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是區隔內外世界的一道橋樑,透過觸碰、被觸碰,我們所意識到的皮膚感受主要有四種:觸覺、冷覺、溫覺以及痛覺,藉由這些知覺機制留下個人所屬的感知經驗,我們才能真正意識到身體的存在。
由倫敦出版社 AMC 出版的獨立書刊《Illustrated People》,即收錄了法國藝術家 Thomas Mailaender 利用「痛覺」呈現的創作敘事,他將 23 張原始負片浮貼在諸位男女的肌膚上,並利用 1970 年代的時代產物 — 紫外線燈管,讓人體在光照下被「灼傷」。這系列作品像是張貼在皮膚科門診外的症狀照,但這些人們不需要藥物醫治,只需塗上一點蘆薈凝膠,過段時間就會痊癒。
看似熱傷害的病理反應,實質上是仿照沖印原理將相片在人體上曬出,負片中的透光處像天然色素般烙印所造成的局部紅腫,與不透光處留下的原始肌膚顏色,兩者曬出後即得到正片效果,而原始負片依據膠卷拍攝時所映現出的顆粒感,也依個人膚況、肌肉線條產生衝突。
這組具有表演性質的影像作品,時常召喚觀眾接收急遽的視覺記憶,許多人看到這系列作品的第一個反應,大多是停留在「天啊!感覺好痛苦!」,Thomas 更直言自己承擔了某種暴力角色在此次創作中,但他並非是想折磨人,而是透過那若有似無的圖像內容傳達某種議題。
與 Thomas 合作出版的 AMC(Archive of Modern Conflict)亦譯為現代衝突檔案館,誠如它的名稱,專門搜集偏鋒、具議題性的文獻;Thomas 則是在 AMC 收藏的史料中,挑出有關二戰時期的影像,雖然這些藏品已經出版至許多獲獎的平面書籍中,透過人體也使得這些耐人尋味的戰時影像被賦予了新的觀看方式。
除了引起肌膚表層的痛苦,整體影像連同原始負片尚伴隨強烈的情緒痕跡,已遠遠大過奪人目光的技法形式。不僅止於當下一覽無遺的視覺震撼,感知得到的片刻暫留如同那些消逝的歷史,藉由創作再次被提及,這場在身體展示的微型「景觀社會」,最終如表演落幕,隨著時間消逝淡去。
Source:designboom、itsnicethat
核稿編輯:Avril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