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資訊爆炸的世代,我們一天平均要比二十年前的人吸收多達六倍的資訊。長久以來雖然已經有折線圖及圓餅圖等統計圖表幫助我們進行資訊整理,然而想讓大家面對複雜的資訊時仍有興趣好好閱讀、甚至被緊緊抓住眼球,顯然還是一項巨大挑戰!
於是,近幾年開始,由 Information 以及 Graphic 二詞所構成的新名詞 — Infographic 就成了不可不知的趨勢,顧名思義,指的就是圖像化的資訊,又稱為「資訊圖表」。無論新聞業抑或設計業,都開始嘗試把或生澀、或長篇大論的數據及資料用更清晰、引人目光的圖表呈現,而作為台灣第一家 Infographic 設計公司,Re-lab 更成為讓「資訊設計」在台灣拓展的領航者。
Re-Lab,107年林務局年報
然而,Infographic 雖然看似和新聞業及設計業交集頗深,卻一直是產業結構中的空集合;也因此,在 2011 年誕生的 Re-Lab,同時具備資訊解構及創意發想功力,成軍五年內便迅速崛起,傳達更多知識並縮短資訊落差,開啟了「資訊美學世代」。
Re-lab 處理圖表的能力,是我起初認識他們的原因,在工作生涯起步階段,面對他人時的溝通能力及說服力相當重要,然而即便早有萬全資料做準備,卻發現因為業主領域不同,仍然容易造成資訊概念落差。為了夷平這樣的落差,便在簡報排版的參考資料中意外發現了 Re-lab 的作品,也從此踏入 Inforgraphic 的大觀園之中難以自拔。
Re-Lab,一趟前往2030年的旅程-堉璘獎學金推廣測驗網頁
Re-lab 的作品透過排版將資訊結構及次序精細分類,一眼就可以從畫面中的圖像及比例呈現,判斷主要資訊與次要資訊,讓讀者在龐雜資訊中仍能清楚明瞭地吸收訊息。透過圖表及插圖創造更多溝通可能,更是 Re-Lab 的拿手好戲。即使 Re-lab 作品中的數據呈現方式,大部分還是使用你我生活中熟悉的長條圖、圓餅圖及折線圖等圖表,卻能透過精心構思的插圖及版面設計轉化,讓「閱讀資訊」成為一件令人期待而充滿趣味的事。
以《台灣溫室氣體排放清冊 1990-2012》作品來說,Re-lab 透過熱氣球及高度及大小來取代長條圖及折線圖,提升溫室氣體的量感及生動性,便大幅降低了政府政策、科普知識等各種海量資訊的艱澀感。
Re-Lab,台灣溫室氣體排放清冊 1990-2012
Re-Lab,台灣溫室氣體排放清冊 1990-2012
自 2010 年後期開始,社群網路上也有越來越多諸如懶人包形式的資訊圖表出現,成為政策宣導或社會議題資訊的載體,甚至如香港《南華早報》等國外媒體,都開始以視覺化方式說故事,可見 Infographic 便是在這資訊爆炸的世代,將訊息提煉濃縮的解方。
而 Re-Lab 為我們打了前衛且完整的樣本,無論小至冰沙成分的解構分析,大至政府環境政策宣導,Re-Lab 都以精緻的圖表達成良好的溝通效果,也向世界證明 Infographic 能夠適用於各種類型的數據表現,更讓人期待未來有更多擅長以 Infographic 呈現資訊的傳播者,一同將海量資訊去蕪存菁。
Re-Lab,台灣茶海報 Cha Chart
Re-Lab,台灣茶海報 Cha Chart
Source:Re-Lab on Beh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