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正午,陽光灑落台北街頭,金黃中一道身影緩緩走來,格子襯衫、洗舊牛仔褲配上黑色背包,步伐輕快卻氣場沉穩,舉手投足滿是時間淬煉的精華。他是導演易智言,執導首部電影劇情長片《寂寞芳心俱樂部》至今已二十多年,他用《藍色大門》溫暖了台灣人的青春,又以《危險心靈》、《廢棄之城》洞悉社會議題,今年更從知名攝影師李屏賓手裡接下 2021 台北電影節的主席棒次;面對疫情襲擾,今年的台北電影節(簡稱北影)不但檔期較往年延後,更得面對活動舉辦形式、播映方式應對等種種挑戰,佇立於浪潮不斷的電影海中,我們也想透過易智言的視野,看今年的北影如何在這片波光粼粼中被更多人看見 — 也讓更多人被看見。
首要之務:讓台北電影節回歸本質
易智言泰然地坐在咖啡廳窗邊,忽明忽暗的光影於身上交錯,就如電影路上的憂喜參半,他啜飲一口手沖咖啡,首先道出接下主席的心境變化。易智言自認很享受一個人的時光,對於熱鬧及喧囂置身事外,過去鮮少有參與大型活動的經歷,因此接到台北電影節總監李亞梅詢問擔任主席意願的電話時,訝異的情緒湧上心頭,但沒過太久便冷靜下來,決定接下這份任務。
願意扛起這個重責大任的轉捩點,歸於他腦海中忽然湧現日本電影導演小津安二郎作品《晚春》的一段情節:影中女兒怕婚後父親將沒人照顧而不想結婚,爸爸則告訴她,人到了什麼階段就該做什麼事,並經由一次次對談後才讓女兒終於敞開心扉。這段對話讓易智言如醍醐灌頂,選擇順應生命的節奏,擔起長江後浪推前浪的責任,承續以往的脈絡,推動今年的台北電影節順應展開新篇章。
那麼,「北影本質」究竟為何?易智言目光炯炯地開始溯源,猶記八零年代,由於社會政治的關係,電影風格偏向保守,總是徘徊在「主旋律」上,片片都是安全牌;而當時台北電影節前身「中時晚報電影獎」的出現就像曙光,為台灣新電影揭竿起義,讓那些相對於主流更為大膽、創新且挑戰權威的電影能夠大放異彩,是跳脫傳統另闢蹊徑的濫觴。
然而隨著時代變遷,從戒嚴走到解嚴,乃至民主時代開始蓬勃發展後,易智言反倒覺得電影圈的某些部分開始變得「和諧」,當海湧不再因為風雨而多姿,那些獨立且新穎的特質如泡沫或說逐漸消逝、或說不再備受關注,讓他覺得相當可惜。也因此,易智言希望台北電影節持續透過挖掘新秀、加強映演及影視工作者和演員的培育層面著手,讓這場電影盛會再次成為個體性鮮明的舞台。
讓後起之秀被看見,拒絕「電影一夜情」
一如自己向來著重提攜後輩,易智言認為「國際新導演競賽」一直是台北電影節的吸睛之處,除了讓有潛力的新秀被看見,更直言觀賞眾多來自各國、帶著創新與生猛活力的作品,無論對觀眾或影視工作者們都會是種學習;在這些作品中,常可看見打破框架的執導手法,卻又不會破壞整體作品流暢度及架構,也許未臻成熟,但新鮮的嘗試每每都能讓人獲得啟發,「這些東西在打滾多年的導演作品中往往是比較看不到的,而且國際新導演競賽裡出現的作品來自世界各地,甚至後續不見得會公開上映,必須把握這個時間欣賞!」
易導更以自身經驗分享,先前他於 2016 年擔任大阪亞洲電影節的評審時,就遇過不少國外影人提及、甚至鼓勵其他新銳導演把作品報名參加北影國際新導演競賽,顯見這項獎項已是國際公認、有口皆碑的競賽,這也導致年年競爭激烈,雖然讓台灣本土人才背負龐大壓力,卻也因此激盪更多佳作誕生。
隨著科技進步,電影載體變得多元,VR 體驗也是易智言認為值得推廣的項目,台北電影節從2018 年就策劃「VR 全浸界」,今年更名為「XR 全浸界」,將包含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與混合實境(MR),雖然今年因應疫情縮小放映規模,但絕對是值得影迷們關注、嘗試的觀影體驗。
而回歸人才培育層面的亮點,作為影展組織,北影在「教育訓練」上投注的努力向來讓易智言頗為肯定,主席一職剛熱騰騰地接到手中,他也早有些調整方針蠢蠢欲動,「近年來參加過很多僅僅舉辦一場就稱之為培訓的講座,我都笑稱是『電影一夜情』,底蘊怎麼可能用一次課或幾小時就能學到呢?」綜觀飽受疫情襲擾的產業發展,易智言不願電影淪為一次性免洗筷般過目即忘,他說這樣太對不起電影本身,而無論是能力養成,或是個體獨特性與商業性之間的平衡,都得透過長時間學習累積,才有辦法產出厚實且有深度的影像,易智言希冀在現實條件許可之下,能夠從空間及時間著手,在原本的「國際提案一對一工作坊」、「演員工作坊」等系列培訓下,展望台北電影節將能有加深、加廣的教育訓練課程。
泅泳影海二十餘年,電影節也要順應時代「做該做的事」
易導說,接棒之初就遇上疫情爆發,所有台北電影節的進程只得暫緩,運轉節奏戛然而止,影劇產業的衝擊不在話下,即便現在已重新開放進入戲院觀影,恐懼仍或多或少拖住了人們的腳步。當電影院不再是你我的娛樂首選,易智言對產業即將發生的變化相當有感,「映演結構首先被改變,當戲院、有線電視、串流平台的順序被打破後,製作端就可能跟著被影響。我舉個例子,在家裡可以隨時按下暫停鍵,也不用受到電影院換場次的壓力,那片長是不是就無需再像為了拚翻桌率而限制在短短一小時半?可以延伸到三、四個小時,好好地把故事說完。」他更補充,五光十色的聲光效果已佔據主流許久,但在家中看片難以像在影廳般感受如此強烈的聲響環繞,也許影像創作也會回歸樸實,挖掘出表現形式與主題都更深、更廣的作品。
一向喜歡踽踽獨行的易智言,總將眾聲雜遝拋到腦後,用電影叩問社會議題,如講述社會邊緣現象的《廢棄之城》,十年磨得一劍,終在去年獲得金馬獎最佳動畫長片獎項,從桂綸鎂及陳柏霖手中接過獎盃的畫面,彷彿印證當年《藍色大門》那句經典台詞 — 留下什麼,我們就成為怎麼樣的大人。有些感慨,更多的是感動,易智言也笑說想再和兩人合作一次,「作為自己強迫症的收尾啦!但不會是《藍色大門 2.0》,我還在構思怎麼執行比較好。」除此之外,希望讓作品能夠被再三品味的他,也馬不停蹄地繼續探索下一項議題,「要繼續努力鑽研,才有可能在未來端出上乘之作!」
法國導演克勞德・夏布洛曾說:「這裡沒有新浪潮,只有大海。」再多洶湧都將回歸沉寂的喟嘆,在易智言眼中卻有著另一種角度:
「沒有浪潮,大海就只是一灘死水。」— 易智言
面對疫情時代下更加艱鉅的挑戰,無論是以個人身份提攜後進,或是作為主席想讓北影如園遊會般熱鬧,在易智言眼中,台北電影節的存在,始終將朝向「做該做的事」的堅定步伐邁進,抱著共同讓電影產業變得更好的初衷,期許與眾多為電影癡迷的人們繼續泅泳在這片海裡,使之生生不息。
台北電影節 TAIPEI FILM FESTIVAL
官方網站 / INSTAGRAM / FACEBOOK
WONDER ✕ 台北電影節|特映贈票 WONDER 即日起至 9/3(週五)舉辦贈票活動,帶你一起去看 2021 台北電影節特映會!詳情請參考本篇貼文!
◐ 2021 台北電影節|鎖定 WONDER 系列專訪 ◑ 接下來 WONDER 將持續帶來 2021 台北電影節系列專訪和主題片單推薦,請密切關注我們! ☛ 看更多 2021 台北電影節主題文章:https://bit.ly/3kUCjst 2021 台北電影節將於 9/23(週四)-10/9(週六)在信義威秀影城、京站威秀影城、光點華山電影館展開,單場早鳥票將於 9/13 中午 12 點在 OPENTIX 兩廳院文化生活開賣,各項活動將視疫情變化滾動式調整,詳情請瀏覽台北電影節 官方網站、INSTAGRAM、FACEBOOK。
Interview & Text / 洪采姍
Planning & Produce & Edit / Irene Lin
Photography / 宋修亞
Photography Assistant / 傅少頴
Executive Support / Avril Chen
Venue & Special Thanks / 幻猻家珈琲Pallas Caf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