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作為台灣重要玻璃產地,每兩年一度的重頭戲「新竹市玻璃設計藝術節」,先前才釋出令人期待的主視覺,藉由以網點組成的物體型態,呈現穿透感與透明感,排列出宛如翻閱透明百科全書扉頁的動態感,而這場玻璃盛宴如今終於在中秋連假正式開幕,將於 9/9(週五)~9/25(週日) 在新竹公園展開!
2022年「新竹市玻璃設計藝術節」將視角聚焦回玻璃本身,以「透明大百科 GLASSPEDIA」命名,取其「透明」物理特性,貫穿四大主題展館 / 活動:兩大展館「透明大百科」、「透明博物館」,以及互動藝術裝置「透明苑」、循環市集「透明市集」,從科普小知識到生活大世界,帶領觀眾穿透玻璃的光譜,一同閱讀承載著百種玻璃樣貌、近百年玻璃產業、性格百樣工藝創作的「大百科」。
四大主題展館與活動,
輻射生活百態、找回玻璃榮光
本屆新竹市玻璃設計藝術節由新竹市政府主辦,無氏製作負責人吳孝儒(Pili Wu)擔任專案總策劃、W 春池計畫創辦人吳庭安(TA)擔任總策展顧問,這一次的「透明大百科」主題館與「透明博物館」特展館,各自將展出趣味的玻璃科普知識,與國內外經典玻璃工藝作品;廣場中央設置 5G 科技藝術裝置「透明苑」,帶來如煙花綻放的沉浸式聲光互動展演;「透明市集」則與由春池玻璃「W 春池計畫」籌備的全新企劃「透明祭__Galas」合作,邀請到在地人氣品牌共同串連,於活動期間全面推動使用玻璃器皿,將永續循環理念融入市集,並搭配重磅音樂嘉賓的「透明迪斯可」DJ Show,在週末假期為大家帶來玻璃知識與展覽旅遊兼具的豐富行程。
Photography / Irene Lin
本屆新竹市玻璃設計藝術節專案總策劃-無氏製作負責人吳孝儒(左)、總策展顧問-W 春池計畫創辦人吳庭安。(Photography / Irene Lin)
同時擔任總策劃與視覺統籌的吳孝儒過去主修工業產品設計,對「材質」始終相當著迷的他,多年來致力在「型隨在地」的核心與研究,他表示:「玻璃之於新竹有許多重要的意義,將近 30 年時間結合玻璃產業、工藝師持續重複地投入心力,而身為設計產業的工作者,更深刻體會玻璃材料在日常中的無所不在,反思著如果少了玻璃的生活,將會是什麼樣貌?」
「新竹是少見對一個材質有如此執著的城市。這次展出的展品多數來自日常可見的器物,而『百科』主題就是希望找回『透明』在生活中的存在感,邀請大家用不同觀點理解『現實生活中的理所當然』」、理解生活中時無形材料的故事。」— 吳孝儒
他期望透過這次展覽主軸從「以最小的玻璃單位為核心,輻射出生活的百態」出發,如同活動主視覺設計概念,以一個個微小而精密結合的網點,象徵玻璃的原料矽砂「SiO2」,以近百件玻璃展品/藝品,帶我們從微觀到巨觀,從手工藝製品到工業產品,從工業時代跨入網際網路時代,探索玻璃在日常裡的各種可能性,讓 Si 與 O2 這樣生硬的化學符號轉化為生活熟悉的夥伴。
特別的是,有別於過去展覽經常以設計師、工藝師的角度說玻璃的故事,吳孝儒這回特別設計希望讓玻璃透過展品、藝品,說自己的故事。展覽也以擬人化語言、更為貼近的視角,讓人了解玻璃是可循環再利用的材料,能夠分解與再次重組,特別規劃讓展覽出入口在同一位置,呼應玻璃的循環圈,當參觀者們看完展覽來到終點時,也是重新認識玻璃的起點。
照片提供 / 新竹市政府
絕美 20 噸玻璃山、透綠玻璃藤蔓瀑布!
「透明大百科」以互動科普玻璃知識,從無感到有感,找回玻璃與生活間的存在感
為提供完整的觀展經驗,主題館「透明大百科」特別設計展覽互動環節,入口處,由三虎映製所與當若藝術科技攜手設計 LED 互動牆,讓參觀者走入展館瞬間,便能在 LED 螢幕上看見自己的形象被分解成玻璃分子。展內區奪人目光的是由空間總統籌彡苗空間實驗呈現的「移山計畫」,以近 20 噸重的循環玻璃、人工堆疊出一座絕美的玻璃山景,在展場中央重現對擔任總策展顧問的吳庭安來說是在自家春池玻璃日日都有的日常光景、卻是一般人難以親眼見到的玻璃分解原型。
三虎映製所於主題館「透明大百科」入口處特別設計展覽互動環節,由與當若藝術科技攜手設計 LED 互動牆,讓參觀者走入展館瞬間,便能在 LED 螢幕上看見自己的形象被分解成玻璃分子。(照片提供 / 新竹市政府)
環繞著這座玻璃山,則是其它在展場展出近百件玻璃製品,兩相對照,觀眾得以從被打碎的「玻璃的原貌」循序漸進地看到最終端產出的「玻璃成品」,同時也以「光學一化學一日用一質變一形塑一建築」的光譜排列,展示玻璃如何以「透明」看不見的「無形」力量支持生活日常,讓大家從無感到有感,找回玻璃與生活之間的存在感。觀展時可以加入「透明大百科 GLASSPEDIA」 LINE 好友獲取展覽資訊介紹,將有興趣的展品代號輸入 LINE ,就可以逐一典藏自己的透明大百科,獲得豐富又趣味滿滿(頁面設計還很美)的玻璃知識!
照片提供 / 新竹市政府
「透明大百科」透過科普知識,以玻璃分子(SiO2 二氧化矽)作為最小單位,將玻璃的物理特性作為百科索引,輻射出近代玻璃存在於我們生活中的樣貌百態。整體展場以玻璃纖維帷幕打造透明流動感,穿梭其中彷彿翻閱一頁頁的透明書頁,並在四周交錯的互動聲音中,體驗彷彿被百科灌注知識的情境感;展區也由負責文案編輯統籌的 RE:LAB,為玻璃整理出「精準、包容、流動、絢麗、厚實、安定」六大物理特性,並切合主題地以「CHAPTER 索引」 方式區分為「透明+精」、「透明+用」、「透明+形」、「透明+絢」、「透明+穩」、「透明+測」等六個展區,再由同樣負責文案編輯統籌的接下來工作室藉由深入淺出的展覽論述,引領觀眾理解大百科的核心焦點,本展更首度邀請到玻璃品牌台灣康寧、台玻企業、華夏玻璃、琉園、東光玻璃等同台參與本屆玻璃設計藝術節展出。
Photography / Irene Lin
其中「透明+形」展區,由一直以來以「脫蠟鑄造」琉璃工藝驚艷西方的琉園玻璃與向罕設計合作,結合仿生流體與琉璃工藝,運用玻璃輕易塑型的「流動」特性,打造出融合自然有機紋理及流動般漸層色彩的透明雕塑作品。
「透明+形」展區(照片提供 / 新竹市政府)
新竹市竹塹玻璃協會、新竹市風城藝術玻璃作家協進會,則攜手 messagingleaving 新銳藝術家 張家翎,突破往例地讓兩個協會的藝術家、工藝師合作,用藝術工藝與技法,交織出嶄新的玻璃裝置,在「透明+絢」帶來〈如同原野〉的共創作品,外型既如蘊含著旺盛生命力的藤蔓,也像如創意與傳承源源不斷般的瀑布意象,成為在展場中與玻璃山相呼應的美麗存在,創造玻璃各種「絢麗」的瞬間。
張家翎透露,〈如同原野〉作品由 6 位玻璃師傅手工打造數百個有著勾體結構的玻璃元件,每個人的手勁、個性都不相同,誕生的作品自然皆是獨一無二,他們甚至可以從中認出哪些是自己做的、哪些不是,她邊說邊笑著,「有師傅特別喜歡聊天,如果那天剛好有一起聊天,就會做得特別好!」
而以生產「安定」特性的燒杯、培養皿為主的新竹在地東光玻璃儀器企業,也是支持台灣各大學化學實驗室研究工作的重要後盾,這次在「透明+測」展區中,跨界與「曖曖。內含光實驗室」合作實驗香氛,讓人能一次在透明容器與生活風格裡感到安心與療癒。
Photography / Irene Lin
一場承載過去、現在及探索未來的工藝展演:「透明博物館」搜羅橫跨 10 國、超過 40 種玻璃設計品及金玻獎精采之作
另一主題展館「透明博物館」則以玻璃製作「過程」為策展核心,並以過去、現在、未來三個時間節點,打造出三大展區。入口廊道的「勿忘榮光」敘說台灣過去 60、70 年代新竹的玻璃榮景;「金玻光芒」展區則展出本屆金玻獎精彩得獎作品,金玻獎是台灣目前唯一專屬玻璃藝術創作的獎項,包括各類首獎莊雅雯的「破蛹」、廖文敬的「風之聲」、楊水源的「half full half empty」等共計 21 件作品,充分體現玻璃工藝之美。
照片提供 / 新竹市政府
照片提供 / 新竹市政府
最後是「當代透明生活」展區,搜羅橫跨 10 個國家、超過 40 種玻璃設計品,展出國外設計師原作。從創意、品牌、設計、製造、產業推廣等多項維度,並結合新竹市文創產業輔導成果,想像玻璃在當代生活型態中可能的樣貌。參展品牌如台灣琉園與英國設計師 Michael Young 共同製作的系列作品,還有國際品牌如德國 ClassiCon、Pulpo,及愛爾蘭 J.HILL’s Standard 等經典作品,期望跳脫過往純粹工藝技藝的展現,以不同視角了解玻璃工藝如何融入當代生活風格,更將特別規劃系列論壇,歡迎對玻璃工藝有興趣的大眾參與,論壇資訊請密切關注 無氏製作官方 Facebook 。
照片提供 / 新竹市政府
擴散水藍色的透明循環漣漪!
以玻璃幣串聯,來場不一樣的「透明市集」
作為與「透明祭__Galas」結合的活動,「透明市集」以玻璃主題為核心,串聯新竹旅遊與在地店家的或者工藝櫥窗,集結工藝、設計、美食品牌加入市集行列,導入善待環境的意念,邀請參與的人以隨身攜帶環保餐具、餐袋,減少使用一次性餐具,或於現場租用可重複使用之玻璃器皿來共同響應。春池玻璃還特別為本活動串聯在地店家流通限定發行的玻璃幣,每個價值等於台幣 100 元,可依照每個攤位規則兌換使用,讓透明市集帶領眾人一同實踐永續。
「透明市集」每個週末將精選近 30 家透明感品牌參展,如新竹在地品牌墨咖啡、新竹柿染、春室等,以及台灣人氣品牌一百種味道、芳華選物、自愛等等,都會來到現場共襄盛舉,想喝點小酒也有不容錯過的亞洲 50 佳酒吧 Draft Land 與臺虎精釀。在市集享受吃喝玩樂的同時,現場將有李英宏、林貓王、雷擎、秋波、洪申豪等重磅音樂嘉賓,帶來「透明迪斯可」DJ Show,播放一首首「透明系 playlist」,一起度過水藍沁涼的漫漫秋日。
照片提供 / 新竹市政府
玻動你的心!
「透明苑」互動燈光煙花秀於新竹公園綻放
新竹公園廣場中央,由偶然設計與黑川互動媒體藝術合作呈現的「透明苑」藝術裝置,結合在地工藝師手工吹製的 300 顆玻璃,搭配活動特別設計的玻璃感樂曲,帶來聲光互動沉浸體驗的玻璃燈光秀展演。活動期間傍晚 5 至 8 點整點時刻,明暗奔放的燈光便開始隨著節奏舞動,彷彿一場煙花秀,讓大家用雙眼捕捉秋季慶典的美景;裝置更結合 5G 科技,讓參觀者可以透過專屬 APP 互動介面,對著手機吹氣即能吹製出專屬自己的玻璃形狀,製作完後向著手機許願,還能發散出專屬的祈願玻璃光,快快拍照留念,讓燈火流淌成為心中暖光。
「在台灣 60、70 年代,家家戶戶都曾經穿線代工聖誕燈泡,是新竹人們小時候共同記憶,當年台灣新竹玻璃產業占全世界出口近七成。這次展覽期待透過設計產業、工藝師、合作單位、國際級玻璃品牌難得的同台展出,把玻璃的永續循環特性帶到眼前、傳遞永續理念,期盼重現當年新竹玻璃榮景。」— 總策展顧問 吳庭安
今年是聯合國首次以特定素材作為主題,將 2022 年訂為「國際玻璃年」,也為「2022新竹市玻璃設計藝術節—透明大百科 GLASSPEDIA」增添更多話題與亮點。為期一個月的活動,不僅希望以玻璃「百科」,映照出「新竹」產業的生活「百態」,也讓新竹人重新找回對玻璃的重視,讓更多台灣人,為新竹玻璃在世界上的重要性感到驕傲。到訪新竹閱讀風城的產業與人文的故事,一起穿透玻璃的光譜,感受玻璃風動的魅力吧!
▌2022 新竹市玻璃設計藝術節—透明大百科 GLASSPEDIA ○ 活動時間:2022/9/9(週五)~9/25(週日) ○ 活動地點:風 livehouse、新竹市玻璃工藝博物館、新竹公園 ○ 開放時間:平日 09:00-17:00、假日 09:00-20:00 ○ 票價:全票 50 元、優惠票 30 元(新竹市民、年滿 65 歲以上及 6 歲以下、身心障礙者等為免費入場) ○ 其他相關時刻: ▶ 透明苑:燈光秀-展覽期間每天傍晚5至8點,整點時刻 ▶ APP互動許願活動-展覽期間每天傍晚5至10點 ▶ 透明市集:9/9、10、11、17、18、24、25,每個週末 14:00-20:00 ▶ 系列論壇:論壇資訊請關注 無氏製作官方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