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暐童年總是夢到自己從高處往下墜,他形容這種感覺是在尋找一種自由的快感,這亦真亦幻的夢境也照映在他現實中的創作拍攝現場。



生於 1970 年代的中國湖北省小村落,李暐家境貧窮,卻伴隨自然的山江長大,大學期間學了一年的油畫便決定休學,但仍懷揣明確的夢想 — 成為一位藝術家。當時他在北京城郊的前衛藝術社區「東村」,遇見前輩張洹與馬六名,馳騁自由的他們以實驗創作力圖顛覆社會的尋常,接著裸身出鏡一系列神秘、緊逼自己身體極限的創作演出。
舉凡駐紮在東村的藝術家及音樂人有他們特立的規範:不畫畫、不寫有旋律性的歌曲。離經叛道的情緒渲染,東村的聚集對於過往修習平面繪畫的李瑋是個極大的反轉,無拘束的個性漸漸發酵,他開始攝影,影像光譜瀰漫危險因子,將頭埋藏在擋風玻璃內,或以超人姿態衝鋒天際,像個電影特技演員般,筆直滑稽的身軀時常穿著亮色緊身衣,依附在地平面之上有兩種身體狀態展現:一是抵抗重力,二是從空中倒立墜落。



將拍攝場景拉至半空,李暐不必從另一個星球掉落,便能體會到懸浮的刺激感,這是對童年時作夢飛翔的渴望,他身體力行地從高樓拍到湖泊,再從道路到高山,又或者輕功般地爬上毫無支點的樹梢,有時更像是旅人般,記錄他的藝術即生活。
《世界在飛》系列中,他飛越了歐洲各國的城市風景,只因擺脫了重力,在地表之外看過去的世界,必定能見識到有別於常人的廣闊視野。
「腳下沒有任何堅固的東西,這是一種對明天的不確定性,一種對事物失去控制的感覺。」—李瑋


若要深究李暐在構思影像上無厘頭地描繪,我們無法以光或景深去探索那違背感官常態的定格方式,卻也讓人懷疑影像中的真實性,他自言創作並非蒙太奇,而大動作的拍攝與前置佈局,也讓他被貫上「藝術界的成龍」,一旁圍觀的民眾時常好奇是哪齣磅礡大戲即刻上演,每一次的創作皆需出動吊車將他的肢體騰空,純粹的體力消耗,目的是想將虛幻的場景更靠近真實一點。
「在傳統影像的定義當中,按快門的是創作者;然而在李暐的作品裡,演藝、扮演角色,才是他真正的創作。」攝影師阮義忠曾如此評價道。不僅超越重力,或許李瑋在創作中真正扮演的角色,是不受世界拘束的自己,也只有這樣,他才能實現天馬行空的想法,讓一切不可能化為可能。


Wonder More:
○ 極度反叛?紐約藝術家 Andres Serrano,表現神的徹底人格化與道在屎溺
○ 是戲謔還是捍衛?從系列影像《實驗性關係》,看攝影師廖逸君扭轉傳統異性戀角色設定
Source:Liweiart
核稿編輯:洪采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