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10 月來自韓國的藝術家 Anicka Yi 在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的渦輪大廳(the Turbine Hall)創造了名為「IN LOVE WITH THE WORLD」的大型展覽。藝術家讓這些以真實海中生物為原型的仿生機器 aerobes 結合人工智能,以擁有自身生命規律的動線,自由翱翔在美術館大廳。
想像機器作為生物般的形態生活在我們身邊
泰特現代美術館於 2000 年開幕以來,陸續在館內的渦輪大廳展示了許多大型的當代藝術互動裝置與作品,並免費開放民眾觀賞。今年泰特現代美術館與現代汽車與共同成立的現代委員會(Hyundai Commission)委託藝術家 Anicka Yi 在大廳帶來一場探索機器、生命與未來的展覽「IN LOVE WITH THE WORLD」。
大廳裡半透明彷彿水母一般的機械裝置 aerobes,以平穩規律的觸手擺動懸浮於空中,藝術家參考了海洋生物與真菌的型態,並與專業團隊開發出結合人工智能的飛行器,為每個裝置提供特定的飛行路徑,試圖模擬自然界中的不可預測性,讓這些仿生的機器悠遊在整座大廳,就好像真實生物一樣,透過身體和感官學習、進化成獨立的生命。
「牠們在美術館內共同創造了一座『生態系統』,與周遭環境和遊客互動,並展現出個體和族群的行為。」— 藝術家 Anicka Yi
Photo:Will Burrard-Lucas
在鼻腔中重現在地歷史記憶的氣味雕塑
同時 Anicka Yi 也在大廳的空間中,置入由「氣味」組成的景觀,對她來說,以特殊的氣味介入空氣,就像在創作一座「雕塑」。她讓大廳每週輪替出現各種與美術館自身與周圍環境歷史有關的氣味,包含前寒武紀(目前已知地球最早生成的時期)的海洋氣息、白堊紀時期的植物、用以對抗黑死病的香料氣味,以及工業革命時代的煤與臭氧的氣味等。
Photo:Will Burrard-Lucas
當人們在大廳中,共享著被這些氣味所雕刻後的空氣,藝術家期待可以讓人們意識到 — 同樣作為需要氧氣的生物,彼此的行為將在這座生態系中相互牽引作用,而那一具具浮空飛翔的仿生裝置,更消彌了動植物、微生物與機器之間的界線,進一步啟發觀眾想像:不遠的未來,機器是否有可能以這樣的新型態居住在世界上,那時生物彼此之間的愛又會以什麼樣態存在?
Photo: Will Burrard-Lucas
Source:tate、Anicka Yi、Hyundai、Sitara Systems、Christina Rose Brown
核稿編輯:Avril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