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這樣的記憶,在學生時期,一群女孩一起牽手行動的行為,在男孩們身上鮮少看到 ; 而牢固的握手,卻是社交行為下,兩個男人之間交互建立人際連結的關鍵。
身體的舉止與動作往往決定人類日常生活的結構與意義,當世界向我們開放對身體的自主權時,身體的「我能」亦是迎向世界的狀態。然而,在不同於自己性別的氣質中,我們通常運用的,往往不是充滿自信的「我能」。
「如果你是一個女孩,畢業後就當秘書,如果你是一個男孩,就從事貿易工作。」
出生於澳大利亞小鎮的攝影師 Romain Duquesne,在他的成長歷程裡訴說著家鄉對性別的規範。在高度男性化的社會氛圍下, Duquesne 卻使用柔和兼具感性的攝影語言,來研究社會對於陽剛氣質的刻板印象;而他對於舉止差異的表達,建立在一份他列舉對於世界感到挫敗的清單,其中一項就是「男子氣概」。
2020 年 Duquesne 在他剛出版的獨立攝影書籍《Hi, Hello!》裡描繪了各式男性姿態,將陰柔的身體語言形象化,透過角度,簡單或滑稽。
「對於童心未泯的男子而言,哭是一種連結。」
《Hi, Hello!》的開頭提到。
陰柔裡,哭泣並非專利,而在男性的陽剛裡,參雜了點敘事性的溫柔,我們可以想像畫面的拉扯不僅是發生了些許的情愛,或許是種模糊的告白。
利用書籍跨頁的結構呼應,Duquesne 的圖像在視覺線索中,幼稚的少年破壞了男性生殖器固有的外表,對水果進行把玩;看似靈長類的身體動作,實則是對既定印象中的「強壯」進行對比 — 頓時這些諷刺的行為,因姿勢的扭曲而獲得猙獰,變得有些可笑。Duquesne 將此類型的圖像描述為「同情」與「熱鬧」。
人體與肖像的出現,在 Duquesne 的圖像中不可或缺,頑固的人臉與嘲諷的手勢,彷彿下一妙男人就會突然地大笑或憤怒地揮拳。微妙的平衡裡最終抓住的是男性軀殼底下,複雜的情緒。
有時他們出現的姿態,是在夢境中的舞蹈,流露出的喜悅不像紀實攝影般的寫實,是縱情於Duquesne 所創造,介於真實與虛幻的空間裡。
此時此刻,男孩只是在追夢。
儘管我們不想以「女生的意象」或是「男生的意象」特定扮演一個日常的角色,並質疑我們的身體「到底是屬於個人還是社會的」,但在當前多元性別意識逐漸抬頭的時代,Duquesne 並非是對體制進行嚴厲的批判,而是藉由創作提出討論的空間,產生共鳴,讓美的定義能重新被審視。
Source:elephant、romain duquesne