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的意義存在於我們心中,圖像的意義則是元素與元素之間的張力,它是一種 「嗡嗡」的振動聲,我們只需要讓它們自己待著,矛盾便會消失。
Allan Teger 是這樣看待影像的,他做了許多年的心理學老師,最終在 1976 年以藝術的形式回歸到攝影,嘗試將他所積累的學術意識運用到藝術領域。他認為在任何一種文化裡,藝術家都扮演著巫師和薩滿的角色,他們都坐在被宇宙環繞的安靜空間內,在有意識和無意識、顯現和藏匿之間遊走。Allan Teger 的世界觀有點像日本當代藝術家森萬里子,他是在浩瀚無垠時空中的一粒埃塵,周遭遊蕩著由觀念和知識組成的元素。

《Bodyscape》是一組細膩的微觀作品,呈現的效果和我們先前介紹過的英國藝術家兼攝影師 Carl Warner 以人體各個部位拼湊出的自然地貌,有異曲同工的妙處。Allan Teger 將此作品系列稱作「人體景觀(Bodyscapes)」,他找了兩位人體模特,把模型鐵路、聖誕裝飾品、玩偶等放置在身體之上,玩具在曲線和凹凸處暢遊,身體成為了自然景觀的一部分。Allan Teger 覺得,大自然的形態在景觀和人體上是相似的,身體作為風景在提醒我們,大自然正在整個宇宙中重複。
「人們在觀看照片的時候會把它當成普通的風光攝影作品,在過了一會後才會發現其實照片的主體是人體。實際上我對照片中的人體並沒有興趣,我最關心的是觀眾的注意力從風光轉移到人體那瞬間的奇妙感受。」


當觀眾看到一座 「山」,與此同時便看不到臀部,而若有觀眾只看到起伏的小腹,它便成為了典型的微觀畫面。《Bodyscape》時而宏偉,時而微縮,Allan Teger 彷彿是在化學實驗室調製出這組作品,對觀眾的視角進行把玩。
雖然他看上去像個老頑童,基於他的意識心理學的研究,他對作品核心的追求卻一直是神秘主義與靈性,他想要在攝影中找到一個新世界,在那裡,普通的現實與神秘精神相通,在那裡,時間被暫停,而瞬間的能量永恆持續。




Source:Bodyscapes by Allan Te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