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五年,徠卡在今(2022)年為旗下的經典機種 M 系列增添新的成員,並命名為「M11」,無論造型設計、i/o輸出 / 輸入端甚至是機身重量,都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到 M11 不僅延續了 M 系列的經典榮光,更為 M 系列增添了一抹過去沒有的俐落。
M11 相機配有獨具特色的三種可變解析度感光元件、更大的 ISO 感光度範圍與簡潔直覺的功能表系統等特色,也使它成為有史以來最為靈活的 M 系統相機。此番在台灣徠卡的協助下,我們獨家訪問了徠卡相機的設計領導 Mark Shipard,透由同樣簡短有力的回答,一起窺探 M11 再創一代銘機風範的幕後故事!
在按下快門的決定性瞬間,找回攝影的意義
五年可以帶來什麼樣的改變?在這五年間,iPhone 已經從首次使用瀏海狀螢幕的 iPhone X,一路迭代至搭載動態島的 iPhone 14 Pro ; 在這五年間,限時動態已經逐漸取代貼文成為社群互動的重點形式,更別提今年逐漸躍升主流的短影音。攝影的意義與觀看影像的形式,在這五年間有了不小的變化。
徠卡 M 相機的出現,於 1950 年代書寫了媒體歷史的新篇章。共同創辦知名「馬格蘭攝影通訊社」的羅伯特 · 卡帕(Robert Capa)、亨利 · 卡蒂爾-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都是徠卡攝影師,徠卡不僅協助他們拍攝優秀的作品,同時也見證了他們的、時代的「決定性瞬間」 ── 為什麼要拍照?拍照是為了什麼?徠卡用 M 系列為當今的攝影風氣下了一個註解。
自 1954 年推出徠卡 M3 起,M 系列就以極致的工藝水準成為不少攝影師可靠的攝影夥伴。(照片來源 / 徠卡提供)
徠卡設計領導 Mark Shipard 自 2010 年起便參與徠卡許多具里程碑意義的產品創作,例如 M9 Titanium、Leica T 和多款極受歡迎的相機。在他長達 25 年的設計生涯中,曾與 Audi、Hermès、Bösendorfer、Chronoswiss、Master & Dynamic 和 Mykita 等許多知名品牌合作,更曾任 Audi 設計領導職務,致力於推動創新的產品概念和合作,而 Mark Shipard 本身注重本質及簡約的設計,也與徠卡向來所堅持的設計 DNA 保持一致。2015 年,他在徠卡創立了內部設計部門,讓「設計」明確地成為品牌的核心競爭力,今年度 M11 的經典傳奇再現,便是以 Mark Shipard 一貫秉持的「俐落」為目標,通過設計與工程部門之間的高水平協作,不斷推進完美解決方案。
「實現更加無縫成型的機體一直是我們設計願望清單上的重要任務,這也使得 M11 各主體部件之間的設計更加現代,我們對這個成果感到非常高興!」— Mark Shipard
徠卡設計領導 Mark Shipard。(照片來源 / 徠卡提供,截自《Leica Camera – M11 Keynote》影片)
以德國工藝追求極致操作體驗,
讓攝影成為一場自我對話的過程
將相機舉到眼前,通過取景器觀察,小心旋轉著對焦環:無論是 1954 年推出的徠卡 M3,或是面向新聞攝影記者推出的 MP 系列中的傳奇 M6,又或是任何 M 系統數位相機,徠卡的旁軸系統一如既往地簡單而精確,數十年來始終提供絕佳的拍攝體驗與出色的圖像品質。
距離第一台M系列相機「M3」推出至今已 70 年,全新徠卡 M11 依然秉持著專注本質、「功能先於形式」的設計理念,有別於眾家品牌逐漸將功能整合進機背螢幕中的選單,M11始終堅持用物理的調整方式,無需調出功能表,透過機背三個按鍵便能調整攝影的四大參數 ── 感光度(ISO)、快門速度、光圈大小,以及對焦距離。比起以演算法來讓影像的曝光維持穩定,徠卡 M 相機體現了攝影師的眼睛、手和相機本身的共生關係,M11 更注重使用者在按下快門前,對於這張照片的想像是如何;比起相機,M11 更像是畫筆畫布、像是創作工具,要讓使用者拍攝的不只是照片,更是一幅作品。
「實際上,M 系列吸引了廣泛的用戶,有從以前的型號升級的長期客戶,也有剛進入徠卡世界的攝影者。作為設計師,我們的目標是盡可能提升所有人的用戶體驗。」 — Mark Shipard
徠卡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優秀的德國工藝水準,而他們們也將非凡的設計與卓越工藝結合於 M11 生產製造中。從最外層的塗層、透光的鏡頭玻璃、掌管決定性瞬間的快門簾上每個螺絲,徠卡團隊透露,每個現代旁軸相機在堅持手工組裝的製程下,大約要組成 1,100 個零組件、耗時 14 小時以上的時間,為每一個專注攝影的創作者,打造值得信賴的創作夥伴,我們也好奇M11 問世前,做了哪些耐久性測試?Mark Shipard 答道:
「M11 採用非常堅固的金屬外殼製成,我們對每個操作元件都進行了非常深入的測試,以確保相機的使用壽命,讓 M11 成為可以世代相傳的相機。」— Mark Shipard
設計領導 Mark Shipard 與徠卡設計團隊討論 M11 的設計構想與結構。(照片來源 / 徠卡提供,截自《Leica Camera – M11 Keynote》影片)
照片來源 / 徠卡提供
繼承徠卡精神,融合現代技術,再創一代經典
2022 年推出的徠卡 M11 相機續寫 M 系列的光榮歷史,繼續以旁軸相機為原型,並推出黑色與銀色版本。兩者皆以合成皮革包覆,黑色版配有鎂鋁全金屬機身和特製防刮傷塗層,機身重量較銀色版輕上 20%;銀色版則採用鎂和經典黃銅製成,為喜愛老徠卡的朋友提供熟悉的一款選擇。
而畫質上,這一代 M11 的解析度更進步至 6,000 萬畫素,為目前徠卡全系列中畫素最高的機種,採用了新款 Maestro III 處理器以加強影像處理速度,並搭載三種可變解析度技術的全片幅背照式 CMOS 感光元件,可選擇以 DNG 和 JPEG 兩種格式,拍攝 6,000 萬、3,600 萬或 1,800 萬像素三種不同解析度的圖像。在機身操作方面,M11 搭載實體快門、ISO轉盤,以及一枚後滾輪,配置簡潔,甚至無需開機就能做好三大參數的調整,或者也可以轉至「A」交由機身測光決定。操作鈕有機頂的快捷鍵以及機背的四向鍵,使用者可以透過手動轉盤調整,化繁為簡,讓攝影師得以專注在最純粹的攝影創作中。
徠卡 M11 搭載實體快門、ISO 轉盤,以及一枚後滾輪,配置簡潔,甚至無需開機就能做好三大參數的調整,或者也可以轉至「A」交由機身測光決定。(照片來源 / 徠卡提供)
在使用者介面的部分,M11 也與徠卡 SL2 和 Q2 的功能表結構趨向統一,Mark Shipard 聊道:「使用者介面在顯示圖像和可用性方面都更加清晰,這建立在 SL2 和 Q2 系列使用者介面上所看到的演變之上。 FN 按鈕的可用性也會為用戶們帶來更多的靈活性。」伴隨著徠卡 M 系統相機的革新,徠卡開發了許多全新配件,像是在設計和功能上與 M11 完美相容的新款外接式 Visoflex 2 電子取景器,便於調節屈光度,還有 90 度翻折功能,「這是拍攝體驗的重大升級,它的金屬外殼堅固耐用,而且可以保持 45 度鎖定,使用起來非常方便。」而在為 M11 設計的配件中,另一個讓他相當喜愛的是相機保護皮套,「我們特別改進了保護皮套的設計,它們在功能精準度和手工製作特性之間取得了很好的平衡!」Mark Shipard 分享。
而 M11 的研發過程中,有大半時間都在疫情期間,問 Mark Shipard 和徠卡設計團隊在研發時是否有因此面臨困難,他反而給了意想不到的回答:
「徠卡的產品開發過程是產品管理、技術和設計之間的持續對話。過去幾年的疫情帶來了意想不到的積極影響,那就是組織裡的人員和團隊迅速適應了新工具和流程,從而加強了這種協作。」— Mark Shipard
伴隨著徠卡 M 系統相機的革新,徠卡開發了許多全新配件,Mark Shipard 個人非常喜歡改良的新款保護皮套。(照片來源 / 徠卡提供,截自《Leica Camera – M11 Keynote》影片)
在這個因圖像氾濫而飽受詬病的時代,在資訊洪水中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錨點顯得非常重要,徠卡相機不僅僅象徵了一門工藝、一種職業或一種愛好,它更展現了一種激情和欲望。情感價值不應被低估,在轉瞬即逝的時尚和潮流中,正是這種情感價值定義並延續了徠卡傳奇的地位,一如 Mark Shipard 對於 M11 的詮釋:
「標誌性的、永恆的、令人嚮往的。(Iconic, Timeless, Desirable.)」— Mark Shipard
德裔法國攝影師 Gisèle Freund 曾提到「拍攝照片用的是眼睛,而不是相機」,也就是說,作為拍攝者、作為攝影師,應該能隨心所欲地捕捉令人悸動的當下,信任自己的設備。而 M11,就是值得信任的那個夥伴。
Wonder More: ○ 徠卡相機又一新里程碑:M11 相機全新登場,帶領你我沉浸 Leica M 帶來的奇幻之旅 ○ 不論遇到什麼事,「燃燒」其實都滿美的吧-攝影師黃俊團親解個展,燃燒自我探尋影像真諦 ○ 限定販售最後倒數!徠卡 Q2 旅行者套組,相機、皮質配件讓你用攝影暢遊各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