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著清明時節的悠悠,一路尋覓隱身於大溪南興路的雙口呂文化廚房,在平日裡,將城市帶來的快速暫時擺一邊,沈浸於三合院紅磚建築砌成的陳舊感,踏入由老宅改建的「粿」料理教室,是對日常生活及文化節慶敬仰的儀式性。
「能代表台灣的食物是什麼呢?」一道問題開啟了對手作課程的思考,而在雙口呂創辦人黃騰威與周佩儀的想像裡,「做粿縛粽,過年過節」,從元月裡所祭拜食用的甜粿、發粿為起點,到五、六月的粿粽再到十一、十二月的菜包粿、湯圓,面對不同節慶裡各式粿點的課程設計,除了是對台灣傳統米食文化的進一步探討,更是將家中阿嬤的好手藝傳承新世代。
「宜雨宜晴三月三 糖漿草粿列先龕」為雙口呂三到四月節慶課程主題,出自台灣詩人描繪清明時節前後,人們使用草仔粿祭祖掃墓的景象。墨綠色糰子的草仔粿作為「墓粿」的習俗,隨著老街興起與製作目的改變,帶著粿祭祀的習慣逐漸變成老一輩的傳統,而隨著課程講解,將歷史清晰記憶。
「有別於客家人使用艾草製作的艾粄,閩南人選用鼠麴草入粿製作的鼠麴粿,顏色較淡,味道和香氣淡雅。」周佩儀說。
而我們所認知的草仔粿只是一個統稱,依照閩客文化使用草類的不同,有著製作以及食用口感上的差異,而佩儀的阿嬤習慣將開在農曆年過後的鼠麴草(又稱清明草)嫩葉與黃花摘起曬乾,並將凋萎後的草揉碎,用大灶的餘溫收乾,再與糖、粿粞一同揉團形成草阿粿 Q 彈的外皮。
在製作草仔粿的過程中,「米」作為食材中的重要角色,除了需要花上 3-4 個小時浸泡、磨漿、壓乾後形成「粿粞」,米種的選用及比例搭配,不僅考量到食用時的口感,也隨著台灣稻米的歷史進程,而改變做粿的習慣。
鼠麴草開黃色的小花,葉子呈現湯匙形狀 製作粿皮所使用的台灣稻米,種類豐富
將粿粞、糖與鼠鼩草以及煮熟的粿酺(煮熟的糯米團)揉團捏成小碗形狀後,包入香味四溢的餡料,印上具有傳承意味的粿模圖案時,是表現傳統工藝與生活結合的美學風格。而雙口呂也利用原有三合院空間內留存的大灶,將月桃葉上的草仔粿,一個個放入蒸籠裡炊熟。
各式製作粿的模具 Source:雙口呂
黃騰威談到:「現在人們接觸小麥製品的比例非常高,但台灣是個產米的國家,當我們開始不吃米食,緊接著就是農田閒置,再後來土地就會變成工廠或是豪宅。」
在覺察到環境變遷以及傳統文化消逝等問題時,雙口呂不單純只是扮演一間料理教室,而是透過手作的方式,留給下一代的禮物是對自己文化的認知。在老宅的修繕改建後,注入新的生命共餐、共廚,使地方再次被經歷,進而達成具有文化意識的體驗學習,是地方上不可或缺的場域空間。
更多資訊請參考:雙口呂文化廚房 Facebook
Photography / 除標示來源者外,其餘由本文作者 Liu jou 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