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藝術家 Sam Winston 在他的作品〈The Dictionary Story〉中重新排列字典中的單詞,以刺激你我思考對文字的認知,他透過分解單詞形式結構和使用規則來改變閱讀方式,將閱讀行為拆解到一定程度,就會開始對其運作方式產生懷疑,進而刺激讀者思考對事物本質的理解。
「我一直在努力尋找降低讀者閱讀速度的新方法,目的是要讓他們放慢速度,使他們對實際發生的事情感到疑惑。」— Sam Winston

Sam Winston 將辭典當作實驗的媒材,一行一行打破順序,混亂的單詞打斷原本流暢的閱讀方式,在他的作品〈The Dictionary Story〉中,短語和字母在黑白文本中不斷膨脹和縮小,字符之間留出的空白像河一樣蜿蜒而下,變成一片空白的池塘,其他頁面上的字母則像破碎的灰燼散在紙上。

「小時候的我,不了解字母表中的 26 個黑色符號與我生活之間的關係。」Sam Winston 透過字母不斷扭曲的型態,傳達他對文字本質的理解。我們都知道語言是由字母的不同排列與組合所行成,語言背後的使用思維方式也會因為文化而有所差異,兩種文化就算擁有相同的單詞,含義也可能有完全不同的假設。
Sam Winston 希望藉由減慢讀者的閱讀速度,提升對文字的意識再進行反思,使你我在生活中交流時,選擇文字的方式能夠更加細膩。

Source:It’s Nice That
核稿編輯:洪采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