的世界,很難定義『真實』,我們利用場景跟特效,還有燈光等團隊的配合,盡可能地做出真實感。」

  • 電影《素還真》在各個環節追求精緻及極致,呈現出極為驚人的技術及工藝。(劇照提供 / 威視電影)
  • 專業團隊分工仔細並巧妙契合,等身道具與戲偶皆採實景拍攝,呈現布袋戲世界觀的真實感,規格龐大前所未見。(照片提供 / 威視電影)

融合傳統技藝與現代工藝,
持續進化當代布袋戲樣貌

最讓團隊印象深刻的,是拍攝「火燒三生居」的過程,這場戲也能說明團隊合作的重要。曾豪銘表示,團隊花了極大的心力,幾乎搭出了 270 度的三生居,每個細節都是微縮模型:「拍的時候我們都很緊張,因為場景燒掉就沒了。後來還是有NG,大家忙著滅火跟搶救道具!」電影中極為逼真的火焰效果,丁子秦說特效就在後製幫上忙,「我們加了些火焰及零星的燃燒灰燼,讓火看起來更逼真。其實不只是火焰,在有些爆破等場面,刻意加倍每秒的影格數,在進電腦後製時,團隊有更多空間發揮。」

從小同時看著布袋戲以及日本動漫作品長大,曾豪銘跟丁子秦提到,日本特攝作品有很多值得參考、借鏡的地方,而霹靂也給予相當大的空間跟機會,讓他們嘗試新的做法:

「我們很感謝霹靂,大家在尊重傳統的同時,不斷摸索及創新,絕對不會原地踏步,常常會產生驚人的成果。」 — 曾豪銘、丁子秦

加入霹靂的這段時間,在美術及特效上,都有顯著的改變及進步,這其中包含導入很多環保概念,以及更多元的元素:「戲偶就有很多變化,根據劇情需要就有不同的尺寸及操作,霹靂的操偶師很厲害,有時候一個角色有三名師傅同時在操作。」曾豪銘笑說,經驗豐富的師傅們知道很多「視覺欺騙」的方法,而隨著技術的進步,霹靂融合了傳統技藝及現代工藝,在每個環節都不斷演進,不僅仍保有布袋戲的精髓,同時也符合現代的美感。

  • 讓團隊印象深刻的火燒三生居場景,加上電腦特效後的成果極佳。(照片提供 / 威視電影)
  • 為了達到電影拍攝需求,現場的搭景幾乎還原故事設定的場景。(照片提供 / 威視電影)

只有台灣人能拍攝出的電影,
值得驕傲的經典與創新

前面提到,「素還真」這個經典角色,是 30 多年前由霹靂現任董事長黃文章(布袋戲大師黃俊雄長子,有「十車書」稱號)所創造出來的,並由弟弟黃文擇(霹靂國際多媒體副董事長,有「八音才子」稱號)擔任配音 — 換句話說,關於素還真的故事,都在黃文章天馬行空的腦袋裡:「董事長很厲害,非常有想像力及創造力,他構思出整個『霹靂宇宙』的世界觀。在正劇埋了許多伏筆及支線,但在電影則盡量強調出主題性,讓大螢幕上的許多細節,幫助大家把素還真的故事認真說好。」

  • 素還真不只是霹靂宇宙的一哥,更是近代台灣布袋戲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照片提供 / 威視電影)

因此如果對曾豪銘及丁子秦,甚至參與此次電影編劇的總監製黃亮勛來說,拍攝《素還真》不能說是「接棒」,更像是「大隊接力」,結合了老師傅們的技藝與經驗、新生代的創新與能力,共同呈現更加進化的布袋戲格局。回想起認識素還真至今,丁子秦說,除了工作技能的進步,對自己而言,似乎也跟著素還真一起持續地向前邁進;而從布袋戲粉絲身份切換至幕後工作團隊的曾豪銘,則認為從素還真身上,可以同時欣賞到靜態美、動態美,以及布袋戲偶舉手投足間的迷人神韻,正如他們說的:

「參與《素還真》是件很值得驕傲的事情,因為這個團隊拍出了只有台灣人能做到的電影。」 — 曾豪銘、丁子秦

  • 電影主視覺邀請知名設計團隊 JL DESIGN 操刀設計。
電影《素還真》更找來金曲樂團麋先生 MIXER 創作、演唱主題曲〈反骨歸真〉
《素還真》

上映日期:2022 年 1 月 28 日
更多資訊:霹靂素還真粉絲專頁
Wonder More:
2021 雲林國際偶戲節「武林天下」登場!邀來設計師顏伯駿操刀視覺,為整體風格注入年輕意象
Interview & Text / Gregory Wu
Photography / Han Cheng Yeh
Edit / Irene Lin 
Special Thanks / 劇照、工作照提供 _ 威視電影
73
0
0
Total
73
Shares
Share 0
Share 73
Tweet 0
Share 0
Gregory Wu
Gregory Wu

Related
  • interview
  • JLDesign
  • 專訪
  • 布袋戲
  • 清香白蓮
  • 特攝電影
  • 素還真
  • 美術指導
  • 視覺特效
  • 電影
  • 霹靂
  • 霹靂布袋戲
  • 麋先生Mixer
Previous Article
  • Architecture
  • Art
  • City
  • City
  • Culture
  • Design & Culture
  • Food & Drink
  • Kaohsiung
  • Keelung
  • Life
  • Life & Style
  • Photography & Art
  • Taichung
  • Tainan
  • Taipei
  • Taoyuan
  • Travel & Place

WONDER 走春地圖特搜! 精選北中南年節好去處,逛私藏小店、訪新興據點和展覽、走入自然為身心充電

  • WONDER
  • 2022.2.01
View Post
Next Article
  • Book & Mag
  • Culture
  • Design & Culture
  • Life & Style
  • Photographer
  • Photography
  • Photography & Art

週間嚼書單|《改變世界的紀錄片工作者們》-從理解到領悟自我,中國導演晉江:「我覺得自己的臉,變得更像一張真實的臉了。」

  • WONDER
  • 2022.2.04
View Post
Wonder More
View Post

踏入神祕地下室的同時,也嚐了一座讓感官放大的森林:質感酒吧 unDer lab「微觀森林 3.0」2023 春夏套餐式酒單限期體驗

  • Irene Lin
  • 2023.6.07
View Post

奧山由之最新攝影集《windows》6 月發行!首番使用數位相機拍攝,描摹毛玻璃下的東京在地人群像縮影

  • WONDER
  • 2023.5.29
View Post

集結台灣、澳門逾 80 所校系!2023 ARTOGO 線上畢展「NOW LOAD!NG」正式開展,首度串連《書上設計展》延續「不落幕」展出生命力

  • WONDER
  • 2023.5.29
View Post

以裸體寫真作為昨日遺照:不食人間煙火的透明系裸模兔丸愛美

  • every little d.
  • 2023.5.28
View Post

來吃一頓「不速一般早餐」的早餐!讓燕麥奶開啟早點新想像,OATSIDE 聯手「好初早餐」限時推出聯名餐點

  • WONDER
  • 2023.5.26
View Post

房間的心臟|專訪音樂人詹森淮:在生命的時間之河裡流動,蛻變為嶄新的形狀

  • semi
  • 2023.5.24
View Post

即便過了許久,底片還是能將你帶回按下快門的那一瞬間:與森寫真機店的午夜閒談

  • every little d.
  • 2023.5.23
View Post

相望,綻放:PhotoVOGUE 影像藝術展首度在台登場!薈萃鍾靈 Project 365 系列、新興攝影師作品,凝聚生命共感經驗展開影像對話

  • WONDER
  • 2023.5.19
WONDER 覺誌
  • About
  • Contact
  • Privacy Policy
擁抱未知|探索本質

Input your search keywords and press 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