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的插畫工作項目中,又以「社論插畫」(Editorial illustration)總是大量地伴隨文字,旨在利用圖像更完整詮釋文意;除了第一時間可以吸引閱讀者的目光,帶有觀點、幽默、諷刺等意味的作品,也帶出了濃厚深刻的反思意味,常見於報章雜誌、書籍、網路媒體等載體。
熱話議題的帶有的討論度和各種觀點,總較容易讓社論插畫顯得有稜有角又帶有強烈的個性,然而發跡於紐約、長期為《The New York Times》、《The New Yorker》繪製社論插畫的插畫家 Grace J. Kim ,擅長將沈重的社會議題以朦朧如夢境的插畫風格加以詮釋,作品帶出一股堅韌卻也療癒的力道。
每天由「閱讀」起始,精準拿捏圖像與讀者間的間距
創作過程中,不管是收到什麼形式的文章,Grace 的每日總是由閱讀開始,同時捕捉「身為讀者的第一反應」來感受文章流露出的首要情緒。在接下任務後的作畫過程中,需要敏銳且感性地捕捉文字細節與氛圍,同時重複思考與分析圖像結構與文章概念,最終的作品彷彿揚起於紙面,形成一幅有靈肉的插畫。
Grace 出生於日本,卻成長於首爾與溫哥華。或許在多元語言的成長背景下造就了豐富的生活經驗,但作為一個自小個性害羞的孩子,她總習慣坐在角落裡畫畫,那佔據了她大部分的成長歷程。藝術帶給她創造性的享受,在經歷平面設計工作長達七年之久後,決定轉戰媒體圈,在紐約的視覺藝術學院(School of Visual Arts,FMA)學習插畫,並開始在《The New Yorker》的委託下進行創作;在線上媒體《It’s Nice That》 的訪問中,Grace 回憶道:「能成為插畫家,對我來說是最有意義的經驗。」
跳脫框架的手法,讓插畫能「讀」出故事
Grace 的作品魅力或許在於能快速地吸引到讀者目光,傳達出靜謐而充滿質量的氛圍,能直覺性地感受插畫想傳遞的訊息,即便在沒有報導內容的文字闡述下,也能讓讀者敏銳地「讀」出插畫故事。例如,在《The New York Times》中一篇名為〈在阿茲海默症中失去的母親,我將再次找到她〉文章中,Grace 利用光線描繪,粉彩感薄透的表現技法使畫面柔和,母親與自己的背影,雙雙坐在如棉花糖柔軟的床上,寧靜地望向窗景,微風吹拂揚起了薄紗窗簾,輕輕地包覆住了母親,如似夢境般安詳地寬慰有著相同痛苦經歷的讀者們。
又如為《The New Yorker》繪製的一篇〈疫情與大學〉中,大學畢業生乘著疫情盛產下的藍色口罩,飛越寬闊的深谷,灰黑色的深谷猶如一個巨大的坑洞且看不見直徑,暈染技法呈現橘紅色系的層次天空,而寫實的藍色口罩像鼓起的風帆,充分表現出大學生在疫情肆虐的當今,對於未來的焦慮與不安全感。
創作者透過嚴謹的閱讀,不但可以深入了解以前從未意識到的問題,Grace 更透過閱讀了解作品之於文本將是與讀者之間建立橋樑的關鍵,繪製社論插畫作品詮釋文章報導、準確營造氛圍,讓社論插畫不僅傳遞情緒,也讓讀者更加融入文字的世界。
Source: It’s Nice That、 Grace. J K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