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個僅能容納六位觀眾的空間。在黑暗之中,視覺能力不留餘地被徹底剝奪,聽覺被迫漸漸放大時,你聽到咿呀、咿呀的聲音 — 一盞燈打在木樓梯上,一雙蒼白如屍體的手腳,從階梯上緩緩移動下來。
一個穿著厚重布帛的女人,一邊詭譎地扭曲的舞動、一邊褪去外衣,幾近赤裸而慘白的肢體漸漸呈現在觀者面前,隨著三味線彈奏速度加快,她重重喘氣,咧嘴一笑,爬動到觀者面前盯著你看,那幽深不見底的瞳孔,讓你不自覺顫慄。這是位在京都的舞踏館,一場由舞踏表演家今貂子帶來的《秘色 ひそく》。
迸發於二戰之後的暗黑藝術
舞踏(Butoh)始於 1950 年代二戰後的日本,先前日本長期受西方文化影響,但在飽受戰火摧殘後便開始重新思考,倘若剔除了西方文化,日本人該何去何從?
由於整體社會產生的自我質疑,舞作家土方巽企圖找到屬於日本人身體的舞蹈,而對當時的日本來說,戰爭是共有的記憶,他們的身體在砲火摧殘下會產生扭曲的姿態,土方巽於是創造了一種近似於死亡、在掙扎中追求肉體心靈解脫的舞蹈 — 舞踏。
舞踏又時常被稱作暗黑藝術,不僅僅是因為舞者必須塗滿白粉、赤裸身體,表演中更常出現蟹足、匍匐、扭曲,乃至吶喊尖叫的舉動,在裝扮與肢體之外,舞踏更帶出人們對於生死的探問還有靈魂的掙扎;過去舞踏曾經因為形式太過聳動,而遭到日本當局禁止,其後此類舞蹈形式漸為人所知。
京都舞踏館
在土方巽之後,世界各地也出現不少知名的舞踏家起源於日本舞蹈流派,卻直到近期才有固定的落腳之處得以讓更多人接觸。
2016 年京都舞踏館(Kyoto Butoh Kan)於三条的傳統倉庫中開幕,在古色古香的京都,這座倉庫乍看不起眼,卻是 150 年前一場大火裡幸運保存下來的倉庫,現在京都舞踏館都會於每月固定安排演出。
極度私密、封閉的觀演場所
一年多前,我曾經到京都舞踏館觀賞舞踏家今貂子的《秘色》,直到現在我仍舊能回憶起當時顫慄的情緒;那日出了烏丸御池站,步行路上下起濛濛細雨,跟著 Google map 慢慢走,一晃眼看見前方一排暈黃的燈光,隨著有些加大的雨勢變得明明滅滅,那裡便是京都舞踏館。
京都舞踏館內部陳列,每個觀演者會坐在一塊墊子上,而表演者與三味線演奏者都在樓上。(Source)
當天晚上有六位來自不同國家的觀者,而狹窄的倉庫僅能容納不超過十個人,這讓整場表演變得極度私密與封閉。
舞踏表演家今貂子隨著弔詭的紅光出現,面目抽搐、齜牙咧嘴,她的每一個表情與動作,都能緊緊抓住你的心臟,因為這個小而封閉的表演場地,讓你能看見舞踏表演家肌膚的每一寸皺褶與紋路、聽見她粗重的呼吸聲、感覺她每一次踏地,木板輕微地震動。
《秘色》表演全長 45 分鐘,中途不得離席。(Source)
表演到了高潮,幾近全身赤裸的今貂子仰頭發出「ㄍㄧ —— 呀」驚悚刺耳的尖叫聲,當時的我除了恐懼,更多是難以言喻的震撼,這一場打開感官與靈魂的舞蹈表演,我想就像探討生死一樣,除非能夠親自去經歷與感受,否則再多的言語,都顯得蒼白。
京都舞踏館 地點:123 京都市中京区衣棚通三条上る突抜町 觀賞舞踏表演需事前預約,詳細辦法請見官方網站。
Source:已於文內標註出處
核稿編輯:Avril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