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前,臺灣的房子大多低矮,抬起頭來,廣闊的天空與遠山相得益彰,耳邊傳來的是隔壁鄰居前來串門子的熱鬧聲響。當時亦流行一樓開店做生意、二樓作為住家居住,人手不足,往上喊一聲,家人便能趕下來支援。
隨著時代變遷,建築樣式也在不斷地更替。當老屋一間一間地消逝,取而代之的是越來越高聳的建築、越來越相似的市容面貌,伴隨著越來越疏遠的社區網絡,未來的我們將越來越難以透過屋上的一磚一瓦、一門一窗來了解傳統歷史文化,感受隨性地造訪鄰居家一起喝杯茶、閒話家常的濃厚人情味。
不見的東西,其實遠比表面的一棟老房子還要多。
當然,老屋年久失修會有危險,人們需要往安全、便利的方向前進,只是,儘管這已經是不可逆的趨勢,我們是不是能夠做些什麼留下紀錄、證明這些事物曾經存在的痕跡?在台灣就有長期關注不同年代與功能的老房子的辛永勝、楊朝景,他們成立了老屋顏工作室,並創立「老屋顏」粉絲團,親自在台灣各地踏走、尋訪,深度挖掘歷史人文故事與生活足跡印記,透過攝影與文字捕捉美麗珍貴的老屋元素,並在社群網路平台上分享他們的發現。
過去接連出版了《老屋顏》、《再訪老屋顏》後,兩人依然沒有停下腳步,繼續搜集台灣美麗的建築元素,而第三本書《老屋顏與鐵窗花》便聚焦在經常出現在老屋的元素「鐵窗花」,他們除了探訪與蒐羅全台各地的特色鐵窗花,透過鐵窗花的裝飾風格與變化,推敲街區興衰與都市發展的脈絡,還深入瞭解從前的匠人手藝,感受鐵窗花上承載的祝福與驕傲。這本書所記錄的不只是一扇窗,更是那個年代紛呈的台灣風景與時代記憶。
過去人們大多將「鐵窗花」的功用視為居家防盜,因此在現代大多已採用十分精進的儀器後,便被視為不合時宜的產物,認為鐵窗花老舊生鏽、不易保存,還會阻礙逃生,累積起各種負面印象。
但其實,鐵窗花不僅僅是我們所想的如此簡單,它不只具備居家防盜功能,還十分貼近人們的生活。從花卉植物、音樂舞蹈、動物昆蟲、文字符號、空間意象、職業嗜好、傳統風尚到宗教風水,鐵窗花的主題包羅萬象,絕對不是只有類似鳥籠般的線條,各式圖案與色彩都能代表著強烈的個人風格與時代色彩。
接受到任務的師傅可以藉機展現匠人手藝,運用小小的巧思,凹折出不同的圖案,擺上鐵窗花的職人亦可以作為店家的「廣告宣傳」,讓人在遠處就能了解這間店的特質。這才明白,原來鐵窗花還能作為一棟建築物的客製化名片,展現屋主的美感、職業、時代背景、姓氏或信仰。
或許未來這些都將成為往事,但至少我們能用文字與影像,將其綻放的時刻好好地保存下來,讓這些承載著台灣傳統文化、世代歷史、居民生活的人情風情,能被好好收錄、不被遺忘。
📕 對本書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由以下連結參考、購買書籍: 《老屋顏與鐵窗花》 📢 聲明|本文章由編輯自行選書、撰稿,非商業合作推薦,但 WONDER 將可藉由讀者點擊連結購買的行為中獲得由 TAZZE 讀冊生活 平台提供的導購行銷分紅。
Wonder More: ○ 從含苞待放、燦爛盛開到枯萎凋零,原來戀愛就如花束一般-知名編劇坂元裕二細膩描繪當代的戀愛紀實 ○ 做自己,為什麼還要說抱歉?出道 20 年的林依晨,用最真實的自我揭露為你的難題帶來靈光乍現 ○ 看更多 #嚼書單 系列
Photography / 黃羽萍
核稿編輯 / Avril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