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搖曳橄欖樹,山稜連綿於廣袤天際,鬥牛與佛朗明哥舞在金黃陽光下,誕生於這片沃土,這是世人眼中的安達魯西亞。幽微窗光延著深灰色布簾,映照著瘦骨嶙峋、夾著尾巴、雙耳下墜的獵犬,細緻構圖與大地色調,使人想起 Diego Velàzquez 的油畫。這是 Martin Usborne 鏡頭下,被世人遺忘的安達魯西亞。
在安達魯西亞地區的官方網站,狩獵與爬山和釣魚一同被列為推薦從事的當地運動(sport)。「安達魯西亞擁有豐富自然景觀,是理想的狩獵勝地……狩獵活動在尊敬自然的前提下進行,保育與野放是我們確保物種多樣性的方式。」網站上如此描述。被當做狩獵工具的獵犬,顯然不屬於官方所認定、應該被保護的自然。
《Where the Hunting Dog Rest》作者 Martin Usborne 來自英國,起初與其他觀光客一樣,著迷於安達魯西亞的鄉間美景與文化,直到發現這些在年度狩獵祭結束後被拋棄的獵犬。他為收容所的獵犬拍攝肖像,也拍下遺棄地點:鐵道、路邊、河畔、樹下、山谷。並置觀看的敘事方式,點出狗的身形、毛色與景觀巧合般的相似性,開啟兩者間的時空通道。死亡後靈魂滯留在地的感受,像突如其來的寒風,由荒蕪的地景吹向消瘦露骨的獵犬軀體。
回顧獵犬的歷史,幾個世紀以來西班牙的獵人們使用灰狗,在冬天的大地上獵捕野生動物。17 世紀的獵犬甚至與貴族建立直接的關連,不僅受到法律保護,更出現在貴族的遺囑之中,但在當代獵犬們的地位已大不如前,一旦二月的狩獵季過,據估計會有超過十萬隻狗被遺棄或殺害,原因只是因為這些狗太老或行動太慢,不適合下一次狩獵季節的到來。多數的狗被遺棄路邊,或者被政府抓去結束生命,還有些狗因表現不佳受到懲罰,吊到樹上甚至丟進井裡。「呈現痛苦很容易,但痛苦的影像容易使人撇開目光。」Usborne 在創作自述中說,他的目的是展現生命之美,然而,美麗的肖像是在憤怒與無奈交加的心境下完成。
Where Hunting Dogs Rest – Galgo 14 Images © Martin Usborne Where Hunting Dogs Rest – Galga 17 Images © Martin Usborne Where Hunting Dogs Rest – Galga 26 Images © Martin Usborne
《Where the Hunting Dog Rest》在 Usborne 的鏡頭下將這些獵犬們受到的苦痛,用獲救的狗與被遺棄的風景進行了另一番包裝與轉化,照片的靈感來自西班牙黃金時代畫家 Velazquez ,拍攝地點也恰好是 Velazquez 當時生活與工作的區域。系列中呈現了在救援中心休息的獵犬,以及流落街頭,對比西班牙風景反應心中另一個歇息的角落。Usborne 拍攝的最後一張照片,是一隻看似無頭的獵犬。就在拍攝完不久後,獵犬突然被另一隻獵犬襲擊,由於無法立即送醫,他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牠垂死。這幾乎是所有觸及弱勢生命議題的創作者,都會面臨的心靈考驗與道德兩難。Usborne 捨棄了靜態攝影最為人稱道的「決定性瞬間」,沒有拍下事件最驚心動魄的時刻,而選擇捕捉上一刻,生命一如往常的模樣。
對於台灣讀者,最廣為人知的流浪動物影像,也許是探討安樂死的紀錄片《十二夜》。相信看過的觀眾,至今仍歷歷在目,走出電影院也許還帶著一行未乾的淚,以及憤怒、難過、罪惡感交織的心。這是「紀實」的力量,直接而衝擊。Usborne 平緩如詩的影像,使觀眾遠離最慘痛的核心,不是要大家視而不見,而是平心靜氣的思索,動物生命與人類文化間,如何衡量與取捨。
台北雙年展《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正於北美館展出,後自然(post naturalism)這項命題,帶出當代人與自然共處的各種可能。被馴化的犬貓,不敢說是最常接觸,但比起黴菌、植栽,可說是最有感、最具互動性的都市自然了。看完雙年展,再次閱讀《Where the Hunting Dog Rest》,彷彿找到了通往後自然的其中一條可行之路。
了解更多 《Where the Hunting Dog Rest》:https://bit.ly/2QMvyf3
Usborne 拍攝的獵犬收容所網站:https://bit.ly/2UCcv6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