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an Hou 的作品乍看之下很私密,但是又覺得似曾相識。表面上是因為他運用了一些我們習見的攝影手法,譬如閃燈直打,年輕的被攝者直視鏡頭,在日常的空間之中呈現一種疏離的姿態。
一開始這類作品對於人最大的吸引力,來自於感受到自己與被拍攝對象之間一種親近的狀態,因為她看著鏡頭,就好像看著你一樣。但是很快地我們會發現,她看著是她眼前的人,觀者好像涉入了一個私密的情愫。
當這樣的風格在 Instagram 甚至於時尚雜誌之間流行起來,它的私密性就發生了變化。我們不再純然感受到私密,同時也聯想到一種模式。「拍攝的人或是被拍的人應該有受到影響吧」,我們常常這樣想。
期待「私攝影」傳達一種本真的人對此不免覺得有所遺憾,但是在當代攝影中這並不是問題。正因為一個私密的拍攝手法最後成為了一種範式,沒有什麼比起這個更觸發了私攝影當中真實的問題。而對於當代藝術而言,問題化才是藝術的基礎。
以接下來這組作品為例,它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那種私密與展示之間的模糊地帶。一方面會覺得這些照片像是被抓拍下來,但同時又令人覺得對象好像有一種展示、安排的痕跡。事實上大多數人像的動作,都有一種處在中間的狀態,人物的個性因此顯得很模糊,甚至於性別氣質有點難以辨認。
一切都感覺是在流動的,人的姿態慵懶但是又似乎在伸張,表情專注卻又出神,進行日常的活動卻又好像沒有任何目的。相機在這個時候它捕捉的不是對象的本質或是心理狀態,而是一個未定的過程。
我想起龐克教母 Patti Smith 曾經形容 Robert Mapplethorpe 的攝影是在捕捉一種無損陰柔的陽剛。就視覺上解釋,這是一種將人雕塑化(聖化)的狀態。Johan 的照片剛好反過來,堅實的東西在鏡頭前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