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WONDER 覺誌
  • WONDER 特企|WONDERer 開採遺忘的照片山
  • WONDER 特企|疫起生活的N種方式
  • WONDER 1OO 計畫
  • Photography & Art
  • Life & Style
  • Design & Culture
  • Event & Exhibition
  • Special
    • Feature
    • Interview
    • Column
    • Collaboration
  • ABOUT
  • CONTACT
WONDER 覺誌
WONDER 覺誌
  • Art
  • Artist
  • Design
  • Design & Culture
  • Designer
  • Feature
  • Graphic
  • Illustration
  • Illustrator
  • Interview
  • Photography & Art
  • Special

一句「你知道鍾孟宏嗎?」為起手式!專訪《瀑布》海報設計團隊,從油畫到人像堆砌詭譎與溫煦的無限意象

  • Avril Chen
  • 2022.1.24

導演鍾孟宏執導的第六部劇情長片《瀑布》,從拍攝、剪輯到榮獲第 58 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最佳原著劇本以及最佳女主角等四項大獎,都發生於新冠肺炎盛行時期,現實中的我們艱辛防疫,片中的母親羅品文(賈靜雯 飾)與女兒小靜(王淨 飾)像是鏡子般映照生活,為了抵抗疫情衝擊,終日待在正進行拉皮工程的公寓,架起的鷹架與藍色帷幕使她們不見天日,不只病毒危機環伺,母親在疫情期間經歷的種種,也讓她的思覺失調症岌岌可危;原本為了不生病而待在屋裡,卻走向屋內屋外都有病的處境,鍾孟宏曲折又寫實地捕捉這個時期的我們所面臨的種種挑戰與細膩情緒波動。

《瀑布》國際版海報(圖片提供 / 吳建龍)

像是瀑布般傾瀉而下的藍色帆布,神情迷茫的品文與小靜被草叢簇擁,「瀑布」兩字被切得巧妙,如同墜落似地直衝她們而來,各種流動的意象製造出詭譎氛圍,在觀影前就能感受強烈的不安,然而細緻的筆觸與透著柔和色調的用色,卻又讓人得以感受電影情節中蘊藏的溫煦情感。這款國際版海報由設計師吳建龍、畢展熒(暱稱小畢)與藝術家洪禎佑共同創作,可以說一張海報藏著的是各種別出心裁,是一部電影的精華濃縮的極致,一如我們曾訪問設計師陳世川,他用畫面比例及顏色的強烈對比,配上「畫」出的標準字,帶出《怪胎》濃烈的「怪」意象,而他們三人則將劇中隱晦的暗示與心緒起伏寄託於油畫紋理、字體與版面安排,精準抓住鍾孟宏的風格與喜好,讓導演忍不住讚不絕口地說「這根本是海報元年!」

《瀑布》國際版海報創作團隊,由左至右:藝術家洪禎佑、設計師畢展熒、設計師吳建龍。

「你知道鍾導嗎?」
笑料對話起頭,
設計師與藝術家跨界克服艱鉅任務

看似因為熟悉所以情投意合,不過事實上,吳建龍與畢展熒不好意思地笑說,剛接到合作邀約時壓根兒不知道鍾導,一查才發現自己將可能與一位不得了的人物合作,吳建龍直言:「因為鍾導的電影題材往往比較嚴肅一點,我們的工作時間長、工作也累,休假時比較常看輕鬆的影劇類型,之前其實也曾看過鍾導的電影,只是當時並沒有記下名字。」

幸好,雖然因為工作錯過,最終也因為工作結識鍾孟宏,執行過無數設計專案、共同成立「BLOB」設計工作室,並且攜手設計過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視覺海報的吳建龍與畢展熒,憑著過往經驗與默契,觀察鍾導的收藏品發現其愛好,在提案時以國外藝術家的手繪海報作為參考示意方向,果不其然正中鍾導的品味,「我就是要這個!」 — 畫風細膩又舒服,人像必須如同照片般寫實,吳建龍第一個便想到他的好友:藝術家洪禎佑。

「你知道鍾孟宏嗎?」、「不知道。」讓人噴飯大笑的對話,就是三人的合作開端。長年專精於油彩畫的洪禎佑,雖然擅長寫實風格,但首次的商業合作讓他倍感壓力,不同於隨著自我感受出發的個人創作,電影海報必須讓觀眾「看得懂」。設計師與藝術家的跨界合作,對彼此也都是新的挑戰,正如禎佑自述:「藝術家追求的是自我抒發,設計師更常是為人解決問題。」吳建龍和畢展熒點頭補充:「我們的工作模式很不一樣,思考角度也完全不同,這回的海報設計由我們擔任統籌角色,先做出提案、規劃,再像翻譯一樣,協助禎佑理解導演的需求。」禎佑聽著,也附和道:「他們真的是替我帶來安心的角色!」

洪禎佑與鍾導的初次見面,因個人失誤而不小心以遲到作為開場,而鍾導向來「遲到不等人」,差點釀成大錯的他,幸好當天難得遇到鍾導還待在現場,交出的油畫初稿亦讓導演很是滿意,「當時沒有只拿出鉛筆手稿,因為我想用油畫說服他。」洪禎佑神情堅定,彷彿在向世界宣告油畫就是最好的媒材。第一關闖關成功,鍾導形容心中的理想畫面是「舒服、細膩、平靜帶點淡淡的哀傷,還要有棵樹」,得到詩意般反饋的他連夜趕工繪製成品,交稿當日甚至整夜沒睡,沒想到要求畫面中有棵樹的鍾導卻皺起眉頭:「這不是我要的樹。」慶幸的是,禎佑在創作時有拍攝作畫過程,便當場決定把還未乾的樹直接刮掉重畫;雖然畫面方向逐漸明朗,但海報製作迫在眉睫,不得不加快腳步,整幅創作只歷時九天就完成。

而後吳建龍與畢展熒將實體畫匯入電腦繪製示意圖,三人在鍾導的工作室密切討論、即時製作,那一天他們特別印象深刻,從白天到黑夜奮戰十幾個小時,背景的帆布更是試了無數種「藍」,遲遲無法決定使用哪個色號,最後如何決定?鍾導打了電話詢問太太,結束這場糾結(眾所周知,鍾孟宏是相當愛家、尊重太太的導演)。

《瀑布》海報繪製歷經無數次演變,禎佑也以手機記下繪製的歷程。(圖片提供 / 洪禎佑)

油彩繪畫堆疊心緒、色調劇照交錯伏筆,
創作國際版 VS. 正式版海報出眾意象

確定了畫面構圖與色調,洪禎佑接續以手繪進行創作,問起他的堅持,他坦言:「我不擅長用電腦創作,加上在畫布與繪圖板作畫的手感有很大的不同,力道的輕重會影響整幅畫的情緒。」不同於機器的精密計算,手繪難免失誤,但這樣的落差便是人性存在的迷人之處,自然的筆觸讓人更能感受其中的溫度,「我特別喜歡油畫是因為它的質地,不是完全的平面而是帶有立體感,若選擇壓克力顏料乾的速度則會太快,無法在畫布上進行混色等步驟,難以一層一層堆疊情緒,油畫對我來說是樸實、像礦物質地般的光澤。」

海報中融合了寫實與非寫實,面對不同的風格,洪禎佑在作畫時總能將自己調整至各種狀態,「畫人物時必須全然客觀,帶入太多自我意識會畫得很像自己最後畫龍點睛時才加入情緒,人像才會有靈魂。」滄桑的眼尾、尷尬的微笑、無奈的嘴角,完整描繪出品文與小靜在劇中面對的各種茫然與不安;而在繪製非寫實且充滿意象的草叢時,他則是全然投入其中,甚至有點放空的狀態,讓畫筆隨著身體流動,每一個紋理都連結著感知,草叢像似被賦予生命般壓抑且緩慢地籠罩兩人;彷彿被風吹動的藍色帷幕,同樣著重於氛圍的呈現,洪禎佑透過不同的筆觸與技法表現出情境的層次與深度。

「我想要在海報中遺留很多疑問,讓海報成為大家想來看這部電影的誘因。」— 洪禎佑

其實這款國際版海報原本是為了威尼斯影展而製作,起初擔憂台灣觀眾無法接受這種似「印象派畫風」的電影海報,但超乎預期的視覺成果讓鍾導和團隊都認為若沒有讓更多人看見著實可惜,便決定展露於世人面前。

除了洪禎佑繪製的版本,國際版海報還有一款「人生甜蜜版」,由洪禎佑同是藝術家的女友 鄭爾褀 創作,「合作契機其實是我的的小心機!」禎佑竊笑著說道 — 原來鍾導到工作室觀看他的畫作成品那天,禎佑特地將女友的作品拿出來擺在家中各個角落,沒想到真的吸引導演注意,直接表明希望也請爾褀創作一幅畫,一幅充滿生活感、溫馨的海報因而誕生。鄭爾褀以自己的風格與視角詮釋電影中出現的民生社區街景,綠樹、停得有些混亂的機車、慵懶散步的狗兒,一切都營造出令人熟悉的台北日常,相較於禎佑的版本,以敘事性的畫面營造平靜的幸福氣息:

「經歷種種的低潮與掙扎後,我們會發現平靜就是生活的甜蜜。」— 鄭爾褀

由鄭爾褀繪製的《瀑布》國際版海報-人生甜蜜版(圖片提供 / 吳建龍)

除了兩款手繪海報,正式海報也製作了兩種版本 —「媽媽剪影懸疑版」、「女兒藍色希望版」,以不同情境、光影暗喻母女兩人的緊繃關係。不同於以往海報設計所使用的劇照素材,常是交由海報設計師從海量的照片素材中挑選,這次《瀑布》正式海報所使用的劇照都是鍾導先行挑選的,他本身也是享有盛名的攝影師,憑著直覺與精準的眼光,將具表性的照片任吳建龍與畢展熒嘗試。呼應電影前半段畫面以冷色調鋪陳緊繃關係,「鷹架」與「藍色大帆布」元素更貫穿整部電影,讓畫面籠罩著靛青;後半部則因應母女關係轉折,畫面轉為帶入暖色調呈現,建龍和小畢也緊抓這樣的巧思,在兩款電影海報裡詮釋以剪影與色調,交錯出劇情伏筆。

另外還有一張集結所有卡司的橫式海報,海報設計團隊向我們透露不為人知的秘密,由於構想是在海報製作期時才出現的,並不是每位演員都有拍攝戴著口罩的劇照,這也讓擅長人物合成的畢展熒花了不少時間後製、合成出自然的海報影像。

《瀑布》兩張正式海報,以冷、暖色調及母女剪影交錯出劇情伏筆。(圖片提供 / 吳建龍)
這張集結演員卡司們的橫式海報,有不少人的口罩都是合成加上的。(圖片提供 / 吳建龍)

而海報設計中至關重要的海報字體,在《瀑布》每一款海報上則都都使用由鍾導創立的「甜蜜生活製作有限公司」所製作的「甜蜜字體」。若是鍾孟宏的粉絲應該不難發現,凡是鍾導製作的電影都會出現此字體,「這是導演的堅持,對他來說就像過生活一樣,這個字體會一路排下去,直到他不再拍電影。」小畢說,這個字體予人很有力量、很陽剛的感受,不過卻意外地和這部鍾導首部以女性為主題的電影非常融合,《瀑布》片尾中佈滿整個螢幕的「再會」也是出自這個字體。

雖然創作了好幾版視覺海報,但還是不免有遺珠之憾,在無數張的槍作中,吳建龍私心最愛以電影劇照或禎佑創作畫面為主,且更現代化、更簡約的排版,「雖然電影海報普遍因為商業考量,還是要『大字』呈現,但如果台灣未來能接受用這種風格製作視覺,那我認為也會是向前的一大步。」建龍期許道。

吳建龍分享無數張槍作中的私心最喜愛的遺珠。(圖片提供 / 吳建龍)

問起這幾張海報的人物位置、字體編排是否藏有想傳達的意念,吳建龍直言「沒有」,我們難掩驚訝,他便接著聊到起初設計視覺時,他們也想融入各種元素,但鍾導表示大家看電影海報時根本不會多想,「把感覺做對就好。」聽著導演的建言,他們把自己投射於觀眾的角度,發現確實是如此,「加上看完試片時,我們知道這是一個拍攝場景發生在民生社區的故事,這些場域都是我們以前常工作的地方,自然非常熟悉。」不需帶出劇情核心,只要營造符合的氛圍,這讓畢展熒和吳建龍在創作時,更能將自己投入於劇照的情緒,製作出具有渲染力的作品。

「彷彿回到畢製時光!」
一趟與導演難得的共創歷險

「就像是重回大學時期做畢製一樣,鍾導就像我們的老師。」他們巧妙地形容這次與導演鍾孟宏的合作,不同以往的海報專案都是與行銷團隊討論,過程中需要考量許多商業需求,這回鍾導則是全程參與、親自盯場《瀑布》的海報視覺,現場討論、即時製作,四個人常常不眠不休、在工作室一待就是十幾個小時,「這幾張海報可以說是我們與導演的共同創作。」

回想起這次難得的海報設計經驗,三人笑說,鍾導從不吝嗇稱讚,喜怒哀樂也相當直接,毫不拐彎抹角,除此之外令他們印象深刻的更是他愛家的一言一行,時間一到就會準時中途離席、回家煮飯,就連這部電影的誕生都是出自於太太的一句玩笑話:「你可不可以拍一部從女性角度出發的電影、沒有人死掉的電影?」

最後問起他們,認為海報之於電影有什麼樣的意義?吳建龍不改幽默地笑答,說如果以《瀑布》來說,「海報之於電影,都代表著鍾導極致的影像語言。」要是放眼自身體會和如今經手的海報設計呢?他們當然也有自己深刻的體悟:

「電影有兩個小時,海報卻只會看一秒,它就是一杯最濃的 Espresso。」— 吳建龍

「製作海報時必須將自己安靜地收起,站在觀者的角度才能引起共鳴。」— 畢展熒

Wonder More:

○ 從學藝股長搖身畫面魔法師:台北電影節最佳海報-《怪胎》設計師陳世川,簡單卻不平庸的創作之路
○ 讓色調隱晦呈現畫面中的情緒:淺析鍾孟宏《陽光普照》及《瀑布》裡的色彩學
○ 《瀑布》導演最新力作!離開「中島長雄」是改變的開始:鍾孟宏出版首本文字影像書《我不在這裡,就在往那裡的路上》

Interview & Text & Planning / Avril Chen
Produce & Edit / Irene Lin
Photography / 宋修亞
Photography Assistant / 傅少頴
124
0
0
Total
124
Shares
Share 0
Share 124
Tweet 0
Share 0
Avril Chen
Avril Chen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Related
  • art
  • Artist
  • design
  • DESIGNER
  • feature
  • graphic
  • interview
  • 吳建龍
  • 專訪
  • 氧氣電影
  • 洪禎佑
  • 海報
  • 海報設計
  • 特別企劃
  • 畢展熒
  • 設計
  • 設計師
  • 金馬獎
  • 鍾孟宏
  • 電影
  • 電影海報
Previous Article
  • Art
  • Artist
  • City
  • Event & Exhibition
  • Exhibition
  • Kaohsiung
  • Photography & Art

睽違三年再度登台!聚膠行動 #TapeArt 2.0 前進高雄,從室內貼到戶外、探索膠帶藝術的無限可能

  • Wendy Lin
  • 2022.1.23
View Post
Next Article
  • Art
  • Artist
  • Brand
  • Culture
  • Design
  • Design & Culture
  • Designer
  • Interior
  • Life
  • Life & Style
  • Photography & Art
  • Style
  • Travel & Place

專為新孟克美術館而設計的訂製家具 The Munch Series,置身孟克畫作色彩裡放鬆與沈思

  • 葉 馥瑜
  • 2022.1.25
View Post
Wonder More
View Post

日本簡樸與瑞典極簡的融合-旅行箱品牌 Moln, 以簡約美學陪著你如雲般恣意出行

  • Anais
  • 2022.5.20
View Post

化身壯闊露天劇場、圖書館!浙江廢棄採石場重生為藝文場域,再現千年文化新可能

  • Summer ↟
  • 2022.5.20
View Post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回歸!200 位藝術家、千幅世界作品齊聚,結合 NFT 打造新型態展覽

  • WONDER
  • 2022.5.20
View Post

象徵天空、海洋、氧氣的藍色,也是生存的顏色 − 溫度物所打造植物互動展,「擁抱」後疫情時代的我們

  • WONDER
  • 2022.5.19
View Post

隨身袋著走的迷你咖啡館!拜訪 MORROW Cafe,小眾精品咖啡故事從兒時流連的自家烘豆廠聊起

  • Scarlett Choo
  • 2022.5.18
View Post

一個遙遠國度與另一個遙遠國度相遇,會碰撞怎樣的火花?凝視墨西哥經典攝影,解讀無處不在的思辨與熱情

  • 黃 怡貓 JUNO
  • 2022.5.18
View Post

週間嚼書單|「喜歡」是驅動創意世界的最大力量!日本知名創意人原野守弘的創意必勝心法

  • 黃 羽萍
  • 2022.5.18
View Post

來自隈研吾之子!隈太一設計多功能輕便露營車,收集日本大自然的萬籟之音

  • 木木王
  • 2022.5.18
WONDER 覺誌
  • About
  • Contact
  • Privacy Policy
擁抱未知|探索本質

Input your search keywords and press 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