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WONDER 覺誌
  • WONDER 特企|WONDERer 開採遺忘的照片山
  • WONDER 1OO 計畫
  • Photography & Art
  • Life & Style
  • Design & Culture
  • Event & Exhibition
  • Special
    • Feature
    • Interview
    • Column
    • Collaboration
  • ABOUT
  • CONTACT
WONDER 覺誌
WONDER 覺誌
  • Art
  • Artist
  • Culture
  • Design
  • Design & Culture
  • Designer
  • Illustration
  • Illustrator
  • Interior
  • Life
  • Life & Style
  • Photography & Art
  • Travel & Place

用畫作和建築治癒孤寂的一顆心-瑞典藝術家 Jon Koko,以和風恬淡繪出深遠空靈的靜慮之境

  • Anais
  • 2022.6.03

身處在資訊過度飽和、數位媒介泛化的環境中,無窮無盡的潛在干擾不斷淹沒腦袋,然而在一場全球疫情的干擾下,你我或許也獲得了重新梳理自己生活狀態的機會,漸漸地,養成了為生活留白的習慣。

第一眼看到瑞典藝術家 Jon Koko 的畫,除了眼前畫面若隱若現、淡遠朦朧,於寂靜中有著一股空靈的詩意和日本畫作中特有的美感,在作品中的留白裡,因忙碌生活而繃緊的神經得到紓解。

曾在台灣生活以及至日本頻繁旅行的 Koko,將東方審美與哲學轉化成自身思想脈絡,旅程中所帶來的視覺和心靈衝擊,為他創作思維帶來一次性顛覆,西方美術背景加上曾於京都印刷學校研習,Koko 以柔和色調的畫筆描繪出超現實場景,搭配精心平衡的構圖,將日本文化的簡素之美與北歐冷冽極簡的美麗交融,留給人強烈的精神感悟,同時也以視覺呈現手法記錄自己的冥思旅程。

每幅畫作巧用留白、畫面簡約、色彩低飽和,帶出寂靜意境又深遠空靈,除了自身美學背景和旅行經歷,也源於畫家嚴謹的內省力,使得 Koko 的藝術並非只流於形式之美,而是他本身需要大量獨處時間為精神世界保有足夠內蘊,讓原有的藝術精神變得愈加豐富、充實以至深化。透過冥想以及大量留白時間靜心學習,體感周遭環境的美和東方恬淡樸素的精神,吸收並轉化成養分,創作出帶有小品雅韻的圖畫。

除了畫作外,訪覽日本的經驗亦啟發了他對於建築模型的創作靈感,像是「秘之居 Esoteric House」和「四號房 House no. 4」等作品系列,一點一滴架構起傳統日式建築結構語彙,表現出日式庭院的風采和幽寂之美。

Koko 畫中滲透出一種孤寂之感,讓人醉心於如夢如幻的美,並獨享畫中那一方寧靜,也提醒著你我給自己的生活和心靈騰出一些空白和空間,用一顆透明豐盈的心,把煙火繚繞的日子幻化成真誠溫暖的力量。

Wonder More:
○ 往內在走,無聲卻豐富:藝術家 Hoi Chan 與自然相伴,繪製時代所需的片刻寧靜
○ 偏執、瘋狂卻純真斑斕:藝術家 Pipilotti Rist 運用多重創作,在歇斯底里中看見世界的喜悅與希望

Source:Ignant 
核稿編輯:洪采姍


▶ 本篇文章所引用之圖片來源如文末或圖片附註,其版權均屬於原創作者、公司、品牌、網站、組織或機構。若有任何問題或意見反應,懇請不吝與我們聯繫:[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竭誠回覆及處理。
5
0
0
Total
5
Shares
Share 0
Share 5
Tweet 0
Share 0
Anais
Anais

3pm AEST, official wine o’clock.

Related
  • art
  • Artist
  • illustration
  • illustrator
  • Jon Koko
  • 插畫家
  • 瑞典插畫家
  • 瑞典藝術家
  • 藝術家
Previous Article
  • Photographer
  • Photography
  • Photography & Art

決定性瞬間的幽默巧合:遊走紐約街頭的攝影師 Eric Kogan,捕捉完美時機和奇妙一刻的相觸點

  • Esther
  • 2022.6.02
View Post
Next Article
  • Architecture
  • Culture
  • Design
  • Design & Culture
  • Designer
  • Food & Drink
  • Interior
  • Life & Style
  • Travel & Place

以峽谷、巨石為靈感!超乎你對咖啡廳的想像,收藏 4 家如同壯闊大自然的韓國咖啡空間

  • Jade Jhuang
  • 2022.6.03
View Post
Wonder More
View Post

傳藝金曲獎系列視覺公開!設計師顏伯駿融合傳統與流行,以「經典運動場」詮釋跨世代傳承賽事

  • WONDER
  • 2022.8.16
View Post

移居,宜居:搬到花蓮後,劇場成為「聚」場-專訪體驗設計師陶維均

  • 廖 昀靖
  • 2022.8.15
View Post

用攝影道出挑釁卻耐人尋味的社會現象:Marius Sperlich 以器官結合媒材,呈現社群時代下的焦慮

  • Esther
  • 2022.8.15
View Post

傳單、紙袋也有新用途!廢棄壓克力製成的尺規版「キモチのカタチ」,賦予手邊廢紙第二人生

  • Wendy Lin
  • 2022.8.15
View Post

再也不擔心匆忙間穿錯了鞋!設計師 Cameron Snelgar 打造「雙向拖鞋 FOOTatsu」,便利之餘更添俏皮

  • Anais
  • 2022.8.15
View Post

讓一盞燈也有妖嬈的模樣:Serena Confalonieri 以女體發想「Venus 」燈具,再現義大利小魔女奇想

  • Esther
  • 2022.8.15
View Post

編輯帶路!2022 文博會最後週末-周邊展覽、呷冰呷甜點飲咖啡,高雄一日散策集錦

  • Irene Lin
  • 2022.8.14
View Post

從精釀氣泡飲傳遞都市再生提案! StrangeLove 攜手 W 春池計畫,「Love is a circle」聯合快閃店進駐 COFFEE LAW

  • WONDER
  • 2022.8.13
WONDER 覺誌
  • About
  • Contact
  • Privacy Policy
擁抱未知|探索本質

Input your search keywords and press 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