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曾想過:如果地球化身為人類,他會是個怎樣的人呢?
適逢 4/22 世界地球日到來,恆隆行概念店 zonezone 於 4/20(週四)-4/22(週六) 舉辦響應世界地球日的新型態概念展「Mx. Earth 的近代藏物間」,這也是恆隆行以循環永續為核心概念成立的平台 restyle2050 首次透過創新特展的型態發表,將地球擬人化為「Mx. Earth」,透過他的角度,呈現對於 1970-2020 年各時代的人類生活意識的觀點與藏物,並企圖向當代人類溝通,傳遞透過「有意識的消費」,達到永續循環的未來;在藏物間裡,不僅有 Mx. Earth 珍藏的各種生活型態的足跡與演變,更結合近期當紅的 AI 繪圖,邀請參訪者一同生成自己所想像與希望的 2050 年的樣貌。
從 Mx. Earth 藏物間當代生活演變,
AI 生成展現各時代日用與科技樣貌
每個時代人類的生活意識、消費選擇、科技創新與行動,都深刻影響了地球的環境樣貌與資源被消耗的方式,而這一切,Mx. Earth 都記錄下來、寫下觀點,放進了他的藏物間中。活動透過將地球擬人化為「Mx. Earth」 的角度,結合時下最新趨勢,以 AI 繪圖方式產出對於 1970 – 2020 各時代的環境議題、生活模式、科技創新,並透過社群貼文的形式搭配地球的觀點與記錄呈現;有趣的是,這個 Mx. Earth 還真實擁有自己的 instagram 帳號,雖然是限期存在,不過上頭也記載著各種他想傳達給大家的訊息與理念,並且展場整面 IG 展牆上的數字可都暗藏玄機,像是 follower 顯示的數字代表該年代的世界上網人口,following 則是當時的世界總人口數,從中可以窺探科技的爆炸性發展。
讓我們一起去看看 Mx. Earth 的藏物間裡面都收藏了些什麼?對於氣候變遷、環境問題和永續未來,他又有什麼觀點或建議?
透過永續意識與消費選擇,
建構滿足而健康的未來生活
restyle2050 是恆隆行以循環永續為核心的新概念成立平台,提倡「有意識消費」,希望透過永續意識與消費選擇,減緩資源的消耗與氣候環境變遷,進而推動、實踐永續價值。目前 restyle2050 透過上架「不完美的商品」,讓這些商品能有機會回到市場被選擇,並且提供同等商品保固、以商品分級制度帶給大家更優惠的價格,並促成「可循環的選擇」,希望人們面對日常消費時,可以更具有永續意識:選擇對環境更好的、可循環的、可被分解回收的、可以用更久的,而這些選擇依然可以滿足你想要的生活。未來,restyle2050 也規劃推出「訂閱租賃」服務,上架「舊機回收整新販售」、「循環設計產品」等產品,盡可能延續所有商品的壽命,發揮商品最大價值、減少資源耗費。
本次活動,restyle2050 除了集結了恆隆行授權總代理的所有品牌,包含 dyson、百靈 BRAUN、Oral-B、SodaStream、Honeywell、Sunbeam、TWINBIRD、LAURASTAR、OXO、Style、FoodSaver、CORKCICLE、stasher、Lexon 等,展示它們對於循環永續的應用,更招募了當代理念相近的品牌,也將品牌是否具備 ESG 要素納入選品標準,如:台電文創、淨毒五郎、芒菓丹、INTZUITION 以覺學、Swing Reeds 蘆葦女力、ハーフ珈琲、Pimpant 法國俏皮鳥、淨瓶小熊、〔 ;PiOTOPIA 〕等品牌一同響應,向消費者展示「有意識的選擇」如何輕鬆融入日常應用。
順帶一提,走逛展場時,或許可以發現到展示櫃裝飾的燈條巧妙地構成了「re 2050」,也不妨留意一旁的展櫃,櫃體是由靈感來自台語讀音為「賣擱丟」的 芒菓丹 所打造 ,展櫃塑料是以回收晶圓盒製成,金屬部件則是以回收鋁罐製作,別出心裁;而現場的展示解說板也都是以恆隆行商品的紙箱再利用。活動最後也別忘了掃描 QR CODE 填寫問卷,現場還將根據問卷結果以 AI 描繪出你所希望的、想像的、更永續的 2050 年地球樣貌。
Mx. Earth 的近代藏物間 ○ 展期:2023/4/20(週四)~ 4/22(週六)11:30 – 19:30 (自由入場) ○ 地點:恆隆行概念店 zonezone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 82 號) ○ 費用:免費參觀 ○ 更多資訊:restyle2050 網站 / restyle2050 INSTAGRAM / henstyle 恆隆行官方網站
Wonder More: ○ 用友善大海的浪漫,獻上一碗鮮味魚湯拉麵-zonezone x 花蓮定置漁場三代目 The Fishery 限定場,最終席次好評加開 ○ 好想收藏這款環保吸管!清新配色配兼具收納、好戳膜,「摺摺吸管」創造環保新體驗 ○ 「潮電.老爺」限時登場!礁溪老爺酒店攜手台電文創、雙好設計,結合展覽、美食與 DJ 演出展現永續理念
資料、照片提供 / 恆隆行
文字整理、編輯 / Irene 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