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人對談或和自己相處時,曾留心過自身當下的動作嗎?除了脫口而出的言語、或平靜或誇張的面部表情,肢體語言往往也在無意間影響了整體氛圍,有時因緊張而緊握拳頭,有時懷有不耐地雙手在胸前交叉,而我們習以為常的「翹腳」,其實竟也是心緒的一種展現。
操刀過多次時尚雜誌封面,擅長以濃郁色調塑造空靈氛圍的攝影師陳詠華,因為著迷於肢體的一動一靜,便以「八種翹腳的姿勢」為題,攜手 Sony 最新 α7R V 全片幅高解析度相機,帶來一系列的創作拍攝,或蹲或坐、或躺或站,詠華捕捉了人們在各種情境下雙腳交疊的畫面,她說,翹腳可以是自在放鬆的,也可以是面對焦慮而生的。各不相同的每個姿態,卻都代表覺察自我的過程,透過雙腳擁抱情緒,在無論是喜是悲的狀態,好好從肢體感受每一個當下,那都是我們最美的模樣。
獨特的美學養成之路
一個小小身影在攝影棚靈巧穿梭,從外套、長裙到鞋子全是黑色,整套出自詠華喜愛的設計師川久保玲之手,是她每當有拍攝時定會換上的工作服,「穿上這套衣服,我的身體就好像開啟了某種機制,整個人都會轉換成工作狀態,變得心無旁騖。」她聲音細柔、眼神卻沉穩地說。詠華熟練地一次又一次按下快門,沒有擺架子的高傲氣場,但對自己想要的畫面堅定不移 ── 認真的人總是閃耀著,而詠華現在之所以能如此高效而幹練,持續飽滿著對攝影的熱愛,一切也都是從攝影棚起的頭。
以天真為名的孩童時期,詠華向媽媽要的玩具不只娃娃,還有塑膠相機,那時不曉得底片該怎麼裝,她便天天對著各種畫面空拍,學著從觀景窗看世界;長大一點,父親陳志駒還是商業攝影師的時候,她常跟著溜去攝影棚,從背後望見那個不常稱讚自己的爸爸努力工作著,這幅畫面自此定格在腦海,成為影響日後發展的關鍵,「我一直很想向他證明我做得到,那時我就跟自己說,有天我一定要比爸爸厲害!」想起尚是稚嫩的自己,詠華笑著說道。
除了攝影之路是從父親啟蒙,詠華在探尋自我風格時,腦海中浮現的也多半是和爸爸一起出門的光景。當父親從商業攝影師轉而釋放自我成為藝術家後,相較於普遍追尋精緻細膩的呈現,父親眼中的寶藏衝擊了和詠華對美感的定義,「以前我也很喜歡美少女戰士那些閃亮亮的風格,但有次爸爸帶我到那時候還只是廢墟的華山文創園區一帶拍照,我看著他拍枯葉、蟲子的蛹或屍體、牆壁紋路 ⋯⋯ 這些對當時的我來說很衝擊,覺得爸爸的視角好特別!」無論是在一片荒蕪中攫取寂涼,又或者前往植物園捕捉荷花的另類風貌,詠華說爸爸都只管交給她一台相機,但從不管她怎麼拍,潛移默化中,她的視野早已跳脫主流,使得長大後抵達陌生境地時,總在瞥眼間就能發現與眾不同的光影;拍攝人物時,也能透過鏡頭挖掘他者內斂卻獨特的面向,詠華透過對攝影的獨特視角、熱情與一顆敏銳的心,讓照片長成了屬於自己的模樣。
對自己追根究底
然而攝影師要形塑出專屬的風格,並不是一蹴可幾的事,知道自己不要什麼並不夠,能夠接納一路走來的磕撞,認知鍾情的事物與方向,才有機會呈現能聚焦大家目光、自身也打從心底認同的作品。除了家人灌溉的美學養成,大學時期亦影響詠華不少,從新聞系到服裝設計系,她曾抱著相機踏過集會遊行現場,也在教室裡埋頭苦縫,最終才在淘汰與追求之間慢慢認識自我,「以前我會追星、曾經超喜歡濱崎步!但長越大就發現,我離小時候的自己越來越遠了,記得讀服設時有堂課老師要我們找自己的風格,經過那次沉澱後,我才徹底明白自己到底喜歡什麼。」她認真地分享。
影響詠華的事物有許多,電影便是其中一項,她特別喜愛老片,尤其是色調濃郁的畫面感,如導演塔森・辛的《入侵腦細胞》和《魔幻旅程》,這兩部作品的美術都是由日本人石岡瑛子製作,讓詠華看進了心底,「石岡瑛子的東西有種漂亮的魔性,會讓人覺得顏色可以成為情緒的出口。」此外,詠華也時常購入 90 年代的時尚雜誌、書籍,將這些四面八方而來的資訊吸收並消化成自己的攝影手法,於是可見她的作品中常帶有濃烈的藍和紅,對比概念也深深吸引著詠華。而隨著年歲漸長,離童年越來越遠的不只有喜好,還有看待事物的距離:
詠華相信距離產生美感,在逐漸社會化的過程中,她始終與人保持適當的距離,把視野抽高看待一切,心就能放得比較寬;同時也將距離反映在鏡頭底下,連帶著照片常呈現出朦朧的飄忽感,似霧,卻夾帶著絲絲微光。
八種翹腳的方式:樂於觀察肢體而生
詠華從當初穿著雪紡裙、追求潮流的青春女孩,轉眼成為內斂、沉著且愛好經典的模樣,雖然最後因為認清自己手不巧而放棄成為服裝設計師,但她始終沒有放下默默在旁的相機,從大三拍攝網拍模特兒開始,到為時尚雜誌操刀封面、擁有自己的專欄,她用拍攝的切角貼近熱愛的事物,進而詮釋出別具一格的時尚人像攝影;如今成為獨當一面的攝影師,她也從相機中釋放了自己的好奇心 ── 熱衷於觀察肢體,不但為此重新學習原先中斷的芭蕾舞,更希望讓作品能綻放出她眼裡那或許平凡卻深藏迷人語彙的肢體之美。
這回她以 Sony 最新 α7R V 全片幅高解析度相機創作「八種翹腳的方式」,即是從對肢體的熱愛所延伸出的主題,「我做過一個拍攝包袋的專欄,當時運用很多姿勢來凸顯不同的氛圍,從那時開始發現自己很喜歡拍肢體,加上小時候跟現在都有學芭蕾,那些肌肉線條和曲線都好美呀!所以就決定把自己著迷的事物融入創作中。」也是從那些細膩的日常觀察,她認為「翹腳」意味著與人與自我的相處達到一種或輕鬆舒適、或在緊張中包覆自我的安全狀態,並且有別於花俏華麗的背景裝飾,詠華以回歸簡單的素色背景紙為基底,襯托出人體舉手投足間散發的魅力;每一種翹腳姿勢代表的意境與情緒各不相同,但詠華說,這些並沒有標準答案,因為人是獨立的個體,她希望你我從照片中真誠感受再投射,進而找到那份只屬於自己的美麗解答。
或許從醫學認知來說,翹腳是傷身的不良姿勢;但對作為攝影師的詠華而言,卻是一種安全感的表徵,「我常常翹腳,覺得女生翹腳很迷人,也隱含著很多意義,可以是想展現自己的女人味,可以是表達自在的樣子,或者其實是很ㄍㄧㄥ的表現。」她以自己為例,雙腿交疊再三纏繞,代表著千絲萬縷的情緒正在糾結;翹腳時將手放進雙腿中間,則像是在擁抱自己。詠華自陳不是個喜歡太大張力的人,因此這些照片乍看之下雖然動作差異並不大,但細微處的改變卻散發出內斂、沉著的狀態,這是她一直以來所追求的從容及優雅:
「在面對不舒服的場合時,透過翹腳也能讓自己感到和緩,雖然可能不符合人體工學,但表情仍然淡定,這是一種奇妙的矛盾狀態,也是一種社會化後的自我表達、身心投射方式。」— 陳詠華
以默契捕捉自然流動的姿態:
講究效率與精準的拍攝心法
此番的創作主題雖然是由詠華發想,不過對於所謂的「八種翹腳姿勢」,詠華卻從未確切設定,而是信任模特兒 Cindy,以引導、信任的方式交由她自行發揮,這不只是多次合作以來的默契,也展現出詠華雖是攝影師身份,卻習慣在鏡頭前將自己縮到最小,透過團隊各司其職地分工,讓拍攝能精準地前進,「我有一陣子沒見到 Cindy,這次拍攝我發現她成長了,眼神更能傳遞出韻味,為作品加分不少!」詠華滿意地說道。
這次讓詠華能高效地發揮創意完成拍攝,不可忘卻的功臣還有她拿在手裡始終呵護的 Sony α7R V 全片幅高解析度相機,相機之於她不僅是拍攝工具,更是只有自己能獨佔的存在,「非必要我不會讓別人碰我的相機,連攝影助理都不會給。」詠華說道。詠華相當在意相機機身外觀,她非常讚賞 α7R V 具質感的霧黑外型,與她的一身黑服呈現出既低調卻富有美感的俐落搭配;同時,注重相機使用手感、磁場合不合的詠華,這回是第一次入手 Sony,搭配實用性高的 Sony FE 24-70mm f2.8 GM II 鏡頭,從機身質感到實際使用,都讓她感到相當驚豔:
「α7R V 快門可以按得很快,幾乎沒有等待感,這是之前使用其他相機沒有過的體驗,很多瞬間我甚至不用開連拍模式也拍得到,好像沒有限制一樣!」— 陳詠華
身為以時尚人像攝影著稱的知名攝影師,詠華無論是平時工作或自身創作,時常需要捕捉人體轉瞬即過的神情,秉持著前輩傳遞「不要隨便按下第一張快門」的精神,α7R V 在影像智慧功能的大進化,也是詠華能順利推進工作的利器,「不論是用我向來很愛的底片相機或使用數位相機拍攝,在正式開始開拍前,我都會先用數位相機試拍一張當下的光線、妝容、神情等狀態給夥伴們看有沒有需要調整的地方,α7R V 擁有 6,100 萬的超高像素,即使在觸控螢幕上看,都可以將畫面放大到非常細微,可以非常清楚且快速、準確地確認所有細節是不是完備,之前比較少用到能放大到這麼仔細的相機,這部分確實有很大的幫助!」詠華認真地說。
而不只是高解析度能夠讓詠華在將細節放大時,能夠清晰確認唇部、眼部及髮型的完整度,α7R V 的具備大尺寸、高畫素和高色彩還原度的 LCD 螢幕,也是讓她特別有感的地方,「在拍攝當下可以直觀地瀏覽照片,顯色相當精準外,大螢幕讓觸控操作也更便利,不用看得很吃力,加上剛剛提到的放大功能,無論是想確認整體或局部都很方便,節省不少時間,讓拍攝能順利地進行。」詠華更笑著強調:「第一張真的很重要,要讓藝人或模特兒看到自己很美的樣子,這樣他們才會信賴你!」
Sony α7R V 的 LCD 螢幕具有 210 萬點、3:2 大螢幕長寬比,提供靈活觸控操作和寬廣色域,而 35 mm 全片幅背照式 Exmor R™ CMOS 感光元件也帶來約 6,100 萬有效像素的超高解析度,能快速、有效率地讓詠華在拍攝時精準確認燈光及妝髮細節 。機身搭載的先進 AI 技術,在人眼識別方面帶來卓越提升,能以人體姿態評估使用學習到的人體形式和姿勢,不僅可以準確辨識眼睛,還能識別身體和頭部的位置,甚至鎖定及追蹤背對相機、戴口罩或墨鏡、帽子的主體,除了利於詠華精準捕捉人像,對焦識別更能拓展到包括車輛、昆蟲許多等更多元的主體類型。
除了 6,100 萬畫素讓攝影師能清晰展現每一處執著的細膩畫面,對講求與模特兒默契、即興發揮的詠華來說,許多動作都是不可預知的瞬間即時抓拍,相機當然也要能隨時跟上節拍,而 α7R V 搭載的全新 AI 處理元件,在動靜變化之間,透由精確的 AI 人眼辨識,讓作品實現更精準的辨識效果,「這次我沒有特意限定把鏡頭聚焦在模特兒身體某處,而是讓相機的人眼辨識功能自己去抓,每張照片出來都是準焦的!就算帽子有蓋到臉,也可以迅速跟上模特兒的眼睛,不必再花心思在動作變化之間重新對焦,這點對我來說是很方便的功能。」她說。
但一如詠華偏好的朦朧感,如果仔細觀看照片,她仍讓人物本身帶有微微脫焦,從細節處烘托了平時代表性的作品風格,這點也反映在詠華的拍攝數值上 ── 將光圈縮到 F6.3 ,再運用 1/15 秒相對慢快門拍攝,「平時我就習慣採用慢快門的設定,我喜歡捕捉人體在變換動作、不那麼清楚的晃動瞬間。」而除了增強 AI 性能外,α7R V 機身內建的 5 軸光學影像穩定系統也經過升級,是 Sony α 系列機身中首次提供 8 級穩定技術,讓畫面即便處於慢快門的狀態下,依然能有效提升拍攝成功率,更因為新 BIONZ XR 引擎顯著提高自動對焦性能,提供 693 個相位式偵測點、覆蓋約 79% 的影像區域,實現更快、更精確的廣域自動對焦,同時設有對焦優先模式,在弱光或使用較小光圈時亦能提供更可靠的自動對焦:「這次拍攝我快門開到了 1/15 秒的參數,呈現的畫面還是非常穩定,α7R V 的穩定系統和對焦效能確實讓我印象很深刻。」詠華直點頭說道。
迅速的對焦和持續穩定的拍攝效能,連帶讓詠華快門也按得飛快,不只便於拍攝人體,瞄準動物或細小的物件也能事半功倍,「時尚雜誌時常常會有需要拍珠寶的時候,但因為珠寶普遍體積較小,以前有時拍了放大看還是沒有對到焦,現在可以想像我之後用 α7R V 拍珠寶時,應該就不會對焦得那麼辛苦了(笑)!」而有別於過去只能上下翻轉的螢幕,結合傳統傾斜螢幕和側開式多重角度彈性的全新 4 軸多角度 LCD 翻轉螢幕,也能順應更多場合使用,讓拍攝主題不僅限於人體、靜物的詠華,面對其他人潮較多、場地較廣且機動性高的工作現場時,可以更輕鬆地捕捉想要的畫面,「像是拍劇照或活動時,視野就比較不會侷限在觀景窗,而是展開螢幕確認畫面是否是自己要的;有別於一般只能上下或左右翻,4 軸帶來了更多角度的可能性,能更完善地帶來不拘束的拍攝視角。」她認真地分享。
此外,一向也注重鏡頭成像的詠華,這次選擇的是機動性強的 Sony FE 24-70mm F2.8 GM II,以畫質高超的 Sony α7R V 全片幅相機搭配 Sony G Master 鏡頭,創造自然而優異的成像。她透露自己拍攝時要的並不複雜,最初甚至最喜歡用接近人眼視角的 50 mm 定焦鏡頭,但後來發現 24-70 mm 不僅能夠維持眼下那最適切的拍攝距離,也讓她擁有更多意料之外的畫面選擇,「想要畫面有點廣角、變形的狀態就會用 24 mm,但想在保持適切距離狀態下拍攝時,就用 70 mm。我會希望作品有不同角度的變化,FE 24-70mm F2.8 GM II 的靈活度很高,站近、站遠拍都會組合出不一樣的效果,而且顯色、光學效果也都滿美的,我覺得很滿意!」詠華還特別分享,從鏡頭上就能快速調整光圈的功能也讓她非常有感,「之前都要從相機裡去修改,現在可以直接從鏡頭設定,用起來滿有趣和直接,在硬體設備上,我喜歡直接的東西。」她點頭說道。
攝影之於人生
一如鏡頭從定焦轉換到變焦,詠華在拍攝主題上也從原本的時尚人像,發展出各式各樣的主題,透由生活中不同來源的養分汲取,為詠華的作品注入深厚的靈魂。連做夢都在拍照的她,也曾將夢境轉換成現實,實現一場人生如夢,「有次我夢到外婆家前的松樹上,有一隻頭上戴滿寶石的全白鸚鵡,不過台灣沒有白色鸚鵡的標本,所以我就找了其他隻,放進拍攝演員楊謹華的企劃中,效果滿好的!」這些不怎麼真實卻印象深刻的畫面深深地鑲於詠華腦中,在次次讓人讚嘆的作品裡,從巧思窺見蛛絲馬跡。
近年詠華也開始拍攝花卉,創作出 Ikebana 系列,心願是能夠出版一本靜物攝影集。一朵朵各具風姿的花朵,在強烈的色調下彷彿有了生命,在與花相處的過程中,詠華也因而觀照自己當下的狀態;花藝是因花的古字是「華」而開啟的緣分,讓她特別珍惜,但大家或許不曉得的是 ── 詠華其實是改過的名字,「我小時候心臟不好,曾被醫師認定只能活到 20 歲,直到高中才去開刀,之後家人就幫我換了個名字。」成為了現在的詠華,走上攝影師一途,在無數個從深夜修圖、發想企劃到早晨的日子,她仍懷揣著健康隱憂帶來的不安,但她淡淡地笑著說,自己並不是一個特別需要實體陪伴的人,但就是放不下相機,唯有拍照的當下能讓她感到療癒、舒服且有安全感。
「攝影是另一個我,也是窗口、情緒治療師。它陪我走過無數地方,讓我看見了自己的投射。」— 陳詠華
歲月漸長,人會老去,花會枯萎。以前詠華也曾因花朵凋零而困擾,但日本攝影師荒木經惟在紀錄片裡說過一句話讓她牢記於心:「花的枯萎,其實是種超然成熟的表現。」過往總想著捕捉最美霎時的詠華,現在開始明白緩緩地成熟是件迷人的事情,隨著經驗累積、想法轉變,這樣的成長也投射在她所攫取的每個肢體、形態美學中,散發溫潤而迷人的魅力。
留下了什麼,我們就成為怎樣的大人,不確定她現在是否長成了兒時在父親攝影棚裡,那個曾誓言要證明的自己,但明白心之所向並凝神前進,也許就是詠華對自己最負責任的一種實踐。
▎本文中陳詠華拍攝作品皆使用 Sony α7R V 相機搭載 FE 24-70mm F2.8 GM II 鏡頭拍攝。 ▎更多產品資訊,請參考: ○ Sony α7R V:官方網站 ○ FE 24-70mm F2.8 GM II:官方網站
Interview & Text / 洪采姍
Produce & Edit / Irene Lin
Planning & Photography / 陳詠華
Portrait & Product Photography / Manchi Cheng
Model / Cindy
Style / Edie Lai
Hair / Weic Lin
Hair Assistant / Monica Li
Makeup / fio na li
Makeup Assistant / 2J
Lighting / 王建發
Special Thanks / 吳仲倫、許佳真、OVER:FACE ARTISTS Management、Storm Model 風暴國際
本文與 Sony Taiwan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