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雪梨、柏林、墨西哥等國際大城市的燈光節中,科技藝術交織於當地建築空間,透過光雕投影重新詮釋各地人文歷史,呈現迷人且具特色的城市夜晚。台北市政府與南山人壽今年攜手台灣多位視覺影像藝術家,於信義區「四四南村」打造台灣首次戶外長期燈光藝術演出「LIGHT UP 南村有光」,以老建築牆面為永續畫布,融入 AR 科技、3D 投影及光雕藝術,為城市創造新的意義。
「LIGHT UP 南村有光」整體策展結合 3D 掃描技術建模,記錄門窗屋瓦的細節與輪廓,期待透過舊建築與新藝術的融合,讓白天具有熱鬧市集、在地飲食及藝文空間的四四南村,入夜後同樣充滿文化底蘊與驚喜。
首檔策展「村光 44 fragments」由旅美影像設計師孫瑞鴻操刀,他認為眷村在國際上是非常具有特色的場域,便以四四南村的前世今生為敘事主軸,作品故事分為五大段落,其中融入寫實與超現實元素,將信義區與四四南村不同時期的光影畫面交錯,結合老屋的線條特色成為其創作延伸;並邀請金鐘獎最佳音效配樂得主柯智豪擔任配樂,及影視編劇黃彥樵撰寫腳本,交織貫穿於整場光彩奪目的投影作品中。
影像設計師孫瑞鴻於 2020 年奪得第三十五屆 Lucille Lortel Awards 外百老匯聯盟當代戲劇獎〈最佳投影設計〉,持續為藝術創造不同敘事角度的他表示,眷村歷史的獨特文化樣貌封存在四四南村建築物中,「而這次創作以『光影』作為時光窗口,回望四四南村的過去、也描繪對未來的想像,期待能連結舊城在地情懷、也與各個世代共同展望台北城市的不同風光與面貌。」
「LIGHT UP 南村有光」由藝術家雙月輪替展出作品,也邀請方序中設計師擔任創作顧問,他提及自己是第三代眷村小孩,對於眷村的空間與畫面很熟悉,2015 年發起的〈小花計畫〉就是獻給當時即將拆遷的家鄉屏東眷村,期待接下來「LIGHT UP 南村有光」之中的策展作品能夠透過時間的切片,感受到台灣這塊土地的生命力。
四四南村老建築的磚牆猶如空白的畫布舞台,讓創作者能自由揮灑,視覺與影像藝術家陳怡潔、陳青琳、陳彥安和二馬(馮建彰)皆表示期待加入計畫與未來緊密合作,希望藉此聚集台灣成熟創作能量,也提供視覺影像、多媒體等相關科系學生遼闊的嘗試空間。後續將開放作品投件及徵選,培育下一代年輕創作者,讓藝術與島嶼彼此滋養、共同成長。
照片提供 / 南村有光
文字整理、編輯 / 洪采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