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曾經歷過「畢業製作」、「畢業展覽」,想必對於那段日子的記憶,你也至今仍鮮明於腦海:那是熱血、是青春,更多時候還充滿無盡的理想與單純的初衷;然而沒日沒夜趕工、靈感卡死、隊友不合、沒錢沒經費 ⋯⋯ 等排山倒海而來的壓力,卻也讓人怎樣都難以忘懷,更是眾人光回想起來,假若被問及要不要再做一遍,就會想也不想地撂下「才不要!」的時光 ── 然而,正如標題,誰想重回那沒日沒夜、身心煎熬的趕工旅程?又有什麼每五年就堅持要再走一回畢展般地獄輪迴的道理?作為「為下個時代所打造的設計展」策展團隊,「reference 僅供參考」的六位創作者便用行動力傳遞、實踐著讓他們如此堅持的信念。
7/23(週六)-7/28(週四)在 PPP 時尚藝文空間 展出的「reference 僅供參考」跨領域創作聯展,集結吳克軍、何庭安、李宜軒、陳亞琦、邱梁鈞、劉大中等六位囊括平面、動態、新媒體、工業、服裝、推測設計等範疇的當代新銳設計師,他們曾是同班同學,在畢業五年之後有感於時代的改變,因此以「reference」作為命題,期許回歸最純粹的創作初心與熱誠,並「成為大家的參考資料」,開啟各路創作者們對下一個時代的想像。隨著展覽將步入尾聲,跟隨我們一探展場的精彩創作,亦看設計師們如何以設計預見「近未來」!
因為「畢展」而起的團隊,
開啟五年一度的創作試煉
談起這次的展覽,就得先提到是為「reference 僅供參考」展覽前導的「meta 主流套路」跨領域創作聯展。猶記得和六位參展創作者之一的設計師何庭安問到策劃緣起,他呵呵笑地給了一句「其實就是我們的畢展啦!」,故事正是這樣開始的。
2017 年,這群人在學生時期,曾以相似的命題於台北濕地展出「meta」聯合創作展,旨在面對可能進入元宇宙的世界趨勢下,提出各設計領域在未來跨領域可能的面貌(也是為了從交大應藝所順利畢業)。儘管 meta 狹義的定義至今未有精準的翻譯,但顧及套路所需,展覽名稱也為主流大眾定了中文名稱,叫做「主流套路」。儘管籌備過程從概念到成形,有種種煩躁與荒謬之事,但他們仍從當年的 meta 展中獲得各自的收穫和心得,更發現:創作展可廣也可深,但他們都想當後者。
2017 年因應畢業製作而展出的「meta 主流套路」跨領域創作聯展,是為此次「reference 僅供參考」展覽前導。(照片提供 / reference 僅供參考策展團隊)
五年後,在 meta 一詞已進入主流大眾的當下,挾帶當初的初心,團隊認真說道:「我們發現這個時代對於 meta 的想像已經有點走進死胡同了,對我們而言創作的近未來仍有無限可能。在大家一同畢業、踏上設計這條路經歷五年之後還沒餓死,取之於環境、用之於環境下,或許是時候該用作品回應這個世界了。」
「我們試圖抓住學生時期曾被展覽感動的記憶。那是任何事都會讓人有感的年紀,是一個任何感覺都要小心翼翼地妥善留存,不管是透過文字、繪畫、音樂或攝影 ── 唯恐它稍縱即逝、煙消雲散的年紀。」— reference 僅供參考團隊
照片提供 / reference 僅供參考策展團隊
走入展場,
感受各方創意共融的沉浸體驗
團隊於 PPP 時尚藝文空間 透過兩大樓層規劃六大展區,展示當代頂尖的設計手法,藉由新媒體互動、平面設計、動態圖像設計、肢體感測裝置、手部偵測裝置、眼動偵測攝影機、AI 演算式視覺、動力機械、仿生服裝等,對於下個時代提出叩問。
在疫情問世已逾兩年的當下,世界彷彿默默地被推進了下一個時代,在這個全球似乎都準備好翻開下一頁的時間點,各領域頂尖的設計師們,對於下一個時代的「創作」又有著怎麼樣的想像?
走進展場、繞過展覽玄關後,一樓的第一展廳以平面及互動設計洞見美學未來,由擔任過兩屆「DigiWave」、2022 臺北時裝週開幕秀等知名數位整合的平面設計師何庭安,以及 StudioPros 創辦人暨設計總監李宜軒、 Unity 官方指定年度藝術家暨新媒體藝術家吳克軍共同策劃。
照片提供 / reference 僅供參考策展團隊
吳克軍|DigiScape Series
「我想找回創作的感動。」創作一直是吳克軍消化情感與調節狀態的避風港,也是對外彰顯自我態度的唯一管道。《DigiScape》透過手部與多重控制器,在數位與虛擬的世界裡打造元宇宙的風景地貌,其中也承載了不同階段的藝術家對於世事的見解與感受,並融入聲音、光線、互動偵測、色彩等多元創作手法,呼應他喜歡游牧於各領域間的性格,造就一個橫跨設計、藝術與科技的系列作。
對吳克軍而言,創作最重要的是無拘無束、不畫地自限,他更想看看在一個人下班後的閒暇之餘,到底能觸及到什麼樣的創作之巔。
何庭安|Character
在過去幾年經手大量平面設計的經驗之下,何庭安發現自己對於文字的認知開始慢慢轉變 ── 本為溝通工具的文字,當他盯著它們越久,字就越不像字,從原先的文字慢慢變成了一個個由筆畫所構成的符號,而這些符號又長成了一隻隻個性鮮明的生命。那一瞬間,無數的故事就開始在想像中枝繁葉茂,碰撞出角色、情節、場景與世界。
身為平面設計師,何庭安想透過平面設計,看看這個故事能如何被訴說,於是以《Character》建立一個提問:如果這是個完全由文字組成的世界,那會是什麼樣子?巧妙的是,「文字」的英文是「Character」,也通「角色」之意,「當文字成為角色,我想它們的故事值得一提。」他將文字與動態的組合再次提升到互動層次,在展場中透過全息投影與瞳孔偵測的動態海報,探索中文字與動畫在未來載體的呈現方式。
照片提供 / reference 僅供參考策展團隊 Photography / Irene Lin Photography / Irene Lin
李宜軒|Shaping Experiment(feat. 高慶和&陳韋安)
這五年,從學生、平面設計師到動畫產業,再成為商業顧問,李宜軒自承,隨著離商業越來越近,在某個時間點,她發現在設計創作上變得受限:「因為商業的思維訓練,我在設計上也變得流程化、變得制式,這讓我感到恐懼,也是本次開啟創作的原因。」
有別於過去的她偏好獨自創作,畫面多是以個人經驗與感受從一而終,李宜軒認為,形塑是因環境或外在條件而導致的某種結果,非自主或單一意識的結果,因此《Shaping Experiment》希望用「共同形塑」的方式,透過與動態設計師、互動設計師的共同協作,打造出一組視覺張力製造器,並邀請參觀者一同參與畫面創造與視覺實驗,變化出無限種視覺組合的海報,「希望可以像五年前一樣自在地創作,沒有目標族群、沒有目的、沒有要解決的問題,單純因為喜歡設計創作的感受,透過整合這五年來新增的裝備,形塑更未知的視覺。」她闡述道。
巡迴完第一展廳,循著廊道與樓梯來到位於地下室的第二樓層,展廳由來自享譽國際 Team9 遊戲團隊的跨領域設計師邱梁鈞,以及與魏德聖等知名導演及團隊合作、擅⻑整合東方與現代的劇服造型設計師陳亞琦,和曾擔任英國倫敦設計雙年展等裝置與空間設計的工業設計師劉大中共同打造,三人以未來自然命題,融入機械與時尚的沉浸體驗,將讓你驚呼自己彷彿來到另一座平行宇宙,放眼望去是機械動力裝置、氣動服裝、仿生地景 ⋯⋯ 等虛擬與現實、人造與自然穿插而成的未來自然地貌。
邱梁鈞|Zodiac Requiem
2018 年偶然取得友人浸泡的胡蜂酒,成為邱梁鈞創作〈殺人蜂安魂曲〉這座動力裝置的動機。本組作品將胡蜂保存於樹脂中,以 6 支投射燈沿著橫置、代表蜜蜂用於傳達食物方向的爬行習性「8」路線轉動,在空間中投射出胡蜂的影子,將胡蜂與蜜蜂生前死後所經驗的元素一字排開,再重構為這一件不斷循環、週而復始的裝置,象徵掠食者、獵物的立場,經歷輪迴而融合、互換。
〈殺人蜂安魂曲〉以機械動力裝置模仿蜂舞,思辨的其實是人與道德的本質:Zodiac Requiem 名稱則取自 1960 年代犯下多起殺人案件的美國「黃道十二宮殺手」(殺手自稱 The Zodiac,本意為黃道十二宮) ── 他的快樂永遠建立於其他人的痛苦之上,如果只有殺人能帶給他快樂,他的人生大概會是一場悲劇。
照片提供 / reference 僅供參考策展團隊
Photography / Irene Lin 照片提供 / reference 僅供參考策展團隊 Photography / Irene Lin
陳亞琦|Pneumatic 感受訓練
腳踩著草地,就能感受到潮濕的雨林;視覺接收到裙子與地毯的收縮,就能聯想到呼吸的行進,而感受的風的存在。
亞琦說,服裝是人類的第二層皮膚,能更深層地讓人知道我們的喜好、經歷及生活軌跡, 且是自己可以選擇的印象。身為服裝設計師,她想透過服裝讓人認識她的第二層皮膚、她思考的方向,於是〈Pneumatic 感受訓練〉以纖維為主題,仿生出自然的型態,藉由不斷縮放變形的科技布料與大片的仿生刺繡,作為過往個展「100 日 100 夜刺繡展」的延伸型態,她在現場也向我們展示著如何經歷艱難的開發、結構測試歷程,運用纖維、亮片等服裝材料,透過不同層次的拼貼組合,仿生出自然的型態,遙想科幻的時尚與自然共存。
照片提供 / reference 僅供參考策展團隊
Photography / Irene Lin Photography / Irene Lin Photography / Irene Lin
劉大中|Artificial Mimicry
當聞到潮濕的味道,就感知雨即將降下;當看見窗外樹林的晃動,亦得知風的到來,一切看似微乎其微的現象,卻耐人尋味。
劉大中的《Artificial Mimicry》系列作,作品〈Sway〉 運用機械原理使 20 組靜態氣球泡泡產生自然擺幅,猶如展場空間中穿梭著一道微風,透過程式控制讓一切裝置不停擺動,讓風的動態方向與力道可以視覺化,進而以視覺感受風的存在。戶外的〈Drops〉則是一個關於下雨的裝置,一個裝滿水的盒子,透過盒子下方的一些低頻震動結構在不同地方進行震盪,讓水面產生漣漪,猶如室外正在開始下起毛毛雨的視覺狀態,整體創作巧妙使用展出場地獨有的天井灑落光線,加上水面與透明球型等設置,創作如潮濕、風吹、雨景等不存在、難辨虛實的光景。
照片提供 / reference 僅供參考策展團隊
Photography / Irene Lin Photography / Irene Lin
「創作能量就是設計師最大的資產」:
7/28 閉幕沙龍等你參與交流,
期待下一個五年見
看完整場展出、聽過六位創作者們笑稱這是一場畢展的延續,到最後,他們更想認真地說,這不只是一個畢業暌違、五年一展的故事:
「那只是契機,而非初衷;我們辦展的初衷簡單到有點可笑:因為我們想要創作。」 — reference 僅供參考團隊
創作為什麼重要?何庭安進步一解釋,因為一旦創作出偉大的故事、場景、角色、音樂、作品或世界,就不必煩惱技術變革,因為所有嶄新技術都會主動聚攏、幫助創作者理解,甚至不理解也不要緊,只要知道背後的意義與價值,就能為改變世界而構思、創造,這就是創作的偉大之處。
「無論技術如何演進,直到肉身記憶與經驗被機器完全取代之前,故事都是最真誠的情感載體,而負責推動這世上億萬情感的人,便是創作者(Storyteller,說故事的人)們。」— 何庭安
有感於看到許多同業高呼著「早就不相信設計可以帶來改變」, 他們更希望大家能「相信自己的價值」,相信設計可以開啟人們對於下個時代的想像:「年輕設計師最大的資產,就是創作能量。」
Photography / Irene Lin
在接連數日的展出中,你可能已在展場聆聽過設計師們的親自導覽,但若希望可以與創作者們深入討論、詢問或交換心得,又或者還未能深入逛覽現場,在 7/28(四)展期最後一日 19:00 – 21:00 也將舉辦閉幕沙龍,屆時所有參展設計師都會一同出席,現場還設有為活動特別設置的「reference 特製調酒吧」, 現場將能享用調酒師現調的 reference 特製調酒,酒水完全免費!
正像他們說的,下次五年後見。
或許你也已經開始期待,那時的他們,會是什麼樣子。
Photography / Irene Lin
reference:僅供參考|跨領域創作聯展 展出地點|PPP 空間(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 26 巷 2 號 1 樓) 參觀費用|免費入場 Free 例行展期|O7.23 - O7.28 12:OO - 2O:OO 閉幕沙龍|O7.28 19:OO - 21:OO 更多資訊|官方網站、粉絲專頁 🔴 貼心提醒:未成年請勿飲酒,飲酒後請勿駕駛任何交通工具
Wonder More: ○ 融入機械與時尚的沉浸體驗-「reference:僅供參考」跨領域創作聯展,用設計探索對未來創作的想像 ○ 「叁式」揭開策展幕後!2021 DigiWave 打開 10 日限定沉浸數位體驗,曾煒傑、何庭安漫談電玩魔幻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