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Rae
今天推薦1986年由義大利著名導演貝托魯奇,在北京紫禁城實景拍攝的電影《末代皇帝》。影片從末代皇帝溥儀的視角出發,講述清末民初至文革年代的歷史變遷。
攝影從1839年發明以來,早年便流傳至東方,最早使用照相的自然是中國的皇宮貴族。慈禧太后便在當年留下了許多照片,而末代皇帝溥儀更是如此。電影對這一歷史現象有所還原,影片中多次出現了照片和拍攝過程。
在皇帝溥儀選妻的情節中,宮人給年少的溥儀看各位選妃的方式,不是看真人,而是透過選照片。照片鑲嵌在金色的本子上,溥儀一邊看著照片,一邊將目光應著站在身旁的妃子們。對應到電影語言則是「觀看與被觀看」的手法,鏡頭在幾個鏡頭之間來回切換,配以明快的音樂和鏡頭節奏—–溥儀推著眼鏡、選妃的照片、以及現實中的宮女和妃子們。
在這一場景中,歷史傳記可能僅用一句話寫完的事情,導演貝托魯奇卻用了一定的電影篇幅表現。
在此之前,溥儀爬上屋頂表達出走故宮看世界的強烈願望。此時,溥儀發現眼前的景物變得模糊了。隨後,大臣就是否佩戴眼鏡與溥儀的外國老師莊士頓發生爭執,爭執的最終矛盾在於落後與進步、野蠻與文明的衝突…
選妃成為了溥儀的生命轉折,一直失焦的溥儀因為佩戴眼鏡,重新看清了這個世界。眼鏡成為了影片第一個視覺的隱喻,隨後更是在這部歷史電影中加入諸多相機和錄像設備,讓觀眾無法忽略這些新興的視覺技術對於一個陳舊王朝的巨大影響。
在佩戴眼鏡之前,溥儀視野模糊,這或許也是視野之短淺、國家之衰敗的隱喻。而佩戴眼鏡之後,他逐漸明晰了這個世界,同時也明白了他所對抗的是整個歷史。用貝托魯奇自己的話來說,《末代皇帝》的故事是,一個人想走出屋子,但始終不被允許。更為矛盾的是,在視覺上他已然接受了這個世界的五彩繽紛,卻無法擁抱它。在這種宏闊歷史長河中,一個人企圖擺脫歷史枷鎖的對抗,最終無能為力的宿命,更顯出史詩級的深沈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