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逢台灣文化協會(文協)成立百週年,不僅先前在台北市立美術館展出了「走向世界:臺灣新文化運動中的美術翻轉力」,由總策展人林曼麗於北師美術館企劃的「光 ─ 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展覽,接續 2020 年展覽「不朽的青春」,將大眾觀看台灣美術的視角藉由輕質感的策展翻新,在「生命的恆流」、「風景的創造」、「大眾與摩登」與「自覺的現代性」四個子題下以文化角度切入,藉由大量文獻與作品共構,爬梳台灣美術史上具代表性的藝術創作。
可凝結周圍空氣的女性雕塑
早在展出前,北師美術館也釋出有關藝術前輩黃土水的作品《甘露水》歷經修復所記錄下的影像,頓時受到藝文界的一陣迴響,這不僅代表的是臺灣首件女性裸體雕刻的再度露面,也讓我們問道 — 這近乎塵封半世紀的大理石雕塑,打動我們的到底是什麼?
黃土水於 1921 年以〈蕃童〉、〈甘露水〉等作品陸續入選日本帝國美術展覽會,在當時無疑是種振奮,象徵台灣文藝變革隨之來臨,各式文化運動也因西方思潮的帶動湧現,本土藝術家欲期望施展的在地魅力也得到變現;然而〈甘露水〉卻在 1958 年被離奇棄置在臺中火車站,女性私處更遭墨水刻意塗抹噴濺,所幸張氏家族發現後悉心保護封藏,直到北師美術館尋得後開啟修復計畫。
「生於此土地,便愛此土地,此乃人之常情!」 — 黃土水
而外界所譽〈甘露水〉為台灣維納斯這個說法,其實可以依據蚌殼中昂首的少女姿態得以辯證,黃土水雖挪用的是西方神話的母題,但在〈甘露水〉身上呈現的美學觀念卻十分東方,雖沒有九頭身的黃金比例,然而雕刻出細微睜開的半眼卻流露溫柔與堅定,彷彿天降甘霖。
人像與風景,存檔文化薈萃
日本殖民文化下將寫生觀念、東洋繪畫風格引入,視覺藝術創作者開始透身描寫島嶼風情,我們不僅可以從當時的繪畫風格發現寫意至寫生的明顯驟變,此次展出的風景畫中,不只記錄畫家的遊山玩水,也多半描述我們所處地理空間背後的精神意義。
從〈琳琅山閣〉中細品嘉義在歷史上作為「畫都」的蹤影,藝術贊助人張李德和與丈夫張錦燦於今國華街所設立的藝文沙龍,在陳澄波的筆跡豪放下,賦色濃厚地繪出嘉義群體畫家與文人透過當地的雅集詩社開啟交流的所在地;陳植棋則從蔣渭水創立的民眾黨本部前廟埕,繪製出〈真人廟〉,也可見他當年參與社會運動的一抹足跡。
在 1920 年代新文化運動的倡議下,第一批接受新氏教育的女性,似乎迫不急待地走出當時的潮流,因應婦女解放運動,其現象也陸續展現於畫中。由李石樵繪製二戰後的〈市場口〉為台北市太平町的一景,調性沿用古典棕色系的幽晦,群像中身帶墨鏡、著白色碎花旗袍的摩登女性粉墨登場,也帶出一縷異國情調。
那些真正屬於時代的人們
以哲學家阿岡本的一段話貫穿整場展覽,會發現這些藝術家的同質性,皆展露出他們在當時代的「不合時宜」,卻醞釀了超越百年的傳承。
「身為同時代人,首先以及最重要的,是勇氣問題,因為他意味著不但有能力保持對時代黑暗的凝視,還要有能力在黑暗中感知那朝向我們,卻又無限與我們拉開距離的光。」 — 阿岡本《何謂同時代人?》
放置於末端的子題「自覺的現代性」,一併將文協時代的戲曲、文學及影像梳理,除了將展覽補述得更加完整外,提出的文獻大多脫離不了與社會運動的結合,如賴和的文字手稿及鄧南光的新興攝影寫真術,展名更以「光」回應這些拓荒者的努力,將感動建立在歷史之上,應證台灣美術運動與多元的文化推進相輔相成,才能創造跨時代的啟蒙與黎明。
《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 日期:2021 年 12 月 18 日 - 2022 年 4 月 24 日 開放時間:週二 - 週日 10:00 - 18:00 (採預約制) 地點:北師美術館(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134號) 詳細資訊:請參考展覽介紹頁面
Photography / 除標示來源者外,其餘皆為本文作者 Liu jou 拍攝
核稿編輯 / 洪采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