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WONDER 覺誌
  • WONDER 特企|WONDERer 開採遺忘的照片山
  • WONDER 1OO 計畫
  • Photography & Art
  • Life & Style
  • Design & Culture
  • Event & Exhibition
  • Special
    • Feature
    • Interview
    • Column
    • Collaboration
  • ABOUT
  • CONTACT
WONDER 覺誌
WONDER 覺誌
  • Art
  • Artist
  • Brand
  • Culture
  • Design
  • Design & Culture
  • Designer
  • Gadget
  • Interview
  • Life
  • Life & Style
  • Photography & Art
  • Special
  • Style

將日常風景揉進土裡-專訪「野火製陶」主理人 Jea,一窺陶土樸拙而多變的表情

  • Summer ↟
  • 2022.10.18

因為一場肆虐許久的疫情,我們多了許多與自己相處的時光,不僅連帶改變了生活模式和休閒娛樂,同時也催生出不少創作契機。表面有鐵器般的質地,時而龜裂,時而點綴潑墨,「野火製陶」即是自疫情爆發之後,主理人 Jea 解放自我想像力的重要途徑。她回想雙手第一次碰觸到陶土的剎那,笑說就像是遇見了生命中的靈魂伴侶,自此一心將目光集中在陶藝創作上。

雖然樸實,卻擁有意想不到的潛能

談起創作,Jea 說從小就喜歡畫畫,儘管母親希望她可以專心拚升學考試,她仍偷偷地報考美術科系;自陳有一顆老靈魂的她,大學選擇主修古典油畫領域,畢業後則接觸藝術行銷工作,還特地前往英國攻讀策展碩士學位,不過她說:

「雖然畢業後的十幾年來一直想探索更多可能,不過內心深處知道,能促使我前進的動能,還是創作。」— Jea

由於工作關係需要大量接觸展品,加上喜歡收藏茶或咖啡相關的生活道具,她發覺自己對立體作品逐漸產生好感,尤其是以「陶」為媒材的創作,不僅充分保留了陶原始的生命力,最終還會根據釉藥和燒成方式呈現不一樣的表情,天然卻擁有各式各樣潛在可能的模樣,十分迷人。

映入眼簾的都可能成為靈感

於是,在生活被疫情打亂之際,Jea 終於有機會在自家附近的陶藝工作室學陶,探索陶藝博大精深的世界,「大概是手一觸摸到土的瞬間,就覺得是它了!」她形容自己對捏陶是一見鍾情,在向老師學習基礎技法後,彷彿陷入一種著魔狀態,很快就陸續購買了轆轤和電窯,搭配著陶藝教學書籍每天在家練習,接著就一路捏到今天。端看野火製陶的作品頁面,可能會以為 Jea 是從製作園藝盆器起家的,但其實她最初是由生活陶著手,而多年來藉著平面繪畫確立起的美感與技巧,也都化為她勾勒及上釉的手感。

至於是如何從生活陶轉變為現在以盆器為主的創作呢?Jea 說這全都多虧於一位眼光獨到的客人。那位客人向她表示很喜歡野火所製作的生活陶,但也很期待工作室嘗試製作盆器,「我記得他給我參考的是哥吉拉玩具的皮膚,後來我就開始拿各種手邊有的工具嘗試,漸漸發現箇中樂趣。」透過研究市面上盆器的造型及樣式,Jea 試著在盆器上表現肌理效果,不只過往油畫創作時使用的潑灑技法幻化成了眾多熟客喜愛的潑墨系列,早餐敲出裂痕的水煮蛋蛋殼、住家社區的羅馬柱等再普通不過的日常風景,也都經由她的手形塑出另一種視覺感受。

「做藝術陶的好玩在於可以『野』,如果是生活道具的表面,首先必須思考表面使用、清潔的實用性,但盆器反而能解放我的想像力,我可以盡量實驗和雕刻、觀察肌理營造和釉色變化,慢慢從中建立自己的風格。」Jea 認真思索一番,突然意會到,或許是因為傾向自然的釉色、不喜歡太多人為干涉的痕跡,讓她的作品較能恬靜、沉穩地融入於家中各個角落,沉穩又不至過於搶眼。

自認習陶之路還不夠久的 Jea,目前身兼創作、經營平台和客服的身分,而她在 2022 年春季、秋季參加以植物為主題的市集「新植式」以來,已經獲得了許多支持與迴響,所以即使再忙再累,她仍甘之如飴。延續這份熱情,Jea 希望有朝一日能將品牌化為實體空間,讓大家一邊賞盆,一邊使用她製作的茶道具品茶,「也許還可以做一些有趣的課程!」提到未來,她藏不住如孩子般滿心期待的笑容,比手畫腳地暢談要如何與陶這個靈魂伴侶,一起攜手走下去。

Wonder More:看更多 #疫情時代創作 
照片提供 / 野火製陶
Interview & Text / Summer Wu
Edit / Irene Lin
1
0
0
Total
1
Shares
Share 0
Share 1
Tweet 0
Share 0
Summer ↟
Summer ↟

現為自由編輯。喜歡散步,或在無人知曉的地方找到樂趣。e-mail:[email protected]

Related
  • art
  • Artist
  • interview
  • 創作
  • 專訪
  • 疫情創作
  • 疫情時代
  • 野火製陶
  • 陶器
  • 陶藝
  • 陶藝家
Previous Article
  • Book & Mag
  • Design
  • Design & Culture

週間嚼書單|好想知道後續,拜託繼續寫下去!明明是一本「不存在的書」,卻壞心勾起讓人閱讀的欲望

  • 黃 羽萍
  • 2022.10.18
View Post
Next Article
  • Art
  • Artist
  • Brand
  • Design
  • Design & Culture
  • Designer
  • Event
  • Event & Exhibition
  • Gadget
  • Life
  • Life & Style
  • Photography & Art
  • Travel & Place

本週末矚目登場!2022 島作「陶作集」市集:心念的形狀,以生活器皿探索心與手的相互關係

  • WONDER
  • 2022.10.19
View Post
Wonder More
View Post

踏入神祕地下室的同時,也嚐了一座讓感官放大的森林:質感酒吧 unDer lab「微觀森林 3.0」2023 春夏套餐式酒單限期體驗

  • Irene Lin
  • 2023.6.07
View Post

奧山由之最新攝影集《windows》6 月發行!首番使用數位相機拍攝,描摹毛玻璃下的東京在地人群像縮影

  • WONDER
  • 2023.5.29
View Post

集結台灣、澳門逾 80 所校系!2023 ARTOGO 線上畢展「NOW LOAD!NG」正式開展,首度串連《書上設計展》延續「不落幕」展出生命力

  • WONDER
  • 2023.5.29
View Post

以裸體寫真作為昨日遺照:不食人間煙火的透明系裸模兔丸愛美

  • every little d.
  • 2023.5.28
View Post

這顆小小的咖啡膠囊,竟然濃聚著手沖精華!Nespresso 創新復刻手沖咖啡的講究,「專家盲測品鑑組」限量同場加映

  • WONDER
  • 2023.5.27
View Post

來吃一頓「不速一般早餐」的早餐!讓燕麥奶開啟早點新想像,OATSIDE 聯手「好初早餐」限時推出聯名餐點

  • WONDER
  • 2023.5.26
View Post

房間的心臟|專訪音樂人詹森淮:在生命的時間之河裡流動,蛻變為嶄新的形狀

  • semi
  • 2023.5.24
View Post

即便過了許久,底片還是能將你帶回按下快門的那一瞬間:與森寫真機店的午夜閒談

  • every little d.
  • 2023.5.23
WONDER 覺誌
  • About
  • Contact
  • Privacy Policy
擁抱未知|探索本質

Input your search keywords and press 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