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THE MIDDLE OF MY WALKING
IN THE BRIGHT AIR WITH AN IMPRESSION
AS THEY USED TO DO THAT I’M NOT TO BE BELIEVED
THOUGH I MAY UNDERSTAND WHY MY OWN STARDUST GETS WE INTO
破碎的詞彙隨意地漂浮移動在一根根長條木製柱狀體上,每個詞彙自成一格,又好似一首詩散落的詩句。
2020 年的杜拜世博會因疫情而延後至 2021 年 10 月開幕,這座高 20 米的建築是杜拜世博會上的英國館,由設計師 Es Devlin 所主導設計,受史蒂芬霍金的「突破訊息 Breakthrough message」啟發,設計師打造這些巨大、木製的柱狀物,並利用 AI 組成詩句,將詩入建築,點亮了整個英國館。


Es Devlin 之所以會選擇以「語言」作為展示,有很大部分是來自於 2016 年在蛇形藝廊與策展人奧布里斯特 (Hans Ulrich Obrist) 的一次對話,當時他談到了「社會雕塑 Social sculpture」的概念,也就是將語言思想作為雕塑的核心,於是後來 Es Devlin 與 Google Arts & Culture 合作,打造實驗性的線上策展 POEMPORTRAITS,邀請每一個人在網站上輸入單字,AI 會根據你所輸入的單字,在你的肖像照上造出兩行詩。
而此次世博會 Es Devlin 更將語言的概念放大,在為期六個月的活動中,預計將會有來自世界各國、超過 2500 萬名的遊客到訪,因此 Es Devlin 希望能夠展現英國為文化熔爐的特色,在英國館內設計互動機制,邀請遊客在館內的話筒區留下一個詞,演算法會根據這些詞彙,編組成一首詩,直接投射到展館外牆,外頭經過的遊客即為閱讀者,而場館內的人也能同時感受被英文與阿拉伯字彙包圍的震撼感。


她表示,演算法就在人類之間,它們是不斷成長改變的社會的一部分,所有輸出成果,都是基於它們如何被訓練以及誰來訓練它們。這個場館就是她從小到大所感受到的英國,呈現出文化多元的英國印象。
如果是你,會希望在英國館留下什麼詞呢?



Source:Archdaily
核稿編輯:Avril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