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經因為喜愛,成天抱著相機到處拍照?又是否曾經因為生活,而把相機放了下來束之高閣?那麼,你能重拾當初喜歡上拍照的初心嗎?或許,你缺少的,只是久違的那個意外瞬間。
1960 年在島根縣出生的宇家讓二(Uya Joji),現在是位 61 歲的花甲大叔了;如果在網路上搜尋他的名字,會發現他跟許多電視節目有關係,並不是同名同姓的另有其人。話說回他仍在求學時,對攝影產生莫大的興趣,因而師從著名的攝影家大辻清司;當時以黑白寫真為主,宇家也在自宅沖洗放相。畢業後他上京工作,在知名的電視台擔任美術設計相關工作,開始改用彩色負片拍照,只不過,隨著 90 年代娛樂興盛加上資訊爆炸,繁忙的工作日常,讓宇家變得沒有時間到處拍照,心愛的相機,也就被放在家裡的某個角落了。
直到 2004 年時,數位單眼相機開始普及並掀起熱潮,他雖然已經是 44 歲的熟齡大叔,但因為數位相機的便利性,讓他得以再次感受到捕捉「那個瞬間」的拍照樂趣,他才又開始拿起相機,趁著工作之餘及休假時,再次到各地拍照感受攝影的魅力。不過,宇家讓二並不是個多產的攝影家,直到 2016 年時,才發表了《INTERGROWTH》系列作品,然而這個作品,卻也讓他獲得了「關西御苗場 2019」的 EPSON 獎及 WONDER FOTO DAY 獎。
宇家讓二原本在都市生活中,試圖捕捉著城市景觀的「對比」、「緊張」、「改變與轉變」,然而他卻前往了日本北陸著名的立山黑部,在開山後的六月,到達阿爾卑斯路線的最高點的「室堂」(約海拔2500公尺)。因為火山活動,那裡有著知名景點如閻魔台、血池,還有瀰漫著水蒸氣及硫磺味的地獄谷。得獎作品《INTERGROWTH》,即是在這個區域拍攝的。
與冬季帶點浪漫氣息的降雪不同,地獄谷的殘雪,因為風雨、陽光以及周遭火山活動的硫化物影響,變得不若印象中的景觀,再加上些許露出的人造設施(地獄谷雖有步道卻因安全考量禁止通行),構成了一幅幅詭異、曖昧卻又美麗的畫面。原本熟悉的事物,因為某些緣故讓原本的界線及對比產生了變化,卻同時緊密連結著,並構成了微妙的層次依存關係。先前在城市景觀中尋找著的主題,卻在地獄谷發現了相似的戲劇化畫面,因此這一系列地貌作品,被宇家讓二賦予了地質學名詞《INTERGROWTH》,指的是兩個或多個不同物質因某種元素相連在一起,或是動植物共同生長,也就是「共生」的意涵。
透過消除透視感的角度,彷彿 21 世紀的印象派寫真風
發表《INTERGROWTH》隔年,宇家讓二辭掉了工作,終於成為年輕時夢想的攝影家,他陸續發表了些作品,也舉辦了幾場活動,而後更獲得了些獎項的肯定。最新的作品《RESTAND》,是他再次到立山,趁著日本還有少數殘雪,那些尋找最後滑降樂趣的滑雪客,不斷重複地登上及滑降、移動及停止,人們與天空、山線、雪,被拍攝下來,在緩慢的時間流動中,重新發現而成了另一種有趣的風景。
對宇家讓二來說,「看什麼」跟「怎麼看」,是他不斷在攝影中尋找的目標。而在這其中,無論是城市或是山景,在某個瞬間發生的意外,因而產生了微妙的共生關係。在宇家讓二的鏡頭中,所有被攝體似乎沒有遠近距離,而是如拼圖般在照片上共同成為畫面的一部份。他試圖消除照片上的透視感,用宛如印象派的方式,將某個「瞬間」留下來,為觀賞者的內心帶來難以言語的心境變化。他持續透過拍照,在我們所見的事物之間,深入且積極地探索,發掘不同的層次與斷面,而構成了宇家讓二的攝影世界觀。
攝影家|宇家讓二Uya Joji
Website、Facebook
本文為與 TOKYO INSTITUTE OF PHOTOGRAPHY 合作之「挖掘攝影家計畫」內容,更多相關文章請見☛ https://bit.ly/3FIxKdB
WONDER MORE: ○ 日本攝影家 Kouta Takahashi 推出新作《80°05′》:這是南極點的緯度,也是個關於夢想與夙願的地方 ○ 跟著日本攝影師濱田英明漫步於《DISTANT DRUMS》,重拾日常縫隙裡的光影
照片提供 / Uya Joji
Special Thanks / Hayami Ihiro
核稿編輯 / 洪采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