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有許多續集電影推出,尤其特別喜歡用「三部曲」的方式呈現,甚至跨越了幾十年繼續拍下去,有些還在串流平台上發展延伸作品,但是如果說要無分男女又老少咸宜,「主角不是人類」的系列電影往往絕對是榜上有名!1993 年登場的《侏羅紀公園》就是這樣膾炙人口的作品,橫跨近 30 年、今年終於推出最終章《侏羅紀世界:統霸天下》,從手短短的暴龍到伶俐又看似頗有人性的小藍,你,也喜歡恐龍嗎?
雖然說電影掀起了「恐龍熱」,讓我們看到被還原的恐龍樣貌,但是學者不這麼想,從 1993 年到現在都還在討論電影設定與目前考古認知的相異;不過《侏羅紀公園》終究是個好萊塢科幻片,並不是科普、教育或紀錄片,許多爭論不妨別太認真,我們也整理了電影的幕後趣事,在迎接《侏羅紀世界》三部曲最終章之時,再一起回味那些關於恐龍的趣聞!
暴龍其實生存在白堊紀,電影裡還有可愛小名?
首先,《侏羅紀公園》當中,暴龍的存在感是絕對強烈的,無論是在電影中的戲份,甚至在著名的 Logo 上,用的也是暴龍骨骸,大大的頭顱短短的小手,非常有辨識度。不過,其實暴龍所生存的時間是在白堊紀時期,並非侏羅紀,據說是當時設計團隊一致認同用暴龍當 Logo,而且電影中是要在現代建立一個恐龍園區,看起來、聽起來都要「帥」就對了。
在暴龍(T-Rex)第一次現身時,由山姆尼爾(Sam Neill)飾演的古生物學家亞倫葛蘭博士要大家別亂動,因為暴龍的視力不佳;但如果用生物演進的邏輯來說,應該有討論空間,因為暴龍的眼睛並不小,而且位置較為前方,理論上視力不會太差,不然如何獵食呢?對了,其實這隻暴龍是有名字的,在電影前製時被叫做蘿柏塔(Roberta),在原作小說裡面則叫做蕾克希(Rexy),非常可愛。
延續暴龍的話題,首集裡面有一幕是暴龍攻擊車裡的孩子們,斗大的頭顱撞向車頂窗,據當時劇組透露,其實窗子原本沒有被設計要掉下來,完全是意外,卻也因為這樣的意外,兩個小演員的反應假不了,就收錄在電影當中了;另一個意外,是讓暴龍的牙齒掉了一顆,大概是右上犬齒的位置,後來在拍續集時,劇組保留了這個意外,缺牙暴龍就成了眼尖粉絲的話題。
此外,電影中的許多恐龍其實是機械道具,尤其是許多特寫鏡頭,多半以機械道具來入鏡,有時甚至要出動十來位操偶師,後製時再以電腦特效加強,才能將恐龍的動作模擬得如此逼真,而這個特色直到現在還是如此;和許多好萊塢科幻大片僅使用動畫呈現不同,侏儸紀電影裡的恐龍們是真的被打造出來的,除了讓演員們更能「身歷其境」之外,更讓恐龍們在銀幕上「栩栩如生」。
史蒂芬史匹柏在無人島養了一群龍?
《侏羅紀世界》上映後,台灣網友開始很有默契地異口同聲謠傳「史蒂芬史匹柏在某處無人島馴養恐龍」,據說史蒂芬史匹柏在拍攝執導時,還親自發出恐龍叫聲,來幫助演員們更入戲。事實上,侏羅紀這樣虛實並行的視覺特效,在當初《侏羅紀公園》上映時,不僅成為話題,更因此獲得了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在「侏羅紀世界」主題樂園中牛排餐廳的名字,就是向負責特效的 Stan Winston 致敬。
如果恐龍真的有羽毛
為了加強電影效果,《侏羅紀公園》三部曲把所選擇的恐龍外型「強化」了許多,包含身材也美圖了不少。在目前所知的領域裡,暴龍超科下就有很多不同屬、不同種的恐龍,比方在中國發現的五彩冠龍,身材包含尾巴也不過兩、三公尺長;迅猛龍也是因為電影而廣為人知,在舊三部曲裡面著墨的並不多,只有些像是會用手(前肢)開門等誇大的設定,但到了《侏羅紀世界》時,「小藍」不僅成了重要的人氣角色,體型雖然還是大了一點,但外貌和行為倒是更貼近於真實考古所知。
實際上,一直到了小藍,侏羅紀系列的迅猛龍才終於定調,舊三部曲裡面的迅猛龍,在每部電影中的外型設計上都有些不同,不過根據新的發現指出 — 迅猛龍很可能是有羽毛的,2016 年時專家發現了一隻帶有羽毛的恐龍尾巴化石,有趣的是,根據推斷,這個尾巴是 9900 萬年前被琥珀包覆著的,只是,我們仍然很難想像那些披著羽毛的陸生恐龍,外型會是什麼樣子。
學者認為迅猛龍是母系社會,雖然在那座小島上應該都是雌性恐龍,不過像是《侏羅紀公園III》裡面欲尋回恐龍蛋的那隻迅猛龍跟小藍,都是很有領導力的「角色」;電影中也有提到,迅猛龍可能跟鳥類的演化很有關聯,不只迅猛龍極可能擁有羽毛,許多恐龍都有可能如此,並且是豔麗的顏色(最早被發現介於有羽毛恐龍和鳥類之間的過渡物種,就是著名的始祖鳥)。
另外,研究指出,暴龍移動的速度,從快走到跑步的時速大約是 5 到 27 公里,所以人類是有可能跑贏暴龍的,前提是體力要夠,畢竟牠們的一步就比我們寬上很多,所以電影裡面,暴龍是追不上吉普車的,在市區可以追撞公車只是因為剛好而已。那麼迅猛龍呢?《侏羅紀世界》裡面有很多小藍的奔跑畫面,邏輯上像是短跑選手那樣,重心穩定且身體前傾,目前據研究推斷,牠們跑起來時速可以將近 60 公里,除非像電影裡那樣用機車代步,否則人類跑沒幾步就被追上了。
不過,無論是電影本身,或是電影裡面的恐龍主題樂園,都希望恐龍們維持既定印象,團隊甚至直言這些被基因複製重現的恐龍,迎合的是大眾印象跟口味,不見得是牠們原本的樣貌,因此皆沒有採用這類最新的發現。想想也是,如果有粉紅色及天藍色的恐龍出現,似乎很容易幻想著下一秒鐘牠們就會開口說話、向人們推銷東西,所以雖然電影也用了動態捕捉技術、由真人扮演迅猛龍,但若是真以那樣的形象出現,或許真的很容易對恐龍的形象感到幻滅。
話說,導演史蒂芬史匹柏當初有邀請考古學家及古生物學者擔任顧問,但若以呈現的結果論而言,娛樂效果終究大於專業意見 ── 不過,有個倒是連專家恐怕也無法給予意見的環節,就是恐龍們的叫聲。其實就像哥吉拉一樣,電影裡的恐龍叫聲,是結合了許多不同生物的聲音組合而成,說到底還是一句話:要符合大眾的期待。至於現在到底有多少種恐龍?根據維基百科,目前從化石記錄中曾出現的屬,總數就有 1850 個,而當中有 75% 已被發現化石,並且恐龍足跡遍及全球,包含南極洲都有發現恐龍曾經生活的蹤跡。
恐龍是否有可能還在世界的某處存在著?就跟尼斯湖水怪一樣,是個依舊神秘卻浪漫的問題。也有人相信所謂的「地球空洞說」,認為在地球內部有著一個存有生態系的世界,就像是電影《地心冒險》、《哆啦A夢》跟《蠟筆小新》那樣,對了!甚至還有更加無視物理跟科學的《哥吉拉大戰金剛》。
雖然小說原著跟電影差異不少,但是「侏羅紀」系列把遠古的地球居民重現,並且加入大量好萊塢的娛樂性,不僅成為流行文化現象,更刺激了所有人對恐龍的想像,倒是原本設定「侏羅紀世界」中只有雌性恐龍,那麼在最新上映的這集中,小藍又怎麼會有小孩呢?相信你也期待在電影中找到答案吧!
Source:UIP、IMDB、Jurassic World Official Website、Jurassic World Facebook fanpage
Edit:Irene Lin
核稿編輯:洪采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