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的佈局和空間設計,都有其值得玩味的地方,然而隨著城市不斷地大興土木,不少人開始思索傳統建築的去留問題。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有座結構不完整的四合院,歷經十幾年的閒置後,在建築事務所 URBANUS 都市實踐的操刀下,翻新成為與樹共生的葫蘆型雙圓庭院 — 鑾慶胡同 37 號。
鑾慶胡同 37 號由七個房屋組合而成,曾經作為日本醫院的宿舍,不過原住戶早已搬離,許多屋頂和門窗破損不堪且梁架塌下看起來破破舊舊的,不知曾幾何時開始,兩棵樹生長矗立於院落中,甚至有樹枝破窗而出,但這反倒成為團隊的靈感決定以與樹木共生共容的概念設計。
為了保留完整的建築面積,團隊特別將兩側的廂房往院子內擴大,在中間塑造出葫蘆形狀的庭院,建立順暢的生活動線;此外,毀壞的灰瓦屋頂重新做了修復,且房屋的牆面改造為竹木色曲牆,而地面鋪砌灰色方磚增添現代和穩重的視覺感受。
穿越狹窄的通道便能來到入口門廊,會發現連續不斷的格柵不僅能保護住戶隱私,同時也像邀請陽光灑入院內,帶來充足的採光;曲牆和灰瓦牆面上特意開了玻璃天窗,為原先傳統的四合院建築,模糊室內外以及天際的界線。
曾是充滿歷史記憶的老舊四合院,如今當陽光恣意灑落,院裡樹影斑駁,蛻變成一處擁有機能、空間和光線的理想家居。
Source:ArchDaily
核稿編輯:Avril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