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惡作劇之吻》、《我可能不會愛你》、《我的蛋男情人》到近期的《打噴嚏》,出道二十年的林依晨參與過許多電視劇、電影的演出,更創造不少經典之作,這些角色或俏皮、或幹練、或羞澀,風情萬種,然而,卸下角色後的她,又是什麼樣貌呢?
前陣子她藉著懷孕期間回望截至目前為止的人生,搭配名言佳句和各地俚語的反思與解讀,從中提煉了十組人生關鍵字:「戲劇,創作」、「美麗」、「純粹,力量」、「失去,老去,死亡」、「自由,快樂」、「自我,他人」、「生活」、「愛」、「真實」、「生命」,再從每個關鍵字組合延伸出十條不同支線,交織成一百則肺腑之言,收納在《做自己,為什麼還要說抱歉?》一書中。
裡頭的文字沒有太多光鮮亮麗的華麗辭藻,只有帶點叛逆、俏皮、還有點百無禁忌的真實自我剖析,閱讀時能夠從中了解,作為一名女星、公眾人物,幕後的她是如何生活、如何思考,如何在眾人的期待中矛盾掙扎,又是如何在閃耀光芒的環繞下仍能時刻保有自我。
除了內文精彩,書籍的裝幀設計也非常值得細細品味。映入眼簾的是採用深色的黑與灰呈現的書封,加上書腰共有「三層」設計,象徵層層剝開林依晨的思想、走入她的內心一探究竟,而印製在上面的名字也富有巧思,林依晨的「依」字特別顛倒過來,隱含「不依」的意思,呼應了她所說的:
被媒體稱作「零負評女神」的林依晨在書中坦言,當她變成他人眼中乖巧的模樣、完美的形象,卻覺得越來越陌生,「那不是我,至少不是全部的我,那是在公眾或工作場合,為了不讓大家為難或擔心,讓大家順利好做事的結果⋯⋯」隨著年齡增長,她對於傳統價值觀的「好女人」形象越覺奇怪,什麼是「好」?「好女人」的定義又是什麼?若是她的行為不符合主流價值,是否就得奮力對抗?那麼又能獲得多少尊重與理解?
「『乖』不一定等於『好』,它只是『服從』的另一個別義詞,還掩蓋了必須犧牲自主性和原創能力的事實。」— 林依晨
無論你是否是喜愛林依晨的觀眾,期望了解一名演員對於戲劇演出的想法,或是單純受到她為人處世的態度所吸引,渴望了解一位女性是如何看待她的自我身份、實踐自己所提倡的議題,這本書都非常適合你,或許某句話、某個觀點就能為你所面臨的難題帶來靈光乍現的想法,有機會找出可能的選項進而破解,在認識真實自我的道路上前進一大步。
Wonder More:
○ 透過攝影集《背對哈瓦那》,體會陳綺貞的魅力視角
○ 恐懼、夢想和希望之書-透過《男孩、鼴鼠、狐狸與馬》的對話,學習善待自己、自由地活
○ 看更多 #嚼書單 系列
Photography / 黃羽萍
核稿編輯 / Irene 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