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客家人嗎?你會說客家話嗎?你認識范天寒嗎?」
由差事劇團所帶來的《范天寒和他的弟兄們》,在 2018 年首演,更於 2019 年入圍台新藝術獎;時隔兩年,這齣劇再度登上舞台,於 9、10 月在台北「水源劇場」以及台南「奔放 E 倉庫」再次與觀眾見面!
1988年,在解嚴後的一年,因為《人間雜誌》的一次採訪,桃園楊梅後山一戶客籍農家十多人被帶走,隨後入獄、刑求、審判,甚至槍決;為了保護報導當事人,將他們化名為「范天寒」,帶出了一連串與客家族群歷史記憶有關的事件 ― 白色恐怖的迫害、解嚴後的還我母語運動、遠東化纖罷工事件等,以一段段客家族群的歷史記憶為主軸,透過戲劇融合肢體表現與語調轉換來呈現意象,在《范天寒和他的弟兄們》中處理轉型正義,以及這些事件底下的傷痛。
即使聽不懂客語,節目單貼心地印有有客語台詞的譯本,就算偶有遺漏,在看戲的過程中聽著演員的語言轉換與聲音裡的情緒,也能夠十足地融入劇情 — 很多時候,甚至不是用語言,而是以肢體來傳遞意念、構築氛圍。在演出中,有一幕特別令人特別印象深刻,演員們以同樣而不斷重複的動作來表現在印刷工廠裡工作的無趣以及過勞狀況,運用椅子與肢體在舞台間不斷穿梭,就像是機器那樣不斷運作著,而暗藏其中的,是即將爆發的不滿⋯⋯
沒有明顯的開始與結束,就像是把整個劇場上所發生的事情都攤在觀眾面前那樣,演員上場前的準備、換場的道具確認、舞監與攝影師的介入,沒有開場與結束的幕簾,時而模糊舞台與觀眾席間明顯的界線,時而又將焦點聚集回舞台中央,《范天寒和他的弟兄們》不追求再現歷史畫面,也沒有向觀眾直接宣達大道理,反而帶領著觀眾思考,身在過去與現在,對自由的追求與自由的可貴。
相當喜歡這齣戲安排許多反覆出現的動作與台詞,在不同橋段間採用類似的表現手法,加強了每個動作的意象,也賦予其不同的意義:除了在每一段結尾的銜接中,不停地找尋著「范天寒」之外,劇中也出現了很多演員拿起椅子、轉身、坐下、抑或是離去的畫面,就像是帶著那些過去歷史的記憶,領著觀眾重新找到新定位、重新出發。
范天寒與他的弟兄們-台南場 演出時間: 2020/10/17(週六)14:30、10/18(日)14:30,需購票入場 演出地點:奔放 E 倉庫(台南市永康區環工路107號) 更多資訊請參考:《范天寒和他的弟兄們》臉書專頁
Image Source:《范天寒和他的弟兄們》臉書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