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WONDER 覺誌
  • WONDER 特企|WONDERer 開採遺忘的照片山
  • WONDER 特企|疫起生活的N種方式
  • WONDER 1OO 計畫
  • Photography & Art
  • Life & Style
  • Design & Culture
  • Event & Exhibition
  • Special
    • Feature
    • Interview
    • Column
    • Collaboration
  • ABOUT
  • CONTACT
WONDER 覺誌
WONDER 覺誌
  • Art
  • Artist
  • Life
  • Life & Style
  • People
  • Photographer
  • Photography
  • Photography & Art

物化自我、與世界直球對決!新銳攝影師 Izumi Miyazaki 以「類梗圖」展示怪誕風格

  • 劉芳柔 LIU JOU
  • 2022.1.04

如果說「厭世代」、「厭世顏」等流行詞彙的出現,是反映人們對時代的內建情感,那我們也不難從當今的影像創作中,覺察這類型的文化語彙。

影像中的少女留著日系經典妹妹頭,在畫面裡從不展露笑顏,新銳攝影師 Izumi Miyazaki 將青春期少女嚮往漂流卻癱軟無力的感受體現於作品中。2012 年,正值 18 歲的她進入到東京武藏野美術大學修習攝影時,利用媽媽留下的膠捲相機開始拍攝,以「未設定」為名,透過影像後製媒合創作主題,在社群平台上堆疊自己的軌跡,掀起一波無釐頭的自拍風潮。

Izumi Miyazaki 早期在Tumbler上發表了一系列以〈無題〉為名的系列照

不追尋自拍給人的既定印象,每一幀影像的主角仍舊是自己,只是她將身體經常性地透過分解與重構,反轉我們對「卡哇伊」的想像。繽紛色調下,塑造出的「類梗圖」風格,隱含的是戲謔與獵奇,彷彿在影像異世界中,讓想像放肆馳騁。

但這並非是本自拍秘笈,我們可以在 Miyazaki 的作品中,發現不少「食物」作為素材,而且通常是「生的」。

〈Taraco 〉2018

「我喜歡食物,我認為我們活著的時候是人,但突然間在死亡的那一刻變成物體,就像食物一樣。」 — IZUMI MIYAZAKI

在〈Tomato〉、〈Human〉與〈Energy〉裡,已不僅是單純地將這些生食安放在畫面中。她的身體像是魚肉般精準地對半切開,抑或是敲開一顆雞蛋頭顱在米飯上。「人死後成為物體的想法讓我感到害怕。」她間接練習敘述生與死的事物,將自己反轉後物化,卻不十分沉悶,這無疑是 90 後對世界的一場直球對決。

Miyazaki 也說起,如果將她比喻為一種食物,會像紫蘇般,通常用作裝飾,來強調主菜顏色。

〈Tomato〉2015
左〈Human〉2015 / 右〈Sesame〉2019

既便影像散發出的語彙是顯而易見的 — 喜劇效果、悲傷與孤獨交織,但 Miyazaki 坦言在創作時,有些影像對她而言是純粹的,沒有過多的訊息希望傳遞,或許如同在她的日常生活中,不斷追尋觀察任何片段、無意義的小事有關,也是這股細膩,造就作品難得的自由。

〈Energy〉2017

Source:numero、sleek
核稿編輯:洪采姍


▶ 本篇文章所引用之圖片來源如文末或圖片附註,其版權均屬於原創作者、公司、品牌、網站、組織或機構。若有任何問題或意見反應,懇請不吝與我們聯繫:[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竭誠回覆及處理。
1
0
0
Total
1
Shares
Share 0
Share 1
Tweet 0
Share 0
劉芳柔 LIU JOU
劉芳柔 LIU JOU

桃園人。影像、繪畫工作者兼混亂思緒集結體。 無法定義生活,只想好好感受生活。

Related
  • Izumi Miyazaki
  • photographer
  • photography
  • 少女
  • 攝影
  • 攝影師
  • 新銳攝影師
  • 日本
  • 日本攝影師
  • 未設定
  • 自拍
  • 食物
Previous Article
  • Culture
  • Design
  • Design & Culture
  • Event & Exhibition
  • Exhibition
  • Life
  • Life & Style
  • Travel & Place

輕輕凝視,沒有光也很奈思!陽明實驗山屋微型展「陽明奈奈」,在寂靜冬夜感受山林蟲鳴

  • WONDER
  • 2022.1.04
View Post
Next Article
  • Art
  • Artist
  • Collaboration
  • Culture
  • Design
  • Design & Culture
  • Feature
  • Illustration
  • Illustrator
  • Life
  • Life & Style
  • Photographer
  • Photography
  • Photography & Art
  • Special
  • Travel & Place

WONDER New Year|持續化為鼓動探索的漣漪!WONDER 2021 特別企劃、專題回顧 10 選

  • WONDER
  • 2022.1.04
View Post
Wonder More
View Post

無家可歸者也有機會負擔得起!美國微型住宅 Tiny Victories 2.0,為無殼族打造理想舒適的家

  • 木木王
  • 2022.6.24
View Post

超越時空界線的角色畫像:寺本愛筆下的虛構與非虛構,在單色世界裡交織相遇

  • Esther
  • 2022.6.24
View Post

當高鐵站化身為美術館!台灣高鐵藝術計畫「寶島隨身聽」於雲林站啟動,沉浸暗夜山林裡的夢幻奇景

  • WONDER
  • 2022.6.24
View Post

攝影與雕塑共鳴,才型塑了它的完整:當孤瘦與詩意交融,空白也會與情欲共存

  • 黃 怡貓 JUNO
  • 2022.6.23
View Post

鋼彈模型的下一步:日本玩具商「萬代」回收塑膠垃圾,打造科幻未來感茶屋

  • 木木王
  • 2022.6.23
View Post

以黑灰勾勒未來想像:WISDOM 攜手日本涼鞋品牌 SHAKA,打造機能、造型兼具的夏日腳上漫遊

  • WONDER
  • 2022.6.23
View Post

夏日經典小白鞋出動!台灣手工皮鞋品牌林果良品,以製鞋職人魂打造輕盈皮革小白鞋

  • WONDER
  • 2022.6.22
View Post

房間的心臟|專訪歌壇鬼靈精林昱君,見見她與她賦予靈魂的布偶們

  • semi
  • 2022.6.21
WONDER 覺誌
  • About
  • Contact
  • Privacy Policy
擁抱未知|探索本質

Input your search keywords and press 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