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國際再度受到注目的攝影師深瀨昌久,自1992年從酒吧跌落的意外後,再也無法拿起相機,直至2012年逝世。
深瀨昌久的作品時常提出「自己是何物?」「什麼是攝影?」這樣的問題,除了肖像作品外,也初次公開由深瀨昌久檔案館館長,在深瀨昌久過世後修復正片拍攝的「HIBI」系列作品。
這檔展覽同時也是深瀨昌久在過世後於日本國內的第一次回顧展。

作品於「誉田屋源兵衛 竹院の間」 展出,是間已經開業280年、製作和服腰帶的老舖。
展覽由1983年起至1992年依時間排序,在四個房間內分為三大主題展出,分別是 「遊戲-A GAME」、「烏」與「私景」。

「遊戲—A GAME」區域以充滿圖釘的超大片幅拍立得照片開啟整場展覽,讓人不禁感到疼痛,作品以翻拍的方式在輸出的照片精細的插上圖釘,欲使痛覺與視覺進行結合,也感到攝影真偽與情感投射之間的探討。
在「遊戲—A GAME」中,同時也展出攝影蒙太奇的多重曝光作品「Color Apporach」。
接到下個房間展出深瀨昌久的愛貓サスケ。

多數人知道深瀨昌久的「鴉」,卻不知道他愛貓成癡。

他曾經飼養一隻由攝影家高梨豐贈送的小貓為初代「サスケ」(Sasuke),也許是因為當時的住處房東的關係,有一天サスケ突然在家中就不見了。
深瀨昌久百感交集的到處貼傳單尋找愛貓、四處尋找,有位橫濱的女性聯繫他「這不是サスケ嗎?」
深瀨趕緊準備答謝用的威士忌前往迎接,但這隻「二代目」サスケ是隻比一代目稍微笨拙的另一隻貓,雖然如此,深瀨仍然稱它為サスケ,並且到哪裡都帶著他。

中間區域則是最知名的「烏」。
不只展出原始的照片,也包括彩色、彩色拍立得與加上塗鴉的四種作品。

經過一條綠意盎然的廊道,是深瀨昌久身前在Nikon Salon的最後一檔「私景92″」部分重現展覽。
「私景」展出四個系列,ヒビ(日子)、ベロベロ(舔)、 ブクブク(泡泡)與私景。


ヒビ在日文中,同時可以解釋為「每一日」或是「裂縫」,是深瀨昌久最後的系列作品之一,深瀨昌久於1990至1992年間,每天在街道上拍攝地面的龜裂,在手工放相後親自地一一著色,蓋上手印與印章。
ブクブク則是用水底即可拍,拍下深瀨自己在浴缸裡的各種照片,帶有點幽默的玩心,又有點晦暗憂鬱。



這檔深瀨昌久回顧展可說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在這之後我對深瀨昌久有了完全不同的認識。
「私景」系列作品讓我深受衝擊,過去擔任商業攝影師與家庭耳濡目染,培養了深厚的攝影技術基礎,且在「烏」成名之後也不滿足於當下,在數十年前就不斷探尋著自身與攝影的意義,運用大量的混合媒材去嘗試、進一步的突破,不禁讓我想著,如果1992年的深瀨沒有自黃金街酒吧樓梯跌落,日本現今的攝影是否會有截然不同的風景。
KYOTOGRAPHIE京都国際写真祭— Lauren Greenfie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