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在周遭的土地、作物與人的互動,依氣候、作物成長不定期碰撞不同的實驗內容,搜集著一地周邊的生活經驗、文化風情、農作材料、農業廢材等,轉化成為創作媒材 。
照著上面的敘述,想想那將會是怎樣有趣、怎樣浪漫、怎樣有機又充滿可能性的創作?「三古三土」就是這樣一個根基於台中烏日的藝術計畫,事實上,上面這句引言敘述,也正是「三古三土」的簡介。而如今,繼先前的「蕃麥花」、「驚蟄」後,計畫的第三件大型空間作品「虫籽」也於 2022 年末至 2023 年 2 月 28 日(週二)選址於 溫室 Conservatoire Studio 以預約制展覽方式登場展出,在展期間也會因不同創作者、參觀者們的加入而改變型態,虫籽計畫也期待著各種臨時、偶發性的創作提案,一切的互動,都將成為下一次展覽的開端。
從空間出發,
以粗糠打造回應公眾與場域的限定雕塑
「三古三土」藝術計畫由藝術家陳品卉與在地農夫廖洛堯共同合作,而「虫籽」是計畫之下的第三件大型空間作品。團隊的創作方式是從觀察展場空間開始,由空間決定作品。展覽所在的空間「溫室 Conservatoire Studio」,命名由來恰巧源自法文的 Conservatoire,意即「藝術學院」,而於英文又為恰好為「溫室」,因此 Conservatoire Studio 就像是一個充滿藝術與實驗性的工作室,交融不同領域的新銳創作者,共同發現工作或是空間的無限可能;展場本身結構屬於長形,中央有四根顯眼的柱子,也由於展場前身是男士理髮廳,在展場四周也留有一些理髮廳時期的用品,而在展場的後端也保有那時期的鏡子。
「虫籽」是一個以時間軸為單位,包含了場地限定裝置、創作者回應與公眾參與的空間公眾雕塑作品。在三古三土藝術計畫中,藝術家們使用農業廢材作為媒材,思考從作物到食物這中間所產生的廢材是否有更多的可能性。由於計畫根基所在的台中烏日是稻米產區,團隊這次也自然地往這方向思考,思考一個有量體、輕盈、聲音、香氣、可塑型且取自於植物的部分 ── 粗糠。
「虫籽」是由「蟲子」跟「種籽」所組成具有雙重意義的詞彙,也可把字拆開看作「虫米子」,作品中的粗糠是種籽(米)的一部分,同時也帶來許多蟲子(米蟲),就像是在打破網室原本在農用上的意義(防蟲),在作品中實驗一個無實際作用且持續打開、生產其他意義的網室,因此裝置作品以二手錏管、PVC 管、角鋼、木板、五金、網布、粗糠為媒材,加入創作者回應及公眾參與,打造一個溫網室、有機的形體,攀附在展覽場地垂直方正的空間內,打破原始結構在空間中製造另一種身體感知。
在這個空間裡,三古三土團隊想要藉著「虫籽」創造一種體感上的互動,像是走路的聲音、淡淡的香氣,同時增加行走難度,以及行為痕跡記錄等,還有空間從一開始的巨大逐漸縮小到需要低著頭彎腰才能走出看到鏡子裡的自己。這些互動與身體感知也讓藝術家思考如何以行為形塑這個空間,同時讓觀者參與成為公眾雕塑的一個環節。
在溫室裡如蟲子 / 種籽那般繁衍,讓事情發生
虫籽除了是一個空間裝置之外,還包括了「虫籽計畫」── 在「虫籽」這個裝置作品裡,三古三土不定義空間的用途,而是邀請創作者和觀展者在展覽的三個月期間實驗各種人與空間的互動,使用文字、聲音、影像、行為、物件、雕塑、食物等任何形式材質,以自己選擇的媒材與方式回應「虫籽」這件創作,使這件作品成為一個橋樑、臨時劇場,讓演員各自回應發揮,相隔一段時間加入不同人的參與,如蟲子 / 種籽那般繁衍,讓虫籽成為一個「讓事情發生」的場所,直至展期結束。
像是在展期中也曾舉辦以餐會形式呼應展覽的系列活動「仿鳥食會」及結合了茶席、舞踏及樂器表演的「春童月葉」,以創作者蘇品蓉與藝術家陳品卉共同合作設計的「仿鳥食會」來說,即以模仿鳥類覓食為發想,以食花、食穀、食果、食蜜、雜食為主要概念,運用顏色、香氣、口感、嚼勁等五感增加「吃的樂趣」。因為鳥類具有細微的喜好,且會根據環境改變心情而選擇食物,因而運用不同方式處理食材,如蔬菜的切法不同,鳥兒舌頭的動作、脖子伸長的程度、眼睛張開的大小、一口咬下的大小、咀嚼的次數就會隨之改變。從菜單發想、設計、製作到餐具搭配,蘇品蓉與陳品卉以鳥類覓食的視角,轉化為對虫籽展覽的回應,並同時將餐會記錄同步在 2022 年 12 月 16 日於安特衛普藝廊 Claptrap 的展覽「Hunger for Paradise」中展出。
未完待續:有機循環,成為下一次想像的養分
在此番的創作計畫中,不論是實體的「虫籽」,或是創作者計畫中的「虫籽」,又或是每個虫籽參與者,在粗糠鋪滿的空間,隨意行走、坐躺、塑形,以行為痕跡作為一種公眾雕塑,每個人皆以不同的型態、樣貌形塑 / 介入了這件作品,像是同時有不同雙手一起雕塑這個空間,虫籽在展期中因而不斷地轉變型態,成為一個一直未完成且持續未完成的展覽。
虫籽以農業廢棄物「粗糠」作為這次展覽的創作媒材,在展覽規劃初期,團隊一直思考展覽結束時的處理方式,並把「處理」的過程也容納進展覽的規劃中。原本三古三土規劃讓粗糠改變型態,壓製成「磚」延續到下一件作品中;後來在展覽期間舉辦了許多活動,從最初的展覽開始,邀請了不同領域的創作者參與,中間發生了餐桌、書法、茶席、舞踏、瑜珈等活動,接觸到不同領域的創作者,這些過程讓他們意識到「人」的參與才是虫籽的中心,也讓因此轉變了思維,重新思考如何才是適合虫籽的結束方式,也決定將個人的創作轉變為「發散」,於 2/18(週六)開放「播殼」活動,開放觀展者自由索取、將粗糠帶回家,覆蓋土壤上可保濕、減少雜草,拌入土壤中則可使土壤更鬆軟通氣,菜圃、花圃、盆栽都適用,大家透過此過程一起把展覽分解,更讓粗糠走進大家的生活,讓人人的植物、作物能因為粗糠的加入有更好的生長。
展覽在 2/28(週二)邁入尾聲,現場的粗糠已經被參與的群眾分解、消化,地景雖然消失了,但依舊保留了這三個月來所有參與的創作者與事件的痕跡。虫籽像是一個容器、容納了稻殼、容納了米蟲、也容納了所有的發生。而在虫籽的最後一天,展場將迎來一群孩子,將網室將化為他們的遊樂場所, 以「與泥做朋友」為主題,由吉兒瑜珈引導小朋友們暖身,而後由羊羊阿姨和豪叔叔帶著孩子們用石頭、用泥土、用全部的身體來回應空間,讓孩子開啟泥沙岩土的無限可能,藉以延續米糠貼進大地的主題,用瑜珈、用繪畫、用土地、用身體來結束長達三個月的展覽。
虫籽作為一場展覽的結束,也將是下次展演的開端。
三古三土藝術計畫 「虫籽」Shellter ○ 展期:至 2023/02/28(週二) ○ 地點:溫室 Conservatoire studio(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265巷6號2樓) ○ 參觀時間:每週六日14:00-19:00 開放自由參觀,平日為預約制導覽活動,透過 FACEBOOK / INSTAGRAM 私訊預約。(2/26-28 為預約制瑜珈與兒童活動,不另外開放對外參觀;惟 2/28(週二)下午 16:00 至晚間 19:00 開放自由參觀,詳情請以官方公告為準) ○ 更多資訊:FACEBOOK / INSTAGRAM / LINKTR.EE
資料、照片提供 / 三古三土藝術計畫
文字整理、編輯 / Irene 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