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童年時期學習繪畫時掌握的工具,蠟筆、自動鉛筆、彩色鉛筆,皆是韓國藝術家 Seungwhan Kim(又名 Bird Pit)趣味作品裡所使用的創作媒材。乍看童趣的構圖及顏色運用,小小人物的肢體互動讓人不禁感到好奇,究竟人們滑著手機、遛著狗,抑或飄忽地遊走於城市街道中,為何Bird Pit 繪製出的人物總是蹩著嘴,好似對這個世界有著極大的厭世?
在接受 LWA 的訪問時,Bird Pit 談及自己小時候對有著不同選擇而影響故事走向的「遊戲書」情有獨鍾,或許也啟發了他的初次創作:「我記得我小時候製作自己的遊戲書籍系列,也許那是我的第一本刊物!」
「如果你決定回家,請翻至第四頁。若你決定繼續等著,就翻到第五頁。」
遊戲書中,當沿著故事走下去,可能會出現一段岔口,依據參照的指令選擇改變,通向勝利、失敗或無限循環,由讀者自行決定,就像 Bird Pit 在作品裡的世界觀,一體多面的矛盾情節。
在 2018 年出版的刊物《I love it and I hate it》,沒有任何文字對話,場景是在打掃的同時,狗狗在地上拉屎;或是正在挑選狗玩具的主人惹得毛孩子心情不快的圖像。手掌大小的刊物包含了 19 個令人又愛又恨的場景,會心一笑的同時,想著如果在日常中真是如此遭遇,也不由得說一聲「damn」來帶過。
對 Bird Pit 而言,繪圖行為本身就是對情緒的一種宣洩,更是他的「playtime」。這使他在圖紙上仍保有赤子之心。這樣想,便能理解為何他所形塑出的畫面故事,投射到現實社會裡,是幼稚中卻保有真實。
Bird Pit 也將日常誇張於人物,幽默諷刺於出版刊物《Art hole》,美術館裡,自拍的自拍,奔跑的奔跑,遊戲的遊戲,破壞的破壞。觀看藝術品的人們,好似都活得很自我,這是屬於旁觀者的寫實。看圖說故事卻又非常規的敘事,實則也充滿了教育意義。
有別於將插畫表現於書籍類的呈現,近期,Bird Pit 將筆下的細膩拓展至立體周邊,無厘頭的簡易造型透過手縫媒介,一個個獨一無二,皆是屬於 Bird Pit 的挑釁式趣味。
Source: it’s nice that 、printedmatter、LW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