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Rae
《史達林死了沒?》是一部喜劇傳記電影,該片根據Fabien-Nury同名漫畫改編,講述了斯大林去世後蘇共高層激烈的權力爭鬥。但這部電影吸引我的,不是史達林的一生,也不是電影用喜劇諷刺的方式如何講述蘇聯的政治鬥爭。
整部電影的片尾部分非常值得玩味。在電影的最後,片中這些前蘇聯的重要政治人物再次粉墨登場,登場的方式是一張張檔案樣式的照片。
這裡的照片在電影中不是靜止的一幀,而是具有歷史痕跡的實體照片。它們一部分來自蘇聯過去的歷史檔案,一部分則是電影劇照的黑白仿舊處理,照片都再現了影像因為政治需要被篡改的過程,使得真實與虛構在片尾處更加撲所迷離。
在今天,媒介技術的發展,photoshop技術的成熟,人們對於何為真實,有一套新的判斷標準。但在五十年前的冷戰時期,篡改檔案照片,製造另一種歷史真實或許是一個常見的方式。
中國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就有大量同類的照片。針對這一現象的作品《第二歷史》,中國藝術家張大力花了七年時間蒐集這樣的照片,透過項目的方式讓照片在各個地方展出,將這些曾經被修改的照片,從歷史語境帶入到當代語境中。
有趣的是,《史達林死了沒?》的片尾通過動態的方式再現了這一過程,使得觀眾更加直觀地瞭解歷史如何被政治所操縱:
人的臉部肖像被塗抹、剪去,或者是用當時的暗房後期,將整個人物搬走,留下背景;或是通過非常滑稽的方式,將前景中模糊的人,直接挪到畫面中間,擋住畫面中間清晰的某個政治人物。
在片尾的最後一幕,也是電影的最後一幕,無論是大街上遊行的人們,還是人們手舉的政要招牌,所有的臉都被塗掉了。
國家機器利用當時人們對影像真實的信任,對於圖像、對於人民的控制到了登封造極的地步,所有人的面孔消逝了,國家也在一步步走向了消亡。
導演: 阿爾曼多·伊安努奇
類型: 喜劇 / 傳記 / 歷史
製片國家/地區: 法國 / 英國 / 比利時
語言: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