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生活空間,是否只能呈現單一樣貌?來自荷蘭的藝術家 Marleen Sleeuwits 運用各種常見材料,在廢棄空曠的建築空間中,創作出抽象的彩色裝置,透過藝術性構圖表達對於空間的有趣見解,顛覆日常環境的既有認知。

為閒置的房間,創造功能性之外的想像空間
Marleen Sleeuwits 於 2011 年至 2019 年發展了一系列限地裝置結合攝影的創作計畫「Photoworks+Objects」,地點主要選在杳無人跡的辦公室、機場及酒店中閒置的走廊,這些黯淡無奇的空間,因為薄弱的功能性而易受忽視,卻帶給藝術家新的靈感。
計畫中,Marleen Sleeuwits 試圖將這些房間分離成各種單獨的區域,並以雕塑或繪畫的形式,使用現場尋得的材料如日光燈管,紙巾和膠帶等,重新將房間佈置成充滿懸疑與矛盾的畫面。

帶領人們在現實狀態中,巧遇一場偶發的意外
對藝術家來說,這些幾乎不能被稱為「空間」的空間,反而極具吸引力。正因為場域本身極度平凡且無處不在,讓人們在望見 Marleen Sleeuwits 的作品時,無從分辨這些地方到底來自哪裡、原本的功能為何。
遍佈在房裡的人造裝置,遮掩了空間中原有的透視結構,創造出無限想像;然而組成這些裝置的日常物件,也在在提醒著這些空間的確來自「現實」,營造出時空抽離的奇妙錯覺。


遍佈於房間的鋁箔、泡綿膠和天花板管線,形成一連串不合理的排列組合,卻巧妙交融於 Marleen Sleeuwits 的攝影作品中,形成一幅幅視覺感強烈的懸問,讓你我重新審視與想像習以為常的生活場景。

Source:Marleen Sleeuwits、IGNANT
核稿編輯:洪采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