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起知名攝影師 Helmet Newton 在 70 年代的巴黎,替聖羅蘭 Yves Saint-Laurent 拍下《Le Smoking》,成就帶領女性甩開傳統性別框架的經典作品,陶醉在 Sydney & Yun Zon 如裝置藝術建構的影像視界,色彩就像是兩人的魔杖,揮灑著奇想般的霓彩迷幻,並透過作品傳遞對於議題的關注,Helmet Newton 為時尚攝影帶來新的視覺衝擊,而廣受國內外注目的 Sydney & Yun Zon,我想也為當代攝影帶來更多的刺激與啟發。要形容這對生活與工作上特別的夥伴,或許就彷如玻璃和光,在折射、繞行與析離間,盡情激盪各種藝術不可預期的美麗。
攝影是作為概念表達的媒介之一。
「The Nothingness of Amelie」系列是開啟 Sydney 攝影的起點。在這之前 Sydney 從事著平面設計與動畫相關的創作,2014 年底 Sydney 在 Yun Zon 的協助下,運用長短頭髮,身著白色泳衣與綠色外套的兩位女性產生的對比,打造這至今仍讓人津津樂道的傑作,也讓 Sydney 的作品開始受到廣泛的注意。「直到現在 The Nothingness of Amelie 對我還是有很重要的意義。」Sydney 表示在當時自己所構思的並非拍攝漂亮的畫面,或是成為攝影師,而是想傳達「看不見的朋友」這個概念。「相信許多人在年幼都會有家長工作繁忙,無法陪伴在身邊的時候,我們會自然投射出一個看不見的朋友,甚至在一個獨立的空間與寂寞相處,這都是一種面對自我的過程。」回想起 Sydney 以「Nothingness」一詞形容自身的攝影風格,足見「The Nothingness of Amelie」系列對 Sydney 的重要。
綜觀 Sydney 和 Yun Zon 的作品重要的一個環節,可以發現「自我認同」,甚至是女性的自我認同,佔了相當重要的份量,因此在「The Nothingness of Amelie」中的兩位女生,一位是適應社會所呈現的樣貌,一位是自己理想中的模樣,畫面中捲曲如石頭的身形,隱喻了女性必須隱藏自己情緒的部分;綠色外套女生腳彷如石膏像的設定,也反映了女性在社會中無形受到的限制,能行動的範圍、距離,甚至暗巷絕不可接近,對於這些層面的關注,也讓「The Nothingness of Amelie」至今,仍在 Sydney 心中具重要性的創作。「我是在 2014 年底拍攝這個作品,從那個時候到現在,所有案子的方向都是偏向攝影,我並不將自己視為攝影師,是因為我認為我想要表達的是概念,而攝影是我運用的媒介,我也曾使用文字、動畫與設計來做概念的表達,所以用藝術家或創作者這兩個詞彙或許會貼切一些。」
擁有展現自身作品的平台,踏出接案成功的第一步。
身為年輕當代的攝影指標,Sydney 笑著說用這樣的形容似乎有點不好意思,「不諱言現在有很多的風格開始朝這樣的方向,我也不覺得我是帶起此風潮的一員,我們的作品能受到喜愛,其實相當感謝。」聊到對客戶在溝通環節上,是否有可面授的機宜,Sydney 表示過去辦過許多講座,其實聊的多半就是關於接案的部分,「雖然這部分可以談的內容太多,不過可以大致分為幾項,第一次接案通常遇到最大的疑問就是報價與溝通,以及如何得到案子,多數是圍繞在這三個範疇,第一個重點就是把作品盡量上傳到網路,增加自己的曝光。 像是Behance、Tumblr、Cargo 或 FB,有許多可以存放作品的平台,如果可以適時讓客戶看到成熟的作品與喜歡的風格,自然就會找上你。」有些人或許好奇是否有 Sydney 和 Yun Zon 自行爭取的案子,不過兩人直至目前亮眼的成績,皆是透過客戶認識作品自行來做邀請。「另一個有自己的網站或平台的好處是,客戶會因了解你的作品而來,而不是只認為你會拍照、設計所以提出邀請,這樣的作法也可以幫助創作者在前期適時的篩選客戶。」進入到中間的溝通過程,Sydney 也適時的提出建議:「可以的話會盡量要求寫合約,沒有辦法至少要有信件的留底,把時間、內容預算有實際的紀錄,如此也可以幫助創作者與客戶後續的溝通。」
經手並創作出相當多具迴響的作品,很好奇對 Sydney 和 Yun Zon 而言,有無最深刻的拍攝經驗,說到這兩人展現了心有靈犀的默契,表示一直以來兩人的作品都是在棚內拍攝,在室內的空間比較不用考慮天候的影響,那次是為歷經 StreetVoice 見證大團舞台洗禮的新生代創作女聲黃玠瑋(Zooey Wonder)拍攝,Sydney 表示因為玠瑋的聲線非常具有穿透力,初次聆聽她的歌曲就讓自己有種溫暖的感覺,就好像藏著許多不同的故事。「雖然有點難形容,但很像在海底聽著她的聲音,即使中間隔著物質,或者很遠聽不清楚,這種呢喃的細語依舊能傳進你的內心。」也因為這樣的心境,那次拍攝走出攝影棚來到海邊,讓畫面的呈現符合 Sydney 聽玠瑋歌曲的心境,也與 2017 年推出專輯《Wonderland》中的單曲〈人魚 (Mermaid)〉相當契合。
Yun Zon 與我們分享了當天的拍攝印象:「當時我們是夏天時到海邊,準備的道具有點多,還扛了一台電視,不過天氣不算好,拍攝的過程還下起雨,可以說超熱光感又不是很好,在打光上也遇到很多狀況,反光板喬了很多角度,為的就是把最好的狀況表現出來。」Yun Zon 進一步表示一般的外拍或許沒有這麼多道具,只要有藝人、攝影師、攝助與簡單的燈光器材就構成拍攝的要素,當把平常拍照的視覺元素與道具帶去戶外,就要克服很多道具擺放攜帶的問題,換景也需要大隊人馬,不過成果是相當滿意的,合作過程也很開心,但也是兩人最為辛苦的一次拍攝經驗,Sydney 回想起玠瑋要下海的一幕,雖然理解這樣的畫面很好看,然而玠瑋其實是怕水的人,卻還是努力達到 Sydney 和 Yun Zon 的要求。「還有一幕是在正中午把玠瑋埋在沙裡,陽光直射可以感覺玠瑋的不適,拍攝時覺得奇怪玠瑋怎麼不時皺眉頭,後來一問才知原來有小螃蟹在咬她的腳,但她還是忍著讓拍攝順利完成。」讓 Sydney 深深敬佩玠瑋的敬業,不僅成就了一次雙方都滿意的精彩作品,更像是一群好友出遊般的合影。
選擇 Wacom Cintiq 要小心,可能一用就回不去了!
對於使用 Wacom 的契機,Yun Zon 回溯起最早國中用 Flash 做動畫的時期。當時是訐譙龍與阿貴動畫風行的年代,在自學的過程中 Yun Zon 得到長輩贈送的 Graphire 手繪板,也因此發覺到電腦的創作,其實可以更深更廣。當時的社會背景電腦繪圖的風氣才剛開始,Flash 也尚未被 Adobe 所收購,電腦動畫在學校教育裡尚未紮根,直到高中就讀廣告設計,卻發現學校的推廣有限,這部分讓 Yun Zon 深感可惜,因為當時的電腦繪圖已經可以做到很多,卻限制了許多人發現創作的可能。獲得 Wacom 對於 Yun Zon 最大的影響,就是手繪可以做到的事情,電腦也做得到甚至更多想像不到的部分。「如果現在面對年輕朋友,甚至有天我有自己的小孩,我會提供這樣創作方式的選擇,因為這樣的工具,可以讓他們盡情發揮想像的可能性。」到出社會後購入 Intuos 款式,被Wacom 對此型號經濟實惠的設定所吸引,不論是代替滑鼠、繪圖或修圖,Wacom 皆提供相當大的幫助。「我們並不是因為與 Wacom 合作才推薦給大家一定要購入,而是 Wacom 的產品真的很不錯。」Yun Zon 表示 Wacom 幾乎算是獨佔的品牌,所以藉由本次分享想傳達的是,Wacom 影響了兩位的創作生涯,並提供了相當優質的協助。
「任何工具沒有好或不好,只有適不適合與用在對的地方。」Sydney 回想起使用 Wacom 的契機,來自大學的專題畢製做手繪動畫。「手繪動畫可選擇在紙張上掃描,或者使用手繪板這兩種方式,然而一開始就習慣紙張描繪,當時並沒有感覺對手繪板直覺的需要。」後來得到身邊朋友的分享,在暑假結束的評比前就要完成一部動畫,便使用了 Wacom 代替拿筆的習慣。「我同樣經歷了大家一開始對於 Wacom 使用不適應的問題,因為你並不是看著繪圖板創作,而是要看著螢幕,所以花了一點點時間,不過這次的經驗幫助我通過畢製,也讓我決定自己購入第一塊 Wacom。」Sydney 特別分享了適應 Wacom 的小撇步,就是盡量購入與使用螢幕等比大小的尺寸,因為手移動的空間會與眼睛看螢幕的空間最接近,如果板子小螢幕卻很大,手就容易因移動一點而讓游標出界。Yun Zon 特別以蜜月期的概念,期待有興趣的使用者花時間適應 Wacom 的使用習慣。
相較於小台且好入手的 Intuos 系列,「如果沒有預算上的考量,Cintiq 是相當值得推薦使用的 Wacom 手繪板。」Sydney 指出 Wacom Cintiq 最大的優勢,就是無視差的設定,使用上可以更貼近直覺作畫的感覺。不論是製作動畫或者修圖,在去背髮絲,與修正皮膚的狀態,有辦法直接盯著去做調整,那種感覺一定是比手眼分開更加協調;再來是把圖放大進行檢視的時候,Cintiq 可以開啟手的觸控,讓右手在處理的同時,左手可以做圖片的縮放,進而移動視角。「一般來說製作手繪稿,你必須繪製完後掃描進電腦,那時的解析度其實已經被侷限,假設要轉成外框與線稿,變得要耗費更多的步驟,這部分使用手繪板就會變得相當便利,因為你可以自行控制精細程度。」Sydney 認為跟多數人常用的 Intuos,Cintiq 就像一張白紙,得以銜接使用的直覺性;而身為一個電腦使用者,Cintiq 也適時抽離使用者在淺移默化中,手握滑鼠盯著螢幕等於在工作的暗示,讓繪圖重新成為一個放鬆、享受的過程,也可以刺激更多的創意產生。Yun Zon 則對攝影師們提出建議,可以先從 Intuos 培養使用的習慣,向上提升專業性時 就可以藉由 Cintiq 的使用締造更高的效率與創作質量。
相較於小台且好入手的 Intuos 系列,「如果沒有預算上的考量,Cintiq 是相當值得推薦使用的 Wacom 手繪板。」Sydney 指出 Wacom Cintiq 最大的優勢,就是無視差的設定,使用上可以更貼近直覺作畫的感覺。不論是製作動畫或者修圖,在去背髮絲,與修正皮膚的狀態,有辦法直接盯著去做調整,那種感覺一定是比手眼分開更加協調;再來是把圖放大進行檢視的時候,Cintiq 可以開啟手的觸控,讓右手在處理的同時,左手可以做圖片的縮放,進而移動視角。「一般來說製作手繪稿,你必須繪製完後掃描進電腦,那時的解析度其實已經被侷限,假設要轉成外框與線稿,變得要耗費更多的步驟,這部分使用手繪板就會變得相當便利,因為你可以自行控制精細程度。」Sydney 認為跟多數人常用的 Intuos,Cintiq 就像一張白紙,得以銜接使用的直覺性;而身為一個電腦使用者,Cintiq 也適時抽離使用者在淺移默化中,手握滑鼠盯著螢幕等於在工作的暗示,讓繪圖重新成為一個放鬆、享受的過程,也可以刺激更多的創意產生。Yun Zon 則對攝影師們提出建議,可以先從 Intuos 培養使用的習慣,向上提升專業性時 就可以藉由 Cintiq 的使用締造更高的效率與創作質量。
「就連常協助我工作部分的好友生日,我都送 Wacom 看我多忠實。」Sydney 笑著表示,看到長期使用滑鼠修圖的朋友收到 Wacom 時那種開心,就算到法國學習攝影也是每日攜帶,會讓她繼續推薦這樣好的東西給身邊的攝影師朋友。Yun Zon 也分析便宜的 Wacom 甚至比專業的滑鼠還要便宜,身為一個創作者其實更該隨身攜帶一塊手寫板才是,Sydney 則認為使用 Cintiq 比較不會有不習慣的問題,也有 13 吋的選擇,是一項相當好的投資,而且就像一句網路用語,「使用後就回不去了」。
在設計、攝影、動畫與插畫,甚至音樂間,Sydney 與 Yun Zon 兩人進行廣泛的嘗試,並得到備受肯定的豐碩成果,近期的休閒則是享受 Nintendo Switch《漆彈大作戰二》的競爭與刺激,甚至開台,與藝文、音樂圈的同好聚集 20 多人的群組,Yun Zon 表示動漫與電玩許多的角色與故事設定,自小時候起非常影響兩人的美感,也間接成為兩人從事藝術領域的啟蒙;Sydney 更是因漫畫的喜愛而學會分鏡,進而建立構圖與故事腳本的基模,也影響了看世界的角度,包括動漫、電玩與電影,其顏色、光線、角色故事等各種環節的設計,也是 Yun Zon 相當推薦大家嘗試,甚至可以讓小朋友接觸的媒介。許多人透過網路的文字認識 Sydney ,或許覺得這是位相當有主張與個性的女生,透過本次的訪問也更真切的感受到 Sydney 與 Yun Zon 在創作與個人特質間,更多值得細賞的魅力。對於每個作品想要闡述的意涵其實很多層,未來 Sydney & Yun Zon 也會透多更多方式,讓欣賞兩位作品愛好者們,可以更全面的認識其創作。
Wonder Foto Day 台北國際攝影藝術交流展,與繪圖板、數位繪圖顯示器及數位介面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導製造商Wacom Taiwan 特別攜手,邀請四位業界知名的攝影師開設講座與課程。除破盤行情的小班制收費,課程中搭配Wacom 手繪板操作,同時課程學員可享有 Wacom 優惠價,WFD 的參展者也能獲得課程5折的優惠,同時慶祝Wacom 35 週年,至 12 月 31 日也提供了相當實惠的感謝祭活動。竭誠攝影師與愛好者,跟著 Sydney & Yun Zon 進一步體驗 Wacom Cintiq 對影像編修的實質幫助。
Zen Yun Zon
https://www.behance.net/zenyunzon
跨界創作者,擅長多媒體整合,通常以設計師名義走跳,但部份的時間都在做設計以外的事情,設計作品集中於音樂祭、演唱會以及專輯視覺等。下班時的休閒就是煮飯給 Sydney Sie 吃。Sydney Sie
sydneysie.com
以設計、攝影、動畫、動態影像呈現藝術創作,慣用真實道具呈現理想中的構圖,再利用調色使畫面趨近於不真實的樣貌,構成超現實的視覺意象,使虛實之間的界限消失,將哲學與畫面結合,作品呈現睡覺時保持眼睛睜開的那種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