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莫薩 ・ 埃查爾德(Mimosa Echard),1986 年生於法國阿爾勒,現居巴黎的她,熱衷於創建混和生態系統,試圖從中實踐「生命/非生命」、「人類/非人類」的共生共存。
仔細端看她的作品,不難發現她時常探索有關有機物、消費品相互影響,以及污染的接觸地帶,透過元素與物件的挪用拼裝,呈現出現實社會、文化習俗視為曖昧、矛盾的概念,由她所建構的知識體系出發,帶領你我思考物體之間難以察覺的相互循環。



這些創作的元素和靈感都是從哪裡來的呢?米莫薩 ・ 埃查爾德作品中重要的核心元素,來自於她在自家花園種植的作物、蜘蛛、昆蟲,或從鄉村居民採集的花卉、藥用植物,和珠寶、華服、美容保養品和電子科技產品加以結合,形成享樂主義式的共生關係。像是她在其中一件作品中,便結合了銅箔、金屬鏈、櫻桃核,地衣和蝸牛殼等,進行特異的元素拼貼。

有趣的是,在凝視米莫薩 ・ 埃查爾德的作品時,首先會被強烈入侵的雜亂物體給震懾,爾後被材料之間的秘密關係所吸引,更想進一步探究作者欲呈現的觀點。
米莫薩 ・ 埃查爾德提出一種潛在的未來主義視角,像是進行一場非線性、反直覺思考的考古學儀式,成為不受框架限制的生物學家,同時也像煉金術師或現代女巫,一次又一次帶來創新且令人反思的作品。


Source:Mimosa Echard、Palais de Tokyo、Galerie des galeries
核稿編輯:洪采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