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存史料中最早的聖誕老人形象,可追溯至西元280年左右,土耳其地中海小鎮帕塔拉(Patara,時屬希臘聯邦)一聖人僧侶聖尼古拉斯(Saint Nicholas)。
有宗教佈道者與慈善家的形象,聖尼古拉斯在故事中,曾為了幫助無法籌措婚禮嫁妝的父親,爬上屋頂,往煙囪投擲金幣,剛好落入正在烤乾的襪子裡。這也就成為聖誕老人最初原型。
一直到十九世紀,聖尼古拉斯都是以濟弱扶貧的聖人形象出現。1810年「紐約歷史學會」舉辦的週年晚宴上,委託藝術家繪製聖人版畫,分送給所有參與的賓客。此時,聖人已成為「贈送禮物給表現良好的孩子,宣揚社會善良價值」的角色。
漸漸地,聖人尼古拉斯的形象被轉化為宗教氣味較少的「聖誕老人」,如此一來,廣告商更能自由地使用此角色帶來的號招力。20世紀初,一支可口可樂的廣告成為關鍵。如何說服大眾在寒冷的冬季購買可樂?1931年,可口可樂委託插畫家哈登・桑德布洛姆(Haddon Sundblom)繪製「溫暖而友善的聖誕老人」作為主視覺。身穿紅袍、兩頰飽滿、身材圓潤的聖誕老人,就此誕生。
到了21世紀,聖誕老人仍然維持著胖胖的造型,但其形象卻也隨著社會價值的轉變、開放,發生改變。
例如,慶祝同性關係除罪化五十週年,挪威郵政在今年十一月推出一支廣告,描述聖誕老人的戀愛對象是一名男性。細緻地刻劃出聖誕老人與男友哈利每年一會,如牛郎織女般的浪漫情節。這似乎說明著聖誕老人至今,在西方國家可以自由詮釋各種價值觀,開放且有各種可能性。
但在真實世界中,2021 年的聖誕老人卻不好過。聖誕老人多為年事較高者來扮演,因應疫情,許多老人辭去此份工作。去年,歐洲國家大多受到疫情影響,限制群聚。今年,大眾更希望有一個加倍溫馨的聖誕節。但沒想到卻遇上——聖誕老人短缺潮。
聖誕老人國際兄弟會表示,今年他們失去 55 名聖誕老人,許多聖誕老人都選擇 WFH:「如任何人需要我,我可以通過 Zoom 遠端工作,但我不會再出門了。」
回應疫情的險惡,冬季聖誕老人學校,也在課程裡加入「如何在Zoom 上扮演聖誕老人」的應變學程。
在可口可樂廣告向世界介紹了聖誕老人的現代形象後,聖誕老人很快就開始出現在各地,經常出現在百貨公司,吸引父母和孩子前來並促進銷售。早期,這些聖誕老人大都是由員工隨機扮演。1937 年,紐約州任職於一家聖誕老人百貨公司的查爾斯霍華德(Charles W. Howard)決定有需要改進聖誕老人的「狀況」。
他開啟了一個季節性的傳統,每到冬季前夕,一年一度的聖誕老人學校就會開學。有志者可以在這裡學習將聖誕老人、馴鹿擬人化的技巧。他們將學習如何扮裝自己,如何保持沙啞的聲音,如何與扭扭扭捏或害怕的孩子互動,也將會學習如何適當照顧馴鹿等話題——因為孩子們經常問起魯道夫的近況。
在疫情肆虐的去年,這些聖誕老人們已經練習過一次,使用通訊軟體與孩子們安全地見面。雖然少了實體接觸的溫度與真實感,但那並不代表孩子們會因此不相信聖誕老人。
有聖誕老人分享,他通常會事先與父母聊天,蒐集孩子的資料,然後在Zoom裡,施展他對孩子的了解。「有一次,有個女孩不相信聖誕老人,我就說『我去年送妳的化妝品效果好嗎?』她看起來非常驚訝,表情就像是:等等,這個聖誕老人應該是真的。」
從西元 280 年那位在修道院的慈善家,到 2021 年的現在使用視訊軟體繼續傳遞善意的聖誕老人,顯然地有很大的變化與不同。但又或許有著單純的相同——他們都企圖,讓寒冷的冬季,多一點溫暖。
Source: BBC News、The Washington Post、非池中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