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WONDER 覺誌
  • WONDER 特企|WONDERer 開採遺忘的照片山
  • WONDER 1OO 計畫
  • Photography & Art
  • Life & Style
  • Design & Culture
  • Event & Exhibition
  • Special
    • Feature
    • Interview
    • Column
    • Collaboration
  • ABOUT
  • CONTACT
WONDER 覺誌
WONDER 覺誌
  • City
  • City
  • Culture
  • Design
  • Design & Culture
  • Designer
  • Event & Exhibition
  • Exhibition
  • Life & Style
  • People
  • Style
  • Taipei
  • Travel & Place

Bluerider ART 雙館聯合展出挪威藝術家巴赫里個展「縫合 Sew up」,以布料作為溝通的語言探討情感羈絆、社會期待與孤立議題

  • WONDER
  • 2022.12.03

Bluerider ART 2013 年由 Elsa Wang 王薇薇女士創立,以百年前衛藝術家 Wassily Kandinsky 康丁斯基 Der Blaue Reiter(The Blue Rider 藍騎士)命名,延續以不同風格形式,共同表現心靈為上的主張,長期代理推廣前衛獨特國際當代藝術家,呈現藝術科學結合的傾向。Bluerider ART 即日起至 12 月 11 日於台北敦仁、仁愛雙館聯合展出 「縫合 Sew up」代理挪威藝術家卡里.安妮.赫勒伯格.巴赫里 Kari Anne Helleberg Bahri 亞洲首個展。此次個展為 Bluerider ART 首次展出織品藝術(Textile Art)。

巴赫里 Bahri 畢業於挪威奧斯陸國家藝術學院服裝設計,自小在充滿創造力的環境長大,跳脫典型挪威極簡風格,承續北歐憂鬱冷冽的氣質,作品融合服裝工藝,利用舊衣、碎布、殘片織品,混亂中透過解構、縫合、再造,賦予作品新意象,以中性色彩的織品藝術探討當下社會集體的限制、期待、秩序、孤立議題,形成個人獨特風格。曾於挪威 Kunstmuseet NordTrøndelag、斯洛伐克 Danubiana Meulensteen Art Museum 等美術館,及丹麥 Socle Du Monde 雙年展展出,作品由 Kongsberg Municipality、Den Norske Husflidforening 等機構永久收藏。

巴赫里 Bahri 童年因家境不富裕,裁縫師的母親常以舊衣物等易取得的布料材質進行設計,化腐朽為神奇,深深影響巴赫里 Bahri 對於織品興趣,驟逝的父親令她陷入孤立沈默、自我懷疑、感覺身體被牢籠所困,而唯有透過將碎片舊布、織補縫合再創造的過程,才找到可以發聲的方式。母親對她是媒材的啟發,而父親意象則反覆出現在她的創作內容中。她曾表示:「我運用衣服和布料做為溝通的語言,解放它們包裝身體的功能。」織布,有溫度的材質,衣物作為遮蔽身體的物件,與個人肌膚有著最親密的接觸,一旦新衣穿過之後,就不再是全新狀態,個人的心智狀態與情緒,都會在衣物上留下時間痕跡,它是自我私密的對話,同時也是個人對外標誌著自我於社會中的形象。

巴赫里 Bahri 善用手工縫製方式,與收集來的織布長時間相處,發掘纖維的細節,通過天然的棉、麻、毛料材質,選擇白色或中性色彩呈現,認為藝術通常呈現生命中較沈重的層面,使用中性色彩可以不被愉悅或悲傷的情緒干擾影響,可以解放禁錮的身體,跳脫自我設限的困境,進而創造獨一無二的生命故事。以織線為畫筆,創作探討當下社會群體的限制(Limitations)、秩序(Restrictions)、期待(Expectations)、孤立(Isolation)等議題,藉由現成物的混亂、被拋棄、瑕疵、腐朽、不完美的重新詮釋再造,提供觀者跳脫自我圈圈,立於客觀位置反思記憶經驗,從這樣的位置激發「過去我是誰」、「未來我是誰」、「我可以成為誰」的自我對話、思辨認知和妥協的過程。

二十世紀的織品藝術(Textile Art),藝術家運用纖維的韌性及織物連結身體的親密感,表現自身的立場,並與傳統的編織工藝做出區隔。德裔美國藝術家安妮・亞伯斯Anni Albers, 是第一位打破藝術與工藝界線的藝術家,她利用織品纖維的特性讓天然材料、合成線、金屬塑料融入掛毯作品,研究畫面的幾何佈局與畫面平衡,美國藝術家茱蒂絲・史考特Judith Scott以織品纏繞包裹作品聞名,創造一系列的日常生活的物件,鑰匙、塑膠管或購物車,線性圍繞狀態暗示著儀式與遊戲的過程。當代日本藝術家塩田千春 (Shiota Chiharu),以毛線及現成物組成的裝置藝術,帶領觀眾體驗人生的旅途,並將死亡的恐懼完整記錄下來。巴赫里 Bahri的作品,則有別於將編織作為個人生命的經驗再現,以舊布痕跡、手工縫線、縫合時間碎片,對抗社會共同體價值觀對單一個體影響,有著更為深刻細膩的詮釋。

這次在 Bluerider ART 登場「縫合 Sew up」卡里安妮赫勒伯格巴赫里(Kari Anne Helleberg Bahri)亞洲首個展,亦是 Bluerider ART 首次代理、展出織品藝術(Textile Art),展場聯合台北敦仁、台北仁愛雙館,將展出其歷年來的系列代表作品,從牆上到大型集合裝置。展名「縫合 Sew up」具多重意涵:外在現成織品的纖維解構與縫補,內在喚起個人時間碎片記憶的共感,並對單一個體在整個社會群體中關於限制、秩序、期待、孤立的對抗與和解。

台北敦仁展出作品 Circus(2017)如童年記憶中父親工作時著裝的小丑裝,也是馬戲團帳篷,勾起人前歡樂人後悲苦、笑中帶淚的共感經驗。作品 Inception(2016)選用舊麻布袋縫製而成,暗喻懷胎過程的辛苦與新生的喜悅。作品 Sleep Tight(2014)將衣物束縛在盒中,一方面呈現身體受包裹的安全感,一方面也形成限制身體的無形框架。作品 General People(2013)則用各式不同的襯衫及外套組合的群體,表現社會集體的心理狀態,看似可愛的造型背後隱含質疑的反差。而台北.仁愛展出作品 Garment Bags(2016),由 80 件衣架衣袋 組合,向著同一個方向整齊排列。人們對於什麼時期應該做什麼事有著共同的 觀點,進而觸發某種期待亦是限制,表現其實人都害怕被孤立,也為符合社會 期待而遵守秩序。

巴赫里 Bahri 以織品藝術(Textile Art)作為說故事的媒介,表面上操作舊衣、碎布、殘片織品等混亂元素,實則深入解剖衣物痕跡的記憶溫度,與深刻的內心世界所隱藏的心理狀態,透過創作呈現喜怒哀樂情緒的人性微縮,她的藝術是批判性的和解,同時也是對於靈魂深處的關懷。

卡里.安妮.赫勒伯格.巴赫里 Kari Anne Helleberg Bahri 亞洲首個展「縫合 Sew up」 

展期:2022. 10.8 – 2022. 12.11
地點:
► Bluerider ART 台北.敦仁(台北市大安區大安路一段 101 巷 10 號 1F)
► Bluerider ART 台北.仁愛(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四段 25-1 號 10 樓)

照片提供 / Bluerider ART
文字整理、編輯 / Avril Chen

6
0
0
Total
6
Shares
Share 0
Share 6
Tweet 0
Share 0
WONDER
WONDER

Wonder everyday,everywhere.

Related
  • Bluerider ART
  • Kari Anne Helleberg Bahri
  • Sew up
  • Textile Art
  • 仁愛
  • 卡里.安妮.赫勒伯格.巴赫里
  • 台北
  • 展覽
  • 挪威
  • 敦化
  • 縫合
  • 織品藝術
  • 藝術家
Previous Article
  • Art
  • Artist
  • City
  • City
  • Culture
  • Design
  • Design & Culture
  • Designer
  • Event
  • Event & Exhibition
  • Exhibition
  • Life
  • Life & Style
  • Photography & Art
  • Travel & Place

富士山腳下的紡織產地-富士吉田市、布的藝術祭 FUJI TEXTILE WEEK 2022,兩大主題展、五大看點展現日本絕美工藝

  • WONDER
  • 2022.12.02
View Post
Next Article
  • Brand
  • Design
  • Design & Culture
  • Designer
  • Gadget
  • Life
  • Life & Style
  • Style

這款叫「好喝」的杯子真的好喝!杯身與吸管一體成型,hó-lim 獲日本 GOOD DESIGN 設計獎青睞

  • WONDER
  • 2022.12.03
View Post
Wonder More
View Post

將陽光攬進家裡的開放格局住宅:日本建築工作室 Kiri Architects 以空間展開對話,帶動起家的情感聯繫

  • Anais
  • 2023.2.06
View Post

睽違 23 年,2023 台灣燈會在台北!主視覺概念、四大展區、《光鑰未來》預約觀展、光展區藝術入店地圖完整攻略

  • WONDER
  • 2023.2.04
View Post

致敬唱片美學!日本純白極簡 CD 播放器「Instant Disk Audio CP1」正式登台,三大亮點打造兼具實用與風格的音樂夥伴

  • WONDER
  • 2023.2.02
View Post

有點俏皮,有點性感:用椅子讚揚女性身體美學,Lara Bohinc 設計手工桃子椅

  • 木木王
  • 2023.2.01
View Post

用香氛為新一年的生活加分-My Fragrances 推出「天然香氛蠟塊」與沉浸快閃空間,為日子更添時髦儀式感

  • WONDER
  • 2023.1.30
View Post

閉上眼還盪在耳邊的年終回味|這場夢很美,先別急著醒來:回顧「大象製夢所」沉浸式演出,只有大象體操才能超越大象體操

  • 洪采姍
  • 2023.1.27
View Post

年節假期升級有禮!Sony 祭出年終優惠,加碼發佈 1 月新品、重磅計畫宣告 2024 年登場

  • WONDER
  • 2023.1.26
View Post

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周邊這樣玩!結合大毅老爺行旅「旅人背包城市遊程」,用慢速深度遊魅力街廓

  • Irene Lin
  • 2023.1.26
WONDER 覺誌
  • About
  • Contact
  • Privacy Policy
擁抱未知|探索本質

Input your search keywords and press 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