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NYLON JAPAN》官方部落客蔡欣妤(Deby Tsai)所著之《東京ART小旅:帶你穿梭於美術館、展覽空間,彙整美感爆炸的必訪店鋪》中,曾分享著東京這座永遠不會令人生膩的巨大城市,所蘊含深厚又精彩的實力,其中對於日式美學的品味,不僅可於日常各方細節嗅得,建築、空間、小店與咖啡店,眾多美術館與精彩的策展,更是以無限的美感養分,滋潤我們的文化感官。
其中位在下町這所謂庶民派的藝術集中地,一處座落清澄白河的當代藝廊,匯聚日本與國際藝術家,以攝影等視覺媒介詮釋對於社會各面向的觀點,定期舉辦個展與聯展的同時,積極參與美國與歐洲的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包括曾於居藝廊出展的長谷良樹(Yoshiki Haze)也在此以《ENA》系列作品,透過紀錄父親的故鄉恵那市,傳達日本農村的哀愁與美好,被譽為孕育當代藝術的新搖籃,透過 KANA KAWANISHI 負責人河西香奈女士的視野,與我們分享對於市場與藝術的觀察,同時河西女士也將出任 2019 Wonder Foto Day 評審之一,屆時也將為此年度最大國際攝影藝術交流會帶來更宏觀的視野。
關於河西香奈:
KANA KAWANISHI ART OFFICE / GALLERY 兩間藝廊的董事兼策展人。KANA是一位飽讀詩書的女性,小時於紐約成長,畢業於日本東京女子大學西洋服飾史研究室後,在紐約福坦莫大學研讀時尚史獲得人文科學學位,並於 2006 年起擔任 Rizzoli New York 的東京協調員和編輯,2014 年創立 KANA KAWANISHI ART OFFICE,2015 年成立 KANA KAWANISHI GALLERY,開啟了與藝術共生的職涯。近期將擔任 2019 Wonder Foto Day 評審之一。
Winnie:成立 KANA KAWANISHI 藝廊的契機為何?
Kana:早期我負責歐洲與日本的出版業務,發現許多有潛力的本土藝術家,歐洲也有很多優質的出版商,但關於日本藝術的專書卻很少見,於是我想搭起兩者的橋樑。剛開始,一頭熱自掏腰包找了德國書商,出了兩本藝術專書。雖然成效還不錯,但一位藝術家的當頭棒喝,讓我理解到如果要全心推廣日本藝術,我必須進入藝術買賣市場,自給自足才行,KANA KAWANISHI 就這樣誕生了。
Winnie:攝影在什麼樣的機緣下,成為藝廊的重要項目?
Kana:我曾經在管理攝影師的機構工作,對於能夠揭露事物表象的攝影,特別有興趣。隨著閱歷增加,我也開始對各種媒介的當代藝術產生興趣。吸引我的作品都有某些共通點,就是能夠反映社會現實或揭露宇宙的真理,呈現手法上通常都帶點觀念(conceptual)的意味。
攝影是真實事物的反映。與繪畫比起來,它的任意性很低,必須在器材的框架中,以有限的語彙表達。這些特性對我來說,是攝影比較有說服力的原因。Hideo Anze,Kana 的第一位攝影藝術家,便是很好的例子。他擅用極簡的視覺語彙,這讓他的作品非常純粹有力。但他說的議題是相對複雜的,通常是關於某個社會事件,或探討攝影這個媒介本身的功能性,對當代社會的意義。Anze 的作品《Stripe(50Hz)》用 iPhone 拍下生活中電流頻率干擾所形成的頻閃(flicker),每天上傳 Tweeter。50Hz 是東日本的交流電頻率,這代表被 Anze 拍下的電流,是由建造福島第一電廠的東京電力公司(TEPCO)製造。藉由拍攝和上傳抽象的頻閃線條,Anze 希望每天提醒大眾,2011 年福島核災造成的傷害仍影響至今。
Winnie:KANA KAWANISHI 有許多藝術家活躍於歐洲,你認為歐洲和亞洲藝術市場最主要的差異是什麼?
Kana:在當代攝影的領域,歐洲相對成熟很多。我無意悲觀,但這跟亞洲相對保守、謹慎的文化有關。歐美對藝術品的接受度比較大膽、直覺,也挺信賴個人品味偏好,而亞洲還是比較能接受已經成名的藝術家。這當然還是有意外的,我也經常在國內藝術博覽會或藝廊,看到一些不一樣的嘗試。但以我的經驗來看,藝術市場唯一不變的就是變,所以比起預測市場偏好,我更傾向於選擇那些直接打中我內心的作品。
Winnie: 有幾位攝影藝術家的拍攝主題都有明顯的在地感,對 Kana 而言當代與在地之間的關聯為何?
Kana:作品在藝術家日常生活環境中產出,對當代攝影而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就像安瀬英雄(Hideo Anze)《Stripe(50Hz)》非創作者同時是一位記者,我認為所有創作都應該跟生活的地方有關。
註:安瀬英雄的作品《Stripe(50Hz)》,目前獲得大英美術館典藏。
born #1 2014 | archival pigment print | 1098 × 728 mm © Ryota Kikuchi, courtesy KANA KAWANISHI GALLERY ride on time 2014 | archival pigment print | 1098 × 728 mm © Ryota Kikuchi, courtesy KANA KAWANISHI GALLERY
菊地良太(Ryota Kikuchi)的整個創作脈絡也是很在地的。Kikuchi 是一個徒手攀岩(free climbing)好手,作品的靈感就是來自這項興趣。從兒時住所大阪移居到千葉,Kikuchi 失去了與故鄉土地的連結。「徒手攀岩者必需對地景結構與形狀有敏銳的觀察力,然後用身體去呼應。」他透過身體與地景的互動,拍攝每天通勤經過的地方,重新找回對於土地的踏實感。
長谷良樹(Yoshiki Hase)是另一個很好的例子,雖然他的每個題材都很迥異,但拍攝父親出生地的作品《ENA》 ,除了呈現他一貫特有的美學之外,也成為 Yoshiki 創作生涯中一個有趣的亮點。
上面提到的藝術家作品都不只是純粹紀錄,他們都超越攝影最普遍、原始的記錄功能,以單一的平面影像,傳遞深刻複雜的概念,這也是我對當代攝影著迷的原因。
Winnie:對於年輕一代的日本攝影藝術家有什麼樣的期許?
Kana:年輕一代沒有經歷過底片時代,他們對媒介的認知是完全不同的。以輸出這件事來講,他們會把影像印在各式各樣的媒介上,老實說我不是很習慣這件事。對我來說,科技進步讓選擇更多是好事,但並非越新穎越好,而是要思考使用的必要性,建立在傳遞意義的目的上,這樣作品才能在時代洪流中走得更長遠些。
從帶有紀實色彩到純粹的觀念攝影,KANA KAWANISHI 所呈現的議題涵蓋歷史、私人記憶、科技,不限於日本國內,甚至觸及新媒體。收到長達五頁圖文並茂,由 Kana 親自彙整的藝廊與藝術家介紹,瞬間肅然起敬,這儼然是日本職人精神的體現。在台灣,幾乎很難找到像 Kana 這樣對當代攝影用情至深的藝廊。喜愛攝影的朋友若想好好認識當代攝影,在造訪東京時,除了大眾口味的東京都寫真美術館、民間的私寫真藝廊之外,不妨走一趟 KANA KAWANISHI ,體驗這間看似小眾,卻對當代攝影懷抱宏觀視野的藝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