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WONDER 覺誌
  • WONDER 特企|WONDERer 開採遺忘的照片山
  • WONDER 1OO 計畫
  • Photography & Art
  • Life & Style
  • Design & Culture
  • Event & Exhibition
  • Special
    • Feature
    • Interview
    • Column
    • Collaboration
  • ABOUT
  • CONTACT
WONDER 覺誌
WONDER 覺誌
  • Culture
  • Design & Culture
  • Life
  • Life & Style
  • People
  • Photographer
  • Photography
  • Photography & Art

蜂的惡意:當蜜蜂從採蜜精靈扭轉成性別仲介,攝影師 Sadie Catt 眼下被迫沉靜的他們

  • 黃 怡貓 JUNO
  • 2022.7.05

當大眾普遍將蜜蜂作為自然界的採蜜精靈時,攝影師 Sadie Catt 對牠們的闡述雖不能說是負面,卻是某種挑戰。

養蜂人首先要承受被蜇傷的極高可能性,然後才能收穫甜蜜,在 Sadie Catt 的這部作品中,幾乎沒有隱喻 ── 在採蜜中的男性,是被忽略的對象,也是自我圖像的主體。

當然,《養蜂人 Beekeeper》可能會被視為無病呻吟的表述,但只要細看就會知道,她所進行的事,正是為了要重新審視在社會言論壓迫下的男性權利。

Sadie Catt 拍攝了一些養蜂的男人,這些男人的側臉與背影,在蜜蜂的暴力下,所呈現出來的是一種被迫的沉靜。

Guillaume Simoneau 在致敬深瀨昌久的《鴉》時,將鴉變身為人類的一次謀殺的犧牲品,Sadie Catt 的蜜蜂卻是相反的寓言,她放大蜜蜂體內小小且尖銳的刺,讓它對人類施展暴力。

暴力是不可預測的,這是 Sadie Catt 的感受,也是她對養蜂人的同情;由此,蜜蜂從傳統的「採蜜精靈」印象,被扭轉成為性別的仲介。

由蜜蜂開始,從對陰柔的刻板印象之反叛、從脆弱只屬於女性的糾正,在無處不在的潛伏、沉悶與危險之下,脆弱的本性與渴望形成了「養蜂人」的核心。

在性別與刻板印象中所共同遭遇過的傷害,正因為它是自然且無緣由的,正因為只是在生活的處處縫隙偶然地發生,於是便需要屏棄性別。

其實,Sadie Catt 想表達的不是男權,不是女權,甚至不是平權,而是在最原始的基礎上回顧我們自身,那便是 —— 人類本體。畢竟這樣的蜂巢,隨處可見。

Wonder More:
○ 為蜜蜂蓋的微型住宅!SPACE 10 設計人人都能動手參與的 Bee Home
○ 「Hey,看看我們這一家!」攝影師 Nick Waplington 探索生之嚮往,詮釋私密的空間與公共的存在

Source:Sadie Catt
核稿編輯:洪采姍


▶ 本篇文章所引用之圖片來源如文末或圖片附註,其版權均屬於原創作者、公司、品牌、網站、組織或機構。若有任何問題或意見反應,懇請不吝與我們聯繫:[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竭誠回覆及處理。
6
0
0
Total
6
Shares
Share 0
Share 6
Tweet 0
Share 0
黃 怡貓 JUNO
黃 怡貓 JUNO

攝影、文字工作 “不客氣的旁觀者”

Related
  • Guillaume Simoneau
  • photographer
  • photography
  • Sadie Catt
  • 性別印象
  • 攝影
  • 攝影師
Previous Article
  • Art
  • Artist
  • Culture
  • Design & Culture
  • Life & Style
  • People
  • Photography & Art

極度反叛?紐約藝術家 Andres Serrano,表現神的徹底人格化與道在屎溺

  • 黃 怡貓 JUNO
  • 2022.7.05
View Post
Next Article
  • Art
  • Artist
  • Life
  • Life & Style
  • People
  • Photographer
  • Photography
  • Photography & Art

用鏡頭捕捉肢體與鏡面反射間的柔美線條:中國攝影師劉子千,以不同方式拍出絕美自拍照

  • Wendy Lin
  • 2022.7.05
View Post
Wonder More
View Post

將陽光攬進家裡的開放格局住宅:日本建築工作室 Kiri Architects 以空間展開對話,帶動起家的情感聯繫

  • Anais
  • 2023.2.06
View Post

睽違 23 年,2023 台灣燈會在台北!主視覺概念、四大展區、《光鑰未來》預約觀展、光展區藝術入店地圖完整攻略

  • WONDER
  • 2023.2.04
View Post

致敬唱片美學!日本純白極簡 CD 播放器「Instant Disk Audio CP1」正式登台,三大亮點打造兼具實用與風格的音樂夥伴

  • WONDER
  • 2023.2.02
View Post

有點俏皮,有點性感:用椅子讚揚女性身體美學,Lara Bohinc 設計手工桃子椅

  • 木木王
  • 2023.2.01
View Post

用香氛為新一年的生活加分-My Fragrances 推出「天然香氛蠟塊」與沉浸快閃空間,為日子更添時髦儀式感

  • WONDER
  • 2023.1.30
View Post

閉上眼還盪在耳邊的年終回味|這場夢很美,先別急著醒來:回顧「大象製夢所」沉浸式演出,只有大象體操才能超越大象體操

  • 洪采姍
  • 2023.1.27
View Post

年節假期升級有禮!Sony 祭出年終優惠,加碼發佈 1 月新品、重磅計畫宣告 2024 年登場

  • WONDER
  • 2023.1.26
View Post

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周邊這樣玩!結合大毅老爺行旅「旅人背包城市遊程」,用慢速深度遊魅力街廓

  • Irene Lin
  • 2023.1.26
WONDER 覺誌
  • About
  • Contact
  • Privacy Policy
擁抱未知|探索本質

Input your search keywords and press 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